個人履歷
院長,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2018年6月至今
常務副院長,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2017年5月-2018年6月
黨委書記,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2014年6月-2018年6月
教授,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2013年至今
副院長,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
副院長,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2011年5月-2017年5月
副教授,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2005~2013年
講師,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系(2003年合併組建社會與人口學院),2001~2005年
訪問學者,美國芝加哥大學社會學系,2006年4~9月
訪問學者,美國加州大學爾灣分校社會學系,2005年9月~2006年3月
訪問學者,香港科技大學社會科學部,2005年1月3~22日
訪問學者,香港科技大學社會科學部,2004年4月12~24日
博士,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系,2001年
碩士,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系,1998年
學士,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1995年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政治社會學、組織社會學、歷史社會學、社會不平等、社會治理與國家建構、社會轉型與政治秩序。
參與課題
1. “西方社會運動理論研究”(2003~2005,主持人,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青年課題)。
2. “西方環境運動研究”(2002~2005,子課題主持人,教育部優秀博士論文課題)。
3. “法律與社會”(課題組成員,2002~2003,美國福特基金會)。
4. “2008年北京奧林匹克運動會的總體影響(OGGI)”(2003~2010,社會文化組首席專家,北京奧組委委託重大課題)。
學術成果
專著
2013 《西方社會運動理論研究》(獲北京市第十三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13《當代中國的社會治理與政治秩序》,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2 《再分配體制的再生——傑村的制度變遷》(獲北京市第八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北京: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
論文
2018《當代中國階級階層政策的轉變與社會治理》 ,《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18年第3期。
2017《集體行動、資源動員與社區建設——對社區建設研究中“解放視角”的反思》 ,《新視野》2017年第五期。
2016 《老問題、新視野:信訪研究回顧與再出發》 ,《學海》2016年第2期。
2016 《大數據時代的社會治理與社會研究:現狀、問題與前景》,《大數據》第2期。
2015 《社會衝突、國家治理與“群體性事件”概念的演生》 ,《社會學研究》第5期。
2014 《政治市場想像與中國國家治理分析——兼評周黎安的行政發包制理論》 ,《社會》第6期。
2014 《人民政治邏輯與社會衝突治理:“兩類矛盾學說”的歷史實踐》,《學海》第3期。
2013 (First author, with Yang Su). "The Making of Maoist Model in Post-Mao Era: The Myth of Nanjie Village." Communist and Post-Communist Studies, Vol. 46 (1): 39-51.
2013 (Second author, with Yang Su). "Adapt Or Voice: Class, Guanxi and Protest Propensity in China. "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 72 (1): 45-67.
2013 《加班勞動與社會不平等——基於CGSS 2006的實證研究》(第一作者,與李丁合作),《社會發展研究》第2期。
2012 《政治規訓與宗教體驗:基於抽樣調查的實證研究》,《人文雜誌》第6期。
2012 《國家政權建設與新中國信訪制度的形成及演變》,《社會學研究》第4期。
2012 《國家政權建設與新中國信訪制度的形成及演變》,《中國社會科學內部文稿》第3期。
2011 《法治、政治與中國現代化》,《學海》第4期。
2011 《中國社會轉型期的階級認同與社會穩定——基於中國綜合調查的實證研究》,《黑龍江社會科學》第3期。
2011 《中國國家運動的形成與變異:基於政體的整體性解釋》,《開放時代》第1期。
2010 《個案研究的表述:問題、實質與實踐》,《中國社會科學報》2月23日第11版,3月2日第11版。
2009《國家政治文化變遷與農村社區制度選擇——南街村案例研究》,《西北師大學報》第5期(總第207期)。
2008《重返階級分析?——論中國社會不平等研究的範式轉換》,《社會學研究》第5期(總第137期)。
2007《“大力支持、積極參與”:組織內部集體抗爭中的高風險人群》,《學海》第5期(總第107期)。
2007《國家、市場與制度變遷:1980-2000年南街村的集體化與政治化》,《社會學研究》第2期(總第128期)。
2007《沉默的大多數:差序格局與環境抗爭》,《中國人民大學學報》第1期(總第121期)。
2006《單位分割與集體抗爭》,《社會學研究》第3期(總第123期)。
2004《中國當前的信任危機與社會安全》,《中國人民大學學報》第2期(總第113期)。
2003《轉軌體制下的權力、關係與資源——關於“秘書腐敗”的社會學研究》,《江蘇社會科學》第6期。
2003《西方社會運動研究:現狀與範式》,《國外社會科學》第5期。
2003《法律服從與法律正義——關於中國人法律意識的實證研究》,《江海學刊》第4期。
2003《論社會學基本問題》,《高校理論戰線》第6期。
2003《典型:一個政治社會學的研究》,《學海》第3期。
2003《宗教倫理與日常生活——韋伯宗教倫理思想引論》,《倫理學研究》第1期。
2000《社會轉型加速期的義利問題:一個社會學的研究範式》(與鄭杭生合著),《東南學術》第2期。
1996 《城鄉人口流動及其對農村來源地的影響》,《國外社會學》第3期。
合著及教材
2013 《新中國信訪制度的建立、發展與改革》,載鄭杭生主編,《中國人民大學社會發展報告2012》,第152-178頁,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13 《集體行為與社會運動》,載鄭杭生主編,《社會學概論新修(第四版)》,第361-384頁,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13 Contentious Politics in Current China(with Dingxin Zhao),Pp. 270-274 in Snow, David A.,Donatella Della Porta, Bert Klandermans and Doug McAdam (ed). The Wiley-Blackwell Encyclopedia of Social and Political Movements, The Wiley-Blackwell Publishing Ltd.
2013 Strategies of Chinese Communist Revolution, Pp. 1259-1262 in in Snow, David A., Donatella Della Porta, Bert Klandermans and Doug McAdam (ed). The Wiley-Blackwell Encyclopedia of Social and Political Movements, The Wiley-Blackwell Publishing Ltd.
2011 《新中國社會衝突治理制度的初生:理論、實踐與反思》,載鄭杭生主編,《中國人民大學社會發展報告2011》,第148-171頁,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10 《改革以來的組織與制度變遷》,載鄭杭生主編,《中國人民大學社會發展報告2010》,第140-173頁,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9 《政治參與》,《中國綜合社會調查報告(2003-2008)》,第233-255頁,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
2009 《當前中國社會基本形勢分析——以中國社會調查(CGSS)數據為基礎》,鄭杭生主編,《中國人民大學社會發展報告2009》,第225-253頁,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9 《中國社會轉型期的階級和分層認同》,載鄭杭生主編,《中國人民大學社會發展報告2009》,第153-185頁,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8 “Methodological and Sociological Issues of the Survey” (Chapter1) and “Assessing the Quality of Fieldwork” (Appendix II) in Yao, Xinzhong and Paul Badham ed. , Religious Experience in Contemporary China, University of Wales Press, Lampter, U.K.
2007 《快速轉型期的公共參與與社會矛盾》,載鄭杭生主編:《中國人民大學社會發展報告2007:走向更加有序的社會》,第9章,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7 《西方環境運動及其對中國的啟示》,載洪大用主編:《中國民間環保力量的成長》,第5章,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7 《沉默的大多數:差序格局與環境抗爭》,載洪大用主編:《中國環境社會學:一門建構中的學科》,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5 《中國城市居民的階層意識與社會認同》,載鄭杭生主編:《中國人民大學社會發展報告2005:走向更加和諧的社會》,第5章,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4 《抽樣調查數據的清理與校驗》,載邊燕傑、李路路、蔡禾主編:《社會調查實踐——中國經驗及分析》,第9章,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2004 《改革以來城市社會結構的變遷》,載鄭杭生主編:《當代中國城市社會結構:現狀與趨勢》,第2章,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4 《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載李迎生主編:《社會工作概論》,第2章,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3 《人的社會化》,載鄭杭生主編:《社會學概論新修》(第3版),第5章,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主編
2010 《中國社會轉型中的階級》(與蘇陽),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獲獎情況
2017 教育部青年“長江學者”
2016 《社會學研究》創刊30周年“新銳作者獎”
2015 北京市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
2015 陸學藝社會學發展基金會第四屆“社會學優秀成果獎”論文獎(《國家政權建設與新中國信訪制度的形成及演變》)
2014 第十三屆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西方社會運動理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
2014 寶鋼優秀教師獎
2013 北京市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2012 校級教學成果一等獎
2012 中國人民大學“大學生創新實驗計畫”2010年項目優秀指導教師
2011 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
2010 入選北京市新世紀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
2010 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社會學理論課程教學團隊”主要成員
2010 北京市級優秀教學團隊——“社會學理論課程教學團隊”主要成員
2010 中國人民大學2009-2010學年學士學位優秀論文指導教師
2009 中國人民大學“大學生創新實驗計畫”2007項目優秀指導教師
2006 霍英東教育基金第十屆高等院校青年教師獎(研究類)二等獎
2005 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與鄭杭生、李路路、洪大用、李迎生合作)
2004 北京市第八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專著《再分配體制的再生——傑村的制度變遷》)
2004 北京市高等教育優秀教學成果獎一等獎(與鄭杭生、李路路、洪大用、李迎生合作)
2004 中國人民大學優秀教學成果獎一等獎(與鄭杭生、李路路、洪大用、李迎生合作)
2004 中國人民大學優秀教學成果獎二等獎(與洪大用、李迎生、楊偉民、隋玉傑合作)
2003 北京市“市級精品課程”(《社會學概論》課程)
2002 中國人民大學優秀博士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