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馬玉林](/img/f/858/nBnauM3X3QTM4YjM0EDM4UDOzQTM4kDM0IDMxADMwAzMxAzLxAzL1Q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由於他對蹤跡有異乎常人的敏感,漸漸地不但能追蹤牛、馬、羊,對人的腳印也極感興趣,通過辯認人的足跡,就能判斷出人的性別、身高、胖瘦、年齡、體態。
經歷
1959年農曆臘月廿九日夜裡,赤峰市公安局接到水地鄉供銷社分銷店被盜報案,偵察人員在現場發現兩種可疑足跡,追蹤到門外就雜亂無序了。大家向刑警隊長史海濱推薦馬玉林,於是把他請到現場,他量量兩個足跡,反覆端詳、琢磨,天剛一亮便開始追蹤,一直追到另一村莊的一家門口,結果院內確有兩個男人,公安人員經過交代政策,罪犯坦白了作案經過,起出了髒物。因此,領導經過研究,報請上級同意,於一九五九年七月正式批准馬玉林為赤峰市公安局刑警隊試用追蹤員,不算幹部,不穿警服,月薪三十三元五角整。從此,50歲出頭的馬玉林,被吸收到市公安局刑警隊,當了一名刑偵隊員。
長期的碼蹤實踐,他頭腦中積累了一套完整的辨蹤經驗,從腳印的輕重、步態、步幅、虛邊、壓力、帶土等情況,即可分析出人的性別、職業、身材、習慣、年齡、身體特徵等,而且在沙土上、硬地上、草地上、水上、礫石地上、雪地上、河水中、雨天如何辨跡追蹤,都摸索出了規律,形成較完整的步法追蹤技術。因此,馬玉林名噪遐邇,遼寧的朝陽、錦州、內蒙的包頭以及河北、河南、山西、山東、陝西、寧夏、青海、廣州、南京、上海、武漢都曾請他和他的助手苗春青去協助破案或送來單個足跡要他們推斷罪犯特徵。
1964年國家公安部把馬玉林和苗春青請去北京,研究步法追蹤技術教材,組織一次技術表演,受到公安部領導的讚揚。
馬玉林曾多次被評為市、局的先進工作者,內蒙公安廳曾授予“追蹤能手”稱號。1981年1月因病去世,卒年75歲。根據他的事跡,曾有作者寫了長篇報告文學《神眼》、《神眼馬玉林》。又以他為原型,拍制了6集電視劇《神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