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蘇州景點
簡介
光福諸峰連綿,重嶺疊翠。四時有不謝之花,八節有常春之景。每當冬末春初,梅花凌寒開放,舒展冷艷的姿色,傾吐清雅的馨香,令人怡情陶醉。梅花在鄧尉山一帶,瀰漫30餘里,一眼望去,如海蕩漾,若雪滿地。清初江蘇巡撫宋犖觸景生情,題下 千古絕名“香雪海”,其石刻今存吾家山崖壁。
歷史
光福種梅歷史可追溯到秦末漢初,兩千多年來,不僅經久不衰,而且還擴展到周邊地區。明人姚希孟曾在《梅花雜詠》序中寫道: “梅花之盛不得不推吳中,而必以光福諸山為最,若言其衍亘五六十里,窈無窮際”。可見那時已“鄧尉梅花甲天下”了。一年一度的鄧尉梅花,招邀無數遊客,久而久之,“鄧尉探梅”成為歲時風俗,每至花時,訪尋春者絡繹不絕。清康熙帝玄燁先後三次到鄧尉探梅,乾隆帝弘曆先後六次到鄧尉探梅。兩位皇帝在光福共寫了19首詩,其中13首梅花詩,今已刻字成碑,陳列在香雪園中,供遊人觀賞。
關於鄧尉“香雪海”的歷史情況,可以參考程傑《中國梅花名勝考》一書,該書將蘇州“香雪海”推為古代梅花名勝第一,對其來龍去脈有詳細的考述。
梅花節
如今,西崦湖濱吾家山仍是賞梅的最佳處,每年的“梅花節”都在此舉辦。這裡除了梅花之外,還有十餘方摩崖石刻和造型別致的梅花亭,以及粉牆黛瓦的聞梅閣,“小屋數盈風料峭,古梅一樹雪精神”。梅花是堅貞高潔、不畏強暴的象徵。我國人民自古以來喜愛梅花,種梅、賞梅、畫梅、詠梅,經常以梅花的高尚品格自勉自勵,奮發圖強,對梅花有著深厚的感情。
來歷及觀賞價值
香雪海因康熙三十五年江蘇巡撫宋犖賞梅後題“香雪海”三字鐫於崖壁,從此香雪海名揚海內。乾隆六次南巡,每次必到香雪海賞梅,現有乾隆詩碑一座。詩碑旁是著名的梅花亭,出自近代吳中工匠,香山幫傳人姚承祖之手。半山腰有聞梅館,遊人在此可品茗賞梅,山頂新建觀梅亭一座。另有“華光萬頃”,“客到無人管迎送,送迎惟有古梅花”,“瓊枝疏影”,“幽姿冷妍”及宋犖詩等摩崖石刻和泉水“梅泉”。香雪海除了初春賞梅外,每年六月中旬,大片木荷開放,是近年來的新景觀。木荷被稱為森林衛士,因其不燃燒,被世界各國用作防火林,又具有觀賞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