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含義
我們窮盡一生,追尋一個終極的答案。
平平靜被打破,失衡造就的快樂與痛苦相差一線。
在輪迴的空間中平衡著無以名狀之重於不可承受之輕。
得到又失去著,悲傷即快樂著,一種生命的動態就此發生。
勇於承認發生的一切是一種智慧,更是通向那個終極答案的唯一途徑。
壇城
壇城,又名曼荼羅,西藏文化中表現宇宙真理的一種圖繪。
用沙礫繪製壇城被毀,寓意佛教色即是空,萬事皆空的理念,深邃的意向體現。
永恆的美麗往往是瞬間的輝煌,萬千繁華不過是一拘細沙。
天葬
西藏傳統喪葬禮,最高境界的布施。
人死後靈魂離開軀體,屍體餵食生靈,以另一種生命形式存在。
天葬是一種徹底的施捨,目的絕非借鷹把靈魂帶入天界,而是貫徹佛法慈悲、愛心、利眾、施捨的觀念。
舞劇透析
用藝術詮釋“心靈之旅”
整場演出以幾個舞者在追光燈下舞蹈開始,聽得到舞者呼吸的節奏,以及舞蹈韻律的聲音。令人印象最深的是有一舞者抽搐著在舞蹈,演繹著觀眾的心情,抽搐著,追逐著,尋找著,迷茫著,也許這就是佛教徒們在痛苦中掙扎著嚮往追求中的理想淨土前的狀態,整個劇中充滿著神秘,觀眾可以深刻感受到舞者將舞台視為轉山長路的精神和對宗教的崇敬。在沒有音樂的時候只能聽到舞者的氣息與動作得聲音,當旋子舞起的時候,那激情的舞步節奏震撼無比!
舞者的抽象與藏族旋子節奏的震撼巧妙的結合,宗教與人內心追求的深層思索......比起那些浮躁的演出,《 》沒有一絲的功利與浮誇,這些舞者值得我們崇拜和尊敬,他們是用虔誠之心在舞蹈,仿佛他們是天地間靈魂的使者。在當今這個社會浮躁,忙碌、追求、放棄,甚至我們放棄了原則,放棄了眼前的幸福,沒有了信仰,在得到的時候失去了更多珍貴的東西,我們為這浮華付出了高昂的代價,我們的心靈沒有了純潔。而《香巴拉》的表演,給我們帶來了完全不一樣的心靈滌盪和震撼
舞亦朝聖,且舞且行
“香巴拉”是藏語譯音,意為“極樂世界”、“理想之國”、“精神意境之淨土”。它是藏文化中一個神聖的名詞,更是無數人的“魂之所向”。本劇主要由藏族舞者組成,藏語“萬瑪”即蓮花之意,象徵著純潔、真誠、智慧、包容。創建人萬瑪尖措是大陸首屈一指的青年舞蹈家,早年主演的《阿炳》、《紅河谷》曾獲多個國家、世界級大獎,在他的的帶領之下,劇團不拘一格地將中國傳統舞蹈元素和國際藝術理念結合運用,秉承對萬物的尊敬,將舞台視為轉山的長路,虔誠地創作、舞蹈。藏族血統和西藏素材,為《香巴拉》貼上了神秘藏文化的標籤。
《香巴拉》藉由萬物生靈探討生死輪迴,既呈現樸素至極的人體線條,也帶來色彩斑斕的視覺衝擊。它沒有清晰的故事線索,而是通過一幅幅動靜結合的畫面,由大量看似關聯性不強的情境連線組成。“同一個畫面在一千個人眼中會有一千種不同的解讀,而當觀眾看完整劇,每個人都會結合自己的邏輯與想像,悟出自己的‘香巴拉’,每一位觀眾都參與到作品‘再創作’的過程。”萬瑪尖措在哥倫比亞大學舉行講座時如是說:“到了目前的年齡,並且也相對熟練地掌握了舞台這種表達方式,我開始想把我對家鄉、對自己民族文化的理解,通過舞台的形式呈現,讓更多的人看到、分享這種精神和感受。雖然借用了許多民族和宗教元素,但在演出過程中,我們發現觀眾都看懂了《香巴拉》所傳遞的生命智慧。許多人熱淚盈眶,甚至還有人給我們留言、寫信回饋感想,讓我們也深受感動。”
沙畫壇城經歷創造到毀滅的過程
與其將《香巴拉》歸類為現代舞,不如將之定義為舞蹈與行為藝術的結合。這樣似乎更能表現其視覺特色。作品融匯了西藏原生態古典舞、土風舞、金剛舞,還加入了瀕臨失傳的西藏鷹笛現場演奏。其中一大看點是為了展現出從“無”到“有”再消亡的過程,舞者將在舞蹈過程中繪製出一座象徵著宇宙世界結構、眾神居所的祭壇——“壇城(曼荼羅)”,再將之破壞、毀滅。舞者繪畫時,每一個細小的動作都要用氣息和肌肉的控制來完成,保持“吸入”的狀態;破壞壇城時,舞台上飛揚的色彩則是能量、情感的恣意釋放,是為“呼出”。一吸一呼,節奏分明,張弛有度,極考驗舞者的功底。在設計舞台壇城時,萬瑪尖措借鑑了原始的唐卡藝術和寺廟沙質壇城的形式和方式,包括圓和方、線條色彩的對比等,根據作品要表達的意境、色彩,用圖形、線條集合在地布之上,如此一來,《香巴拉》成為了多角度反映藏域文化原始樣貌的藝術樣本。
《 》2012年8月在北京國家大劇院首演後,憑藉其獨特的民族意蘊,迅速受到了國內外舞蹈界人士的關注。今年2月,在文化部的支持下,劇組受邀遠赴美國,先後在芝加哥雅典娜劇院和紐約林肯中心進行專場演出,引發轟動。看過《香巴拉》的觀眾都是這么評價的:心中的浮躁與迷茫似乎找到了歸屬,心更加平靜了,知道應該做什麼,應該以什麼樣的心情去面對現在的生活!的確,心靈的沉澱和滌盪似乎是我們當代中國人最需要的。讓我們放下浮躁,放下浮華,在這部難得一見的《香巴拉》中,去尋找心中的“香巴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