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科學[北京食品科學研究院主辦期刊]

食品科學[北京食品科學研究院主辦期刊]
食品科學[北京食品科學研究院主辦期刊]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食品科學》創刊於1971年,是由中國商業聯合會主管,北京食品科學研究院主辦的食品學科專業學術期刊 。 據2018年11月《食品科學》期刊官網顯示,《食品科學》第七屆編委會共有顧問20人,編委158人 。 據2018年11月4日中國知網顯示,《食品科學》出版文獻共30554篇,總被下載9294329次、總被引358608次;(2018版)複合影響因子為1.918,(2018版)綜合影響因子為1.443 。據2018年11月4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食品科學》載文量為21199篇,被引量為195825、下載量為1220365;根據2015年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數據顯示,《食品科學》2015年影響因子為1.327,在全部統計源期刊(6735種)中排第564名,在輕工業與手工業(129種)中排名第2名 。

辦刊歷史

1971年,北京市食品研究所創辦了《食品科技通訊》。

1973年,應讀者的要求,《食品科技通訊》更名為《食品科技》,內部發行。

1980年1月,《國外食品技術》創刊;同年6月《國外食品技術》改名為《食品科學》。

1981年,《食品科學》正式公開發行;同年10月,正式成立《食品科學》編輯部。

1983年1月,《食品科學》在郵局發行;同年7月,在中國國外同步發行 。

1994年7月,《食品科學》四封由黑白改為彩色,在同類雜誌中率先開始刊登廣告。

1998年7月,《食品科學》裝訂方式由齊碼訂改為平訂。

1999年1月,《食品科學》改開本為國際大16開本,增頁至96頁。

2001年1月,《食品科學》增頁至128頁;2002年1月,增頁至200頁;2004年1月,增頁至248頁;2005年1月,增頁至300頁;2007年1月,增頁至400頁。

2009年1月,《食品科學》由月刊改為半月刊,每期300頁 。

2010年8月5-11日,《食品科學》編輯部舉辦雜誌創刊30周年慶祝大會 。

2011—2012年,《食品科學》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學術期刊基金資助 。

2012年1月1日,《食品科學》實行稿件雙盲審制 。

2014年12月,《食品科學》成為原中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一批認定學術期刊 。

辦刊條件

欄目方向

《食品科學》主要刊載中國國內外食品行業的高新技術和新的研究開發成果。其主要欄目為:

上半月刊(單號期):基礎研究、食品工程、營養衛生、包裝貯運、專題綜述;

下半月刊(雙號期):食品化學、生物工程、成分分析、工藝技術、安全檢測 。

人員編制

據2018年11月《食品科學》期刊官網顯示,《食品科學》第七屆編委會共有顧問20人,編委158人 。

《食品科學》第七屆編委會顧問
Daryl Bert Lund蔡同一曹小紅陳堅管華詩
何其儻賈敬敦金宗濂李玉劉瑞海
潘迎捷龐國芳饒平凡孫寶國孫大文
楊銘鐸張改平照日格圖周光宏朱蓓薇
《食品科學》第七屆編委會編委
阿不都拉·阿巴斯畢陽蔡慧農曹敏傑陳峰陳峰陳建設陳寧陳慶森陳衛
陳穎陳永勝陳運中陳振宇儲曉剛鄧放明鄧澤元董海洲堵國成杜平悳
杜先鋒方繼方亞鵬扶雄郜海燕高麗萍葛長榮郭宏郝利民何強
何東平侯冬岩胡秋輝賈英民江昌俊江連洲江正強姜紹通金昌海靳燁
金征宇鞠興榮康懷彬康文藝雷紅濤李斌李從發李東李冬生李洪軍
李華李建科李琳李士明李紹平李勇李元昆李忠海勵建榮連賓
林洪林親錄劉寶林劉成梅劉東紅劉宏偉劉景聖劉靜波劉敬澤劉箐
劉文劉新旗劉學波劉元法陸啟玉盧向陽盧曉黎路勇陸兆新羅傑
羅亞光羅雲波馬海樂孟憲軍歐竑宇潘麗軍潘思軼龐廣昌裴世春蒲彪
齊斌邱樹毅桑亞新單楊石磊石彥國孫桂菊孫慶傑孫遠明王大為
王鳳成王頡王強王碩汪少芸王文君汪興平王錫昌王應寬王釗
魏益民魏兆軍吳永寧夏立秋夏延斌謝明勇邢新會熊幼翎徐虹徐明生
徐幸蓮徐志民薛長湖楊海燕楊興斌葉興乾余龍江俞偉祖郁建平袁其朋
岳田利岳喜慶曾新安章超樺張峰張灝張和平張經華張坤生張蘭威
張名位張慶英張岩張征張正竹張志強趙國華鄭寶東鄭磊鄭喜群
周堅鄒小波朱明朱文學丁玉敬帕特里夏·雷爾斯·杜爾特米切爾·提里金逸

學術交流

2010年8月5-11日,第六屆食品科學國際年會食品科學重大基礎理論研究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 。

2011年8月18-22日,由北京食品科學研究院、中國食品雜誌社《食品科學》雜誌、國際穀物科技學會(ICC)、南京財經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和常熟理工學院生物與食品工程學院聯合主辦的“功能食品與健康國際研討會”在南京舉行 ;10月18-22日,由北京食品科學研究院、中國食品雜誌社《食品科學》雜誌、中國食品雜誌社《肉類研究》雜誌、湖南農業大學食品科學技術學院與湖南省發酵食品工程技術中心聯合主辦的“全國傳統發酵食品新型工業化論壇”在長沙舉行 。

2012年5月11-15日,由北京食品科學研究院與中國食品雜誌社《食品科學》雜誌共同主辦的“全國農產品精深加工與安全論壇”在武漢舉行 ;11月2-4日,由北京食品科學研究院和中國食品雜誌社聯合主辦的“第二屆中國食品產業產學研創新發展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 。

2013年5月12-16日,由北京食品科學研究院和中國食品雜誌社《食品科學》雜誌共同主辦的“全國食品酶學與蛋白質化學論壇”在廈門舉行 。

2014年5月10-14日,由北京食品科學研究院和中國食品雜誌社《食品科學》雜誌共同主辦的“全國食品分析與安全檢測技術論壇”在齊齊哈爾舉行 ;7月26-27日,由北京食品科學研究院、中國食品雜誌社《食品科學》雜誌、中國食品雜誌社《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雜誌、國際穀物科技學會(ICC)、美國功能食品中心(FFC)與美國功能食品和生物活性物學會(ASFFBC)共同主辦的“第八屆食品科學國際年會暨第十六屆美國功能食品中心國際會議與第四屆美國功能食品和生物活性物學會國際論壇”在成都舉行 。

2016年7月30-31日,由北京食品科學研究院、中國食品雜誌社《食品科學》雜誌、中國食品雜誌社《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雜誌和國際穀物科技學會共同主辦的“第九屆食品科學國際年會”在瀋陽舉行 。

2017年8月16-17日,由北京食品科學研究院、中國食品雜誌社《食品科學》雜誌、 中國食品雜誌社《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雜誌和國際穀物科技學會(ICC)共同主辦的“第三屆食品科學與人類健康國際研討會”在長春舉行 。

2018年8月2-3日,由北京食品科學研究院、中國食品雜誌社《食品科學》雜誌、 中國食品雜誌社《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雜誌和國際穀物科技學會(ICC)共同主辦的“第十屆食品科學國際年會”在合肥舉行 。

制度保障

《食品科學》的歷任領導都十分注重編輯出版質量,編輯部有嚴格的審、編、校、印等制度保證雜誌的出版質量。稿件實行五審、四校制度。審稿方面,部分欄目已全部實行專家審稿,從而保證稿件質量和雜誌的權威性。編輯部不斷完善編輯制度及各項內部管理制度,注重編校質量的提高 。

辦刊成果

出版發行

•統計數據

《食品科學》創辦之初,1980年頁數不定,為40~48頁,自1981年起每期64頁,約10萬字。1982年底發行份數到7000冊,自辦發行;1983年到發行份數2萬餘冊;1985年每期上升到4萬冊。

《食品科學》投稿量一直較大,儘管雜誌版面增到80頁至300頁,刊載率均只能達到25%左右。

截至2016年12月,《食品科學》共出版了540餘期,26000餘篇論文,十餘萬字的食品科技文獻 。

據2018年11月4日中國知網顯示,《食品科學》出版文獻共30554篇 。

據2018年11月4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食品科學》載文量為21199篇 。

•刊登內容

1971年,《食品科技通訊》創辦時只是一個內部發行的刊物,它的內容基於北京市食品研究所訂閱的幾十種中、英、俄、法、日、德語的中外文期刊,基本屬於文摘類雜誌。隨著科技人員日益增長的要求和科研課題研究開發的需要,北京市食品研究所十幾名外文翻譯有重點的對與國情有參考價值的內容進行了信息研究分析。北京市食品研究所的酸豆乳、大豆粉、工廠化養雞、養豬自動飼餵線等百餘項課題均來源於中國國外期刊雜誌的信息。

1973年改名《食品科技》後,辦刊內容逐步向普及食品科普知識轉變,許多專業性比較強的中、外文章不再適合刊登。為了保持科研學術的風格,滿足科研人員的需要,1980年改名的《國外食品技術》月刊,主要刊載內容為中國國外有關食品業的科技文章譯文,也刊登少量中國國內的文章。

1980年《食品科學》創刊時刊載內容主要為中國國外食品化學、營養學、微生物學、食品工藝學、貯藏學等基礎理論,中國國外食品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中國國外食品科研動態,食品國際會議等。自1982年起,《食品科學》刊載的中國國內科技文章比重逐年增加,刊載內容主要為適合國情的有關食品研究方面的基礎理論、加工工藝、機械設備、包裝貯運、分析檢驗、企業管理等 。

影響因子

據2018年11月4日中國知網顯示,《食品科學》總被下載9294329次、總被引358608次;(2018版)複合影響因子為1.918,(2018版)綜合影響因子為1.443 。

據2018年11月4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食品科學》被引量為195825、下載量為1220365;根據2015年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數據顯示,《食品科學》2015年影響因子為1.327,在全部統計源期刊(6735種)中排第564名,在輕工業與手工業(129種)中排名第2名 。

根據中國學術文獻國際評價研究中心發布的2017年版《中國學術期刊影響因子年報》(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顯示:《食品科學》雜誌在51本食品類科技期刊中期刊影響力指數CI值、總被引頻次、影響因子、引用刊數、學科影響指標、學科擴散指標、H指數排名第1。

根據2017年國家科技部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舉辦的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發布會公布顯示,《食品科學》影響因子由2016年的0.889穩步提高到1.031,《食品科學》雜誌在25本食品科學技術類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綜合評價總分、核心總被引頻次、核心影響因子、核心權威因子、學科擴散指標均排名第一,總被引頻次在2088種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排名第4位 。

收錄情況

《食品科學》被美國《工程索引》(EI Compendex)、美國《化學文摘》(Chemical Abstracts,CA)、英國《食品科技文摘》(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bstracts,FSTA)、波蘭哥白尼索引(IC)、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中國文獻資料庫(JSTChina)、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核心庫(2017-2018年)(含擴展版)、中國生物學文獻資料庫、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1992年第一版、1996年第二版、2000年版、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中國生物醫學文獻資料庫等國際、中國國內檢索系統收錄 。

榮譽表彰

《食品科學》自1992年起被國家科委選定為食品行業的核心期刊。

1995年,《食品科學》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和國家教委研究生工作室選定為“學位與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並連續多年被中國權威情治單位國家科技部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評為中國輕工行業綜合排名第一的優秀科技期刊。

2001年,《食品科學》入選為原國家新聞出版總署“首屆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

2003年,《食品科學》被中國商業聯合會評為全國商業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3—2017年,《食品科學》連續15年被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評為“百種中國傑出學術期刊”。

2008、2011、2014、2017年,《食品科學》連續4次被評為“中國精品科技期刊”。

2009、2011 、2013、2015、2017年,《食品科學》連續5次被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評為“中國權威學術期刊”。

2011年,《食品科學》被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評為“中國農業核心期刊”。

2013、2014年《食品科學》連續2次被中國學術文獻國際評價研究中心評為“中國國際影響力優秀學術期刊”。

2013年。《食品科學》獲得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評定的“中國百強報刊”、“第三屆中國出版政府獎期刊提名獎”,成為食品領域唯一一本入選的科技期刊 。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形象標識

辦刊理念:領學術科研之先,創食品科技之新

辦刊目的:為讀者提供一流的食品科技信息產品

期刊領導

現任領導

《食品科學》第七屆編委會領導
職務姓名
副社長、主編、執行主編孫勇
副主編王曉雲(單期編輯)、張秀敏(雙期編輯)、馬永征

現任領導來源於2018年11月《食品科學》期刊官網,參考資料

歷任領導

《食品科學》歷任主編
姓名性別任期備註
蔣小泉 未知 《食品科學》創辦人之一
張瑞林 未知 -
應迪之 未知 -
章村人 1990.1~1993.12 -
應迪之 1994.1~1995.12 1993年任副總編
石玉川 1996.1~1996.6 -
成孟秋 1996.7~1999.12 -
張立方 2000.1~2001.12 2000年以來任總編、副社長
白建華 2001.1~2010.12 -
孫勇 2010.12~至今 2002年以來任副主編、副總編、副社長、主編

歷任 領導來源於2018年11月《食品科學》期刊官網,參考資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