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詞目】風騷
【拼音】fēnɡ sāo
【英譯】[literary excellence;coquettish]
【基本解釋】1.風指《詩經》里的《國風》,騷指屈原所作的《離騷》,後代用來泛稱文學。2、指婦女舉止輕佻放蕩。
詳細解釋
含義
1.指《詩經》中的《國風》和《楚辭》中的《離騷》。風指《詩經》里的《國風》,騷指屈原所作的《離騷》,後代用來泛稱文學。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趙翼《論詩》
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毛澤東《沁園春·雪》
《宋書·謝靈運傳論》:“原其飇流所始,莫不同祖《風》《騷》。”
唐賈島《喜李餘自蜀至》詩:“往來自此過,詞體近《風》《騷》。”
清姚瑩《論詩絕句》之二:“辛苦十年摹漢魏,不知何故遠《風》《騷》。”
2、借指詩文。
唐高適《同崔員外綦毋拾遺九日宴京兆府李士曹》詩:“晚晴催翰墨,秋興引風騷。”
宋蘇舜欽《奉酬公素學士見招之作》詩:“留連日日奉杯宴,殊無閒隙吟風騷。”
蔣光慈《少年飄泊者》八:“今天到某秀才家裡寫幾張字畫,明天到某一教書館裡談論點風騷,倒也十分有趣。”
3、借指文采、才情。
元鄭光祖《倩女離魂》第一fsa折:“他多管是意不平自發揚,心不遂閒綴作,十分的賣風騷,顯秀麗,誇才調。我這裡詳句法,看揮毫。”
毛澤東《沁園春·雪》詞:“唐宗宋祖 ,稍遜風騷。”
4、風流放蕩。
《醒世恆言·一文錢小隙造奇冤》:“那老兒雖然風騷,到底老人家,只好虛應故事,怎能勾滿其所欲?”
明梁辰魚《浣紗記·見王》:“我為人性格風騷,洞房中最怕寂寥。”
5、舉止輕佻放蕩。 特指女性舉止輕佻。
茅盾《動搖》一:“金鳳姐已經走到跟前,依舊臉上搽著雪白的鉛粉,嘴唇塗得猩紅,依舊乜著眼,扭著腰,十分風騷。”
6、指風流放蕩的人。
清李漁《憐香伴·女校》:“他出這等風致題目,一定是箇老風騷,做首肉麻的詩應付他。”
7、猶風情。
明陸采《明珠記·買藥》:“卻戀他酒杯來往,兒女風騷。”楊朔《火併》:“每年元宵節,秧歌出街的時候,人們可以看見他扮著《拾玉鐲》的孫巧姣 ,或者《小上墳》的寡婦,專在女人面前賣弄風騷。”《紅樓夢》第三回:“身量苗條,體格風騷。”
8、謂體態俊俏美好。
明無心子《金雀記·定婚》:“有貌有貌多俊俏。陳平說我最風騷,新大褶,皂羅袍,方巾四角帶兒飄。”
9、風光,光彩。
《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九:“旗幟鼓樂,高頭駿馬,送入衙門到任。寄華此時身子如在雲裡霧裡,好不風騷。”
梨園戲《陳三五娘》第一場:“上元景,好風騷,燈如花,月如鑼。”
10、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趙翼《論詩》
出處
出於烏衣巷
提及“風騷”一詞,一般會認為這不是好詞。特別是用它來形容男性女性的時候,常常使人聯想到放蕩輕佻、賣弄姿色等。然而,“風騷”一詞最早就源於《宋書》,並與南京烏衣巷一位原來的“住戶”很有關係。
許多人對烏衣巷的記憶都來自唐代大詩人劉禹錫的那首懷古七絕。“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如今這首詩刻在巷口左側一塊毛體狂草石碑上,許多人路過時偶爾會看看這塊碑,感覺夫子廟的小吃和秦淮河的遊船遠比千年古巷更有吸引力。
而實質上“烏衣巷”這個名字蘊含的歷史,至今大約已經2000年了。相傳東吳孫權的軍隊著黑色軍服,駐紮在秦淮河北岸以拱衛京都的營地稱“烏衣營”,這就是烏衣巷的來歷。東晉時期,烏衣巷因輔佐司馬睿建立東晉王朝的宰相王導,以及謀劃淝水之戰大勝、中興晉室的宰相謝安及其世族子孫,綿延近300年居住於此而聲名遠播,並留下許許多多興衰浮沉、變幻無常的故事。
相傳謝安的重曾孫謝靈運開創了山水詩派,其詩寫得很有才氣。《宋書·謝靈運傳》記載:“自漢至魏,四百餘年,辭人才子,文體三變……莫不祖同風騷。”意思是400多年來,文體雖不斷在變,但仍以《詩經》的《國風》和《楚辭》的《離騷》為典範。讚美詩作“媲美風騷”,指文采斐然,是非常高的稱譽。
示例
當代·殷謙《媒體的力量》:“在內容大致相同的信息中,編輯獨特的策劃是吸引讀者最有效的一種方式。我們要求編輯要有基本的新聞編輯學問,但又不能方巾氣太重、冬烘味太濃,我們的編輯得有文成手中和論發胸臆的才能;得有風騷兩挾和文質半取的修養;得有澄懷味象和眼大心雄的氣度;得有不辭辛苦和敢打敢拼的激情,我們反對閉門造車,但不排斥創意的想像,我們的編輯用理性的轡頭為激情和想像找到一個可靠的方向,讓枯燥乏味的文字變得津津有味,瀰漫一種生活情趣和高貴氣質,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客群。”(《媒體的力量》,台海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殷謙/著)
相關信息
風騷一詞來源於《詩經》、《楚辭》,而在俗語中形容一個人舉止輕佻風流也常用風騷一詞,這個詞義與《詩經》和《楚辭》並沒有聯繫,而是與疾病有關,據云弓《七年之癢,多少風騷》一文考證:
“風騷”一詞,在現代漢語中有兩種意思,一種是具有褒義的,形容一個人在某一領域取得了獨樹一幟的成就,比如:“獨領風騷”等,其來源為古代中國詩歌經典《詩經》之《國風》與《楚辭》之《離騷》;風騷的另一個詞義則是有些負面的,形容一個人(通常指女性)在行為舉止方面不夠檢點,在性傾向的表達方面不夠含蓄。風騷的後一種涵義的來源,顯然與《詩經》《楚辭》之類高雅的藝術扯不上關係,一般人也很難想像作風有點問題的風騷,其實來源於對疾病的描述。
《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從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紀)到春秋中葉(公元前6世紀)大約500年間的詩歌;《楚辭》是我國第一部文人創作的詩歌總集。它們分別是先秦時期北方中原文化和南方楚文化的輝煌結晶,是中國詩歌史上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兩大優良傳統的源頭。故中國文學史上往往將“風”、“騷”並稱。“風騷”也因此成為文學的代名詞。
首先來看看“騷”,騷作為一種病名存世的文獻最早見於《山海經·北山經》:“其中多鮆魚,其音如叱,食之不騷。”只是由於文獻的散佚,歷來國小家們對“騷”病一直缺乏準確的注釋,好在近代的很多出土文獻給了我們一個明確的解答,如睡虎地秦簡中曾記載:“諸侯不治騷馬,騷馬蟲皆麗橫厄……”這裡的“騷馬”指的是患騷病的馬,而騷馬蟲就是騷病的病原體,其實就是疥蟲,也就是我們今天常說的疥瘡。
關於騷病是疥瘡的這一解釋,在張家山出土的漢簡中有更明確的記載:“身病癢,膿出,為騷。”騷為疥瘡,其最典型的症狀就是癢,後來,騷字的這一含義逐漸被“瘙、搔”所代替,出現了“瘙癢”等詞,而作為本詞的“騷”與癢的關係漸漸地被人們遺忘了。
“騷”就是疥瘡,就是身上發癢,而“風”與癢的關係就比較明顯了,現代漢語中仍然有“風疹”一詞。風與騷作為疾病都有一種癢的症狀,人癢了就忍不住要動手抓,一動手抓就會出現搔首弄姿、擠眉弄眼等效果,自然看起來就不太正經,因為古人是非常強調人的姿態的,講究人的坐、立都要穩重,不能亂動,而亂動之人不符合傳統的禮數,漸漸的,人們就將風騷人抓痒痒時的肢體語言與人的作風(性)聯繫起來,於是風騷便有了俗語中的後一種涵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