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選自劉方《風雨憶得故人來》一文http://china.zjol.com.cn/05culture/system/2008/01/09/009126064.shtml:作者黃萍蓀先生正是生長在杭州、二十世紀三十年代起又先後任《民國杭州日報》、《東南日報》、《中央日報》記者、編輯以及編輯杭州發行《越風》雜誌的一位老報人。上世紀三十年代和郁達夫相識,在這個過程中,恰逢郁達夫協妻子王映霞從上海舉家遷到杭州,並且在現在的大學路籌資買地建立起了自己的小家“風雨茅廬”。黃萍蓀在郁從一九三三年四月二十五日到一九三六年初離開杭州赴閩任職的這短短三年時間裡,起初作為約稿人出入其間,郁達夫離滬抵杭後的第一條訊息就是黃親自上門采寫並刊登於《東南日報》上的。時間一長,黃不僅作為約稿人,更是作為郁達夫的朋友成為座上客,從而了解了作家的思想、精神甚至家長里短。我們從書中可以了解到,黃先生有時候是作為編輯上門(即36年所建場官弄“風雨茅廬”寓所)約稿,而有時候卻以記者或朋友的身份陪郁達夫遊山玩水,訪古尋蹤,杭州的西湖、吳山等景致秀美之處都留下了他們的身影。
由於是親歷親聞,因此書中有關郁達夫他的鮮明性格特徵則通過了大量的事例所體現出來,如我們從前理解的郁達夫,腦海里總是閃入一個以文字為匕首和投槍的一派瘦弱文人的形象,是而書中黃萍蓀先生寫到的達夫在保護一個受國民黨兵痞欺侮的黃包車夫的事情的時候,一個與以往截然不同的路見不平一聲吼的高大威猛的達夫形象則躍然紙上。再如,我們都知道郁達夫愛喝酒,一般只道是家中或者宴席上與友人開懷暢飲,而在書中,我們不僅可以看到在列車車廂里被記者環繞而依然可以盤腿而坐,自斟自酌消滅滿滿兩洋酒瓶的自得其樂的達夫,而且也可以看到在高官滿座美酒佳肴,借飲酒而不畏權貴而直抒胸意的率真的達夫形象。
黃萍蓀與郁達夫雖然只算是萍水相逢,但是經過在各種場合的接觸、交流和了解後,兩人已然成為了莫逆。在八十年代初期,黃萍蓀重遊當年和郁達夫一起遊覽過的浙江龍游鳳凰山時,老報人在山間,面向餘霞,眼前不禁“幻出一個穿黑色長袍子,手提雙瓶,欣長略慪,眼雖微小卻炯炯射人的郁達夫來”。看到這裡,筆者亦被打動,傳統的中國文人的情誼又豈在朝朝暮暮,卻是在這無言的青山綠水之間久久存續著。
《風雨茅廬外紀》一書雖然是由香港三聯書店出版的港版書,但不失中國傳統文化印記,封面以淡黃色為底色左側豎排“風雨茅廬外紀”六個字為一代文豪葉聖陶所題,右側有三十年代浙江桐鄉籍著名畫家葉淺予先生用白描手法繪製的郁達夫半身小像一幀,畫面上郁達夫面孔輪廓分明,左手執酒壺,右手拿小盞正在品酌。翻到扉頁,由著名文學家、園林大師陳從周先生用毛筆題寫的“風雨茅廬外紀”赫然在目。書前一序為復旦大學家,著名新文學作家,同時也是達夫先生生前友好許傑先生所作,書的後記由著名郁達夫研究專家徐重慶先生所做,同時亦附黃萍蓀先生自序及小照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