顱後窩

顱後窩

顱後窩(英文:posterior cranial fossa)主要由枕骨和顳骨岩部後上面組成。窩的中央有枕骨大孔,孔的前方為斜坡。在枕骨大孔前外側緣處有舌下神經管內口。顱後窩後部中央有枕內隆凸,由此向下有枕內嵴;自枕內隆突向上有矢狀溝;向兩側有橫溝,橫溝延伸到顳骨內面轉而向下,再轉向前,叫乙狀溝,最後通頸靜脈孔。在頸靜脈孔上方,顳骨岩部後上面中央,有內耳門。

顱後窩顱後窩
顱後窩
顱後窩膽脂瘤顯微外科治療

文章來源:2006-7-2613:14:43

顱後窩膽脂瘤顯微外科治療

中華顯微外科雜誌1999年第2期第0卷腦瘤顯微手術

作者:章翔 傅洛安 費舟 張劍寧 張志文 顧建文 劉衛平 宋少軍

單位:710032 陝西省西安市,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神經外科

關鍵字:膽脂瘤;顱窩;後;顯微外科

【摘要】 目的 為了提高顱後窩膽脂瘤的手術治療效果。 方法 回顧性總結162例顱後窩膽脂瘤的臨床症狀、診斷方式、顯微手術入路與療效。 結果 149例(92.0%)腫瘤獲全切除;13例(8.0%)為次全切除。4例(2.5%)於術後2周內因腦幹缺血、水腫或肺部感染而死亡。134例獲長期隨訪(平均4.5年),其中129例(96.3%)恢復良好,2例(1.5%)腫瘤復發。 結論 採用顯微手術治療顱後窩膽脂瘤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方法。

Microsurgicaltreatmentofcholesteatomaintheposteriorfossa ZHANGXiang,FULuoan,FEIZhou,etal.DepartmentofNeurosurgery,XijingHospital,TheFourthMilitaryMedicalUniversity,Xian,710032

【Abstract】 Objective Toimprovethesurgicalresultsofcholesteatomaintheposteriorfossa. Methods Aretrospectivereviewof162patientswithcholesteatomaintheposteriorfossawasconductedincludingtheclinicalmanifestations,diagnosticmodalities,microsurgicalapproaches,andoutcomes. Results Totaltumorremovalwasachievedin149cases(92.0%);subtotalremovaloftumorin13cases(8.0%).4patientsdied(2.5%)becauseofbrainstemischemiaoroedema,andlunginfectionwithintwoweekspostoperatively.Longtermfollowupreview(mean4.5years)in134patientsrevealedgoodrecoveryof129patients(96.3%)andthetumorswererecurrentin2patients(1.5%). Conclusion Itisasafeandeffectivemethodbyusingthemicrosurgicaltechniquetoremovecholesteatomaintheposteriorfossa.

【Keywords】 Cholesteatoma Cranialfossa,posterior microsurgery

顱內膽脂瘤也稱表皮樣囊腫或珍珠瘤,由異位胚胎殘留之外胚層組織發展而成,發生率約占顱內腫瘤的2%,以顱後窩橋腦小腦角區多見[1]。由於此瘤具有生長緩慢、且多發生在腦底部蛛網膜下腔(Subarachnoidspace,SAS)等特點,因此早期很少出現臨床症狀。近20年來,我院對162例顱後窩膽脂瘤(Posteriorfossacholesteatoma,PFC)採用顯微手術治療,療效滿意。

臨床資料

一、一般資料: 自1978年11月至1997年12月,共收治PFC162例。男94例(58.0%);女68例(42.0%)。年齡5~73歲,平均41.8歲,其中≤15歲12例(7.4%);16~30歲51例(31.5%);31~45歲70例(43.2%);46~60歲22例(13.6%);≥61歲7例(4.3%)。病程4.5月~18年(平均6.4年)。

二、臨床表現:本組臨床表現主要為小腦綜合徵、單一或多腦神經功能障礙及慢性顱內壓增高症狀。腫瘤位於橋腦小腦角區者,首發症狀為三叉神經痛或面肌痙攣與癱瘓,而生長於小腦幕裂孔區及第四腦室的腫瘤,主要症狀是眩暈和軀幹性共濟失調。位於小腦延髓池的腫瘤,多累及後組腦神經和腦幹下段,故吞咽困難、飲水反嗆及行走步態不穩較明顯。晚期腫瘤者多表現有顱內壓增高徵象。

三、影像學檢查:本組69例採用頭顱X線平片、椎動脈造影、氣腦或腦室造影檢查。93例套用CT或MRI進行診斷。腫瘤大小不一,CT片上一般表現為低密度影,邊界清楚,形態多不規則,鄰近腦室受壓、變形或移位,部分病例可有顱骨侵蝕。瘤體多無明顯增強效應。MRI見瘤實質呈長T1與長T2不均勻信號,在T1加權像上呈等或略高於腦脊液的低信號,在T2加權像上呈等或略低於腦脊液的高信號,腫瘤邊界清楚,占位效應較明顯,腫瘤基本不增強。

四、手術入路與操作:本組均在全麻下行顯微手術治療,腫瘤位置依次為:橋腦小腦角區、小腦幕裂孔區、第四腦室、枕大孔區和橫竇周圍區。根據腫瘤部位我們採取3種手術入路:(1)對位於橋腦小腦角的腫瘤,從乳突後切口入路,骨窗直徑為4cm,可較好地顯露並切除腫瘤,優點是對腦結構創傷小;(2)生長於枕骨大孔區、第四腦室及橫竇區腫瘤,常取顱後窩正中切口入路,將枕骨鱗部和環椎後弓切開,使術野寬敞,有利於對深部病變的切除與處理;(3)起源於小腦幕裂孔區的巨大腫瘤,多向幕上發展,採取小腦幕上、下聯合入路行摘除術,術中可辨明腫瘤與周邊腦結構的關係。

手術中見腫瘤體積巨大者,常沿著SAS漫延,有的充滿了小腦延髓池。48例腫瘤從正中孔和側孔擴展至上頸髓周邊,壓迫腦幹和頸髓。本組135例(83.3%)瘤體積直徑≥5cm,餘27例(16.7%)瘤體積直徑<5cm。最大者直徑達11cm,腫瘤從橋腦小腦角經第四腦室伸展至頸2平面。腫瘤呈結節狀或圓環形,灰白色乾乳酪樣或豆渣樣物質,並有珍珠光澤的膽固醇結晶,質地柔軟,血供不豐富,易於分離和摘除,其包膜菲薄,似蛛網膜。

149例(92.0%)腫瘤達到全切;13例(8.0%)因腫瘤包膜與腦幹側壁和第四腦室底部粘連甚緊,故對包膜行次全切除。

結果:本組149例(92.0%)腫瘤獲全切除,餘13例(8.0%)因腫瘤包膜與腦幹粘連緊密,而行腫瘤實質切除後將包膜作次全切除術。142例(87.7%)恢復順利,有神經功能障礙者逐漸得到改善;4例(2.5%)於術後2周內因腦幹缺血、水腫或肺部感染死亡;16例(9.9%)發生了無菌性腦膜炎,採取多次腰穿放液,並套用利尿、脫水劑和激素等治療,約2~4周症狀消失。出院時,158例(97.5%)獲臨床治癒效果。134例術後行隨訪調查(包括腫瘤全切除127例和腫瘤包膜次全切除7例),平均隨訪時間(6個月~7.5年)。其中129例(96.3%)痊癒,可從事正常工作與生活;3例(2.2%)好轉,遺有輕或中度神經功能障礙;2例(1.5%)腫瘤復發,此系術前腫瘤位於小腦幕裂孔區、且為包膜次全切除者。術後腫瘤復發間隔期為6.5年和7.2年,均採取再次手術行腫瘤切除而治癒。

討論

一、PFC的診斷

PFC為良性腫瘤,多在顱內中線部位呈伸展性地向腦池內或SAS漫延,瘤體常位於腦結構的表面,發生於腦實質內者十分罕見。多數病人的病史較長,病程進展緩慢,出現首發症狀至診斷的間隔期為數年或10數年,本組平均6.4年,這可能與腫瘤的緩慢生長與發展特徵有關。Alvord等[2]跟蹤研究了膽脂瘤的生長速度,發現每年平均只增加1cm直徑,遠較腦膜瘤及良性膠質瘤等增殖速度慢。本病的早期多無明顯症狀,只有當腫瘤生長達到一定體積、且對周邊腦結構造成壓迫、出現神經功能障礙時才去就診而獲診斷。

對本病輔助診斷首選方法為CT或MRI檢查,一般都能作出正確診斷。CT對診斷可靠性強,主要表現為腫瘤邊界清楚、形態多不規則的低密度影,其密度值(約為-14~14 H)較腦脊液略高,增強效應多不明顯。MRI通過T1和T2加權成像,不但能顯示腫瘤的部位與形狀,而且對病灶與周邊腦結構的關係亦顯像清晰。其信號值的高低常取決於瘤組織中的膽固醇和角質蛋白的含量,這些物質若含量多,則信號值相對高,若瘤質不均勻,其信號亦不均勻,這對診斷很有幫助[3]。

二、手術入路與顯微技術操作

根據腫瘤位置及影響範圍選擇合適的手術入路,我們採用的三種入路對各部位的PFC,一般都能達到良好顯露,使瘤體及鄰近結構清晰可見,有利於切除病變。為使腫瘤能獲得滿意的切除,通常在顯露瘤體後,在手術顯微鏡下於腫瘤最隆起處,以電凝切開囊膜,用取瘤鉗將囊內銀屑狀瘤實質分次摘除。待瘤壁塌陷後,牽起瘤膜,用小剝離器與顯微剪沿其邊界細心地分離,逐一電凝並切斷供瘤血管及粘連,予以徹底地切除。瘤床及術野用生理鹽水反覆沖洗,以使可能脫落的瘤內容物漂浮於液面而被吸除。

對於少數腫瘤體積巨大,瘤膜與腦幹、椎基底動脈等結構粘連緊密,或動脈與神經貫穿於瘤內、且難以分離者,此時不必強行作剝離與切除,以免發生危險和出現嚴重併發症。這種情況下可行瘤壁次全術,遺留下的瘤壁用雙極電凝弱電流處理,以破壞瘤壁組織。但即使這樣做腫瘤仍有復發的可能性,只不過時間較長,本組隨訪於術後6.5及7.2年腫瘤復發的2例,均為瘤壁殘留所致。Fiume等[4]報導術後17年腫瘤復發,亦與瘤壁次全切除有關。

膽脂瘤的手術切除成功率較高,本組全切率為92.0%,Yasargil[5]報導的顱內膽脂瘤手術全切率為97.0%。這可能是我們的病例都為顱後窩腫瘤,且其與腦幹、血管、後組腦神經及小腦等重要結構關係緊密,加之腫瘤體積多偏大,手術的難度相對較大等因素有一定關係。我們認為,如果能使病變早期作出診斷,並廣泛地套用手術顯微鏡行腫瘤切除術,則PFC的手術全切除率將會進一步提高。

參考文獻

1 SalazerJ,VaqueroJ,SaucedoG,etal.Posteriorfossaepidermoidcysts.ActaNeurochir,1987,85:34-39.

2 AlvordEC.Growthratesofepidermoidtumors.AnnNeurol,1977,2:367-370.

3 SieKCY.Cholesteatomainchildren.PediatrClinNorthAm,1996,43:1245-1249.

4 FiumeD,GazzeriG,SpalloneA,etal.Epidermoidcystsofthe fourthventricle.SurgNeurol,1988,29:178-182.

5 YasargilMG,AbernatheyCD,SaeiogluAC.Microneurosurgicaltreatmentofintracranialdermoidandepidermoidtumors.Neurosurgery,1989,24:561-567.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