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鮫

學名 Cephaloscyllium umbratile
命名者 Jordan et Fowler,1903
中文名 頭鮫
科中文名 貓鮫科
科號科名 014 Scyliorhinidae
模式種產地 Nagasaki, Japan  大陸名 陰影絨毛鯊     
棲息環境 礁區、近海沿岸  俗名 沙條     
頭鮫頭鮫

棲息深度 20 - 20 公尺 食用魚類 是     
有毒魚類 否  觀賞魚類 是     
最大體長 120 cm  經濟性 是 
台灣分布 東部 
世界分布 西太平洋 
參考文獻 台灣魚類志(沉等, 1993)、中國動物志-圓口綱及軟骨魚綱(朱等, 2001)、FAO Species Catalogue, Vol.4 sharks of the world 
英文俗名 Blotchy swell shark, Japanese swell shark
型態特徵
體延長,粗狀有如紡錘形,往尾端而漸細長。頭寬扁,前端鈍圓。吻短,平扁而鈍圓。眼端位,狹長而兩頭尖,下眼瞼上部分化成瞬褶。鼻孔斜列,近口部;前鼻瓣具三角形突出,往前延伸至口裂附近,無觸鬚。口寬大,弧形,唇褶褪化或消失;齒細小而多,多齒尖頭型。噴水孔狹小,橢圓形,位於眼后角下方。盾鱗細小如絨毛,盾鱗具3棘突3脊突。背鰭2個,第一背鰭較大,位於體腔後部,起點位於腹鰭基底中部上方;第二背鰭較小,起點稍後於臀鰭起點;胸鰭寬大,呈圓鈍形;臀鰭略小於第一背鰭,距尾鰭比距腹鰭近;尾鰭狹長,上葉發達;尾鰭下葉前部圓形突出,中部與後部間有一缺刻,後部三角形突出而與上葉相連。體黃褐色,在成長過程中體側斑紋變化大,一般體背具多條暗色鞍狀斑,體側散布許多黑心白緣圓斑,或暗色斑點,或深褐色之斑塊。
棲所生態
棲息於近海岩礁區。主要以硬骨魚類為食,偶亦捕食其它小型鯊魚或烏賊。
地理分布
分布於西太平洋區,由日本至南中國海,可能至紐幾內亞。本省分布於北部海域。
漁業利用
主要以一支釣、沉底刺網及延繩釣捕獲。可生炒、加工成各種肉製品、製成魚粉或魚肝油。常被展示於大型水族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