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 有耳後動、靜脈之支;布有枕大神經和枕小神經會合支。
[主治] 頭痛,眩暈,頸項強痛,胸脅痛,口苦,耳鳴,耳聾,耳痛。
[配伍] 配強間治頭痛;配只支溝、太沖、風池治肝膽火盛之偏頭痛或巔頂痛。
[刺灸法] 平刺0.5~0.8寸;可灸。
[附註] 足太陽、少陽之會。
中醫針灸穴位之一,隸屬足少陽膽經。 在頭部,當耳後乳突的後上方,天沖與完骨的弧形連線的中三分之一與下三分之一交點處。
[解剖] 有耳後動、靜脈之支;布有枕大神經和枕小神經會合支。
[主治] 頭痛,眩暈,頸項強痛,胸脅痛,口苦,耳鳴,耳聾,耳痛。
[配伍] 配強間治頭痛;配只支溝、太沖、風池治肝膽火盛之偏頭痛或巔頂痛。
[刺灸法] 平刺0.5~0.8寸;可灸。
[附註] 足太陽、少陽之會。
頭竅陰穴是足少陽膽經的常用腧穴之一,位於天沖穴與完骨穴弧形連線的中1/3與下1/3交點處,布有耳顳神經和枕小神經以及枕大神經的會合支;顳淺動、靜脈頂支和...
名稱釋義 治法 定位 解剖 臨床運用穴位,學名腧穴,主要指人體經絡線上特殊的點區部位,中醫可以通過針灸或者推拿、點按、艾灸刺激相應的經絡點治療疾病。部分穴位如阿是穴並不在經絡上,但對其的刺...
中醫理論 排列規律 人體穴位第三厲兌穴位於人體的足部,第三趾甲根邊緣下方約二毫米處,稍微靠第二趾。主治疾病為:指壓此穴位,對於治療燒心、噯氣很有效果。
取穴方法 主治疾病 位置 人體穴位中醫基礎理論名詞。指十二正經加任脈,督脈經穴總合,又稱“經穴”,與“經外奇穴”相對而言。《黃帝內經》分經論穴,記載穴名150個,總穴數為295個;《針灸...
解讀 中醫套用中醫基礎理論名詞。指十二經所統屬的腧穴。據《針灸逢源》所載手太陰肺經11穴,手陽明大腸經20穴,足陽明胃經45穴,足太陰脾經21穴,手少陰心經9穴,手太...
解讀 中醫套用?俞 天? 天?
作品目錄12風門13肺俞 12大赫13氣穴 12急脈13章門
內容介紹 作品目錄《腧穴定位速查》是2014年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腧穴定位速查》編審委員會。
內容簡介 編輯推薦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