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質缺陷
正文
在廳堂音質設計中因違反聲學設計的基本原理而造成的聽聞欠佳的現象(見室內聲學)。缺陷現象 主要表現為:①環境噪聲過高。噪聲干擾聽聞,使清晰度下降。環境噪聲包括建築物外交通噪聲、風雨噪聲;建築物內部的空調系統噪聲、舞台機械噪聲、後台排練廳的噪聲和觀眾噪聲等。②不恰當的混響時間。過長的混響時間使話音的清晰度下降;過短的混響時間則使音樂聲乾澀。③回聲的干擾。有時在廳堂觀眾席的某些區域或舞台上的演出區能聽到回聲,干擾人們的聽聞(見圖)。有些場合甚至能聽到一連串的回聲,稱為顫動回聲。④聲聚焦。由於廳堂體型設計的不合理,在平面或剖面設計中某些曲率較大的凹面,使聲場分布不均勻。在聲焦點處,聲能過於集中,聲音過響,而有些聽眾區聲音又過弱,並導致聲象移動。⑤耦合空間。大廳通過門洞或舞台口與其他混響時間較長的空間(如休息廳、走廊、布景很少的舞台等)相連時,往往形成耦合空間,使廳堂中的混響時間加長,音質變壞。⑥聲失真與共振。當廳堂尤其是演播室的體型、比例不恰當,或使用的吸聲材料對某一頻帶的聲音吸收過強時,會使聽到的聲音與聲源的音色不一致,稱為聲失真。當廳堂對某些頻率的聲音產生共振時,也會使聽到的聲音增強而失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