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質缺陷
正文
在廳堂音質設計中因違反聲學設計的基本原理而造成的聽聞欠佳的現象(見室內聲學)。缺陷現象 主要表現為:①環境噪聲過高。噪聲干擾聽聞,使清晰度下降。環境噪聲包括建築物外交通噪聲、風雨噪聲;建築物內部的空調系統噪聲、舞台機械噪聲、後台排練廳的噪聲和觀眾噪聲等。②不恰當的混響時間。過長的混響時間使話音的清晰度下降;過短的混響時間則使音樂聲乾澀。③回聲的干擾。有時在廳堂觀眾席的某些區域或舞台上的演出區能聽到回聲,干擾人們的聽聞(見圖)。有些場合甚至能聽到一連串的回聲,稱為顫動回聲。④聲聚焦。由於廳堂體型設計的不合理,在平面或剖面設計中某些曲率較大的凹面,使聲場分布不均勻。在聲焦點處,聲能過於集中,聲音過響,而有些聽眾區聲音又過弱,並導致聲象移動。⑤耦合空間。大廳通過門洞或舞台口與其他混響時間較長的空間(如休息廳、走廊、布景很少的舞台等)相連時,往往形成耦合空間,使廳堂中的混響時間加長,音質變壞。⑥聲失真與共振。當廳堂尤其是演播室的體型、比例不恰當,或使用的吸聲材料對某一頻帶的聲音吸收過強時,會使聽到的聲音與聲源的音色不一致,稱為聲失真。當廳堂對某些頻率的聲音產生共振時,也會使聽到的聲音增強而失真。 消除方法 消除音質缺陷的主要方法有:①合理地規定廳堂的混響時間。在設計多功能廳堂時,應按音樂演出的要求設計,使其具有較長的混響時間。當作報告時,採用方向性較強的擴聲系統,可提高語言清晰度;當放映電影需要較短的混響時間時,最好採用機械的辦法改變室內表面總吸聲量,也可採用方向性較強的擴聲系統。②設計廳堂時要選用合宜的體型,避免凹面過高或過低的反射面。必要時可在聲源與遠距離反射面之間插入一反射面,以消除回聲。或在產生回聲的界面上鋪放吸聲係數大於0.8的吸聲結構。為了避免聲音失真,在設計小型演播室時,應注意其長、寬、高之間的比例。③建築結構材料的選擇應考慮對各種噪聲源有足夠的隔聲量,以降低環境噪聲的影響(見建築環境噪聲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