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江濤[吉林大學地球探測科學與技術學院副院長]

韓江濤[吉林大學地球探測科學與技術學院副院長]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韓江濤,男,漢族,1982年4月生,遼寧省凌源市人,博士,副教授。2006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現任吉林大學地球探測科學與技術學院副院長。

人物歷程

教育經歷

2004年9月-2009年6月,吉林大學地球探測科學與技術學院,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碩博連讀

2000年9月-2004年6月,吉林大學地球探測科學與技術學院,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本科

工作經歷

2013年9月-至今,吉林大學地球探測科學與技術學院,地球物理系,副教授

2009年7月-2013年8月,吉林大學地球探測科學與技術學院,地球物理系,講師

主要貢獻

任教以來,先後講授“大地電磁測深”、“電法勘探原理與方法”、“大地電磁測深和可控源音頻大地電磁測深”、“電法勘探課程設計”等本科生和研究生課程。主持或參加校級教學研究課題3項。科研工作長期圍繞深部探測和資源勘查開展研究,主持和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研發計畫、地質調查等科研項目20多項,發表SCI、EI論文10多篇。主要研究方向有:1、以大地電磁測深為主開展深部探測工作,系統的研究中亞造山帶、青藏高原東北緣、松遼盆地等岩石圈結構及動力學機制;2、以綜合地球物理為手段,在松遼盆地深層油氣及大興安嶺多金屬成礦帶開展調查研究;3、探索地球物理新領域,結合有效的地球物理方法在考古調查等方面開展研究。

社會兼職

吉林省地球物理學會會員

相關教材

教研論文

韓江濤,郭振宇,劉文玉,侯賀晟,劉國興,韓松,劉立家,王天琪.松遼盆地岩石圈減薄的深部動力學過程[J].地球物理學報,2018,61(06):2265-2279. (SCI)

韓江濤,王天琪,劉文玉,劉國興,韓松,劉立家.阿爾山火山群深部“拱橋式”岩漿系統及其穩定性分析[J].地震地質,2018,40(03):590-610. (EI)

翁愛華,李建平,范小平,李斯睿,韓江濤,李大俊,李亞彬,趙祥陽,唐裕.大地電磁測深揭示的1668年郯城8.5級地震震中地殼精細結構[J].地震地質,2018,40(02):396-409. (EI)

馬國慶,明彥伯,韓江濤,孟慶發,李麗麗.磁源體參數反演的快速局部波數法[J].Applied Geophysics,2018,15(02):353-360+365. (SCI)

劉連光,姜克如,李洋,謝浩鎧,韓江濤,黃勇,張燕秉.直流接地極近區三維大地電阻率模型建立方法[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18,38(06):1622-1630+1898. (EI)

劉文玉,李桐林,韓江濤,劉國興,陳閆,韓鳳清,韓松.懷—涿地區深部孕震環境研究與涿鹿地震發震機制的討論[J].地球物理學報,2017,60(07):2693-2706. (SCI)

胡祥雲,畢奔騰,劉國興,韓江濤,蔡建超,彭榮華,徐珊.華南東部吉安—福州剖面岩石圈電性結構研究[J].地球物理學報,2017,60(07):2756-2766. (SCI)

梁宏達,金勝,魏文博,高銳,侯賀晟,韓江濤,韓松,劉國興.松嫩地塊東緣和佳木斯地塊西緣電性結構[J].地球物理學報,2017,60(04):1511-1520. (SCI)

李宏卿,曾昭發,韓江濤.“勘查技術與工程(套用地球物理)認識實習”實踐教學體系最佳化與實踐[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7(03):25-26.

梁宏達,金勝,魏文博,高銳,侯賀晟,韓江濤,韓松,劉國興.額爾古納地塊東緣和興安地塊西緣電性結構研究[J].地球物理學報,2017,60(02):564-574. (SCI)

韓松,韓江濤,劉國興,王海燕,梁宏達.青藏高原東北緣至鄂爾多斯地塊殼幔電性結構及構造變形研究[J].地球物理學報,2016,59(11):4126-4138. (SCI)

梁宏達,高銳,侯賀晟,金勝,韓江濤,韓松,劉國興.大興安嶺與兩側盆地結合地帶深部電性結構與岩石圈尺度構造關係[J].地球物理學報,2016,59(05):1696-1704. (SCI)

韓松,劉國興,韓江濤.華南地區進賢—柘榮剖面深部電性結構[J].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2016,46(06):1837-1846.

侯賀晟,高銳,李秋生,李洪強,李文輝,熊小松,韓江濤,梁宏達.東北地區深部結構調查進展[A].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全國岩石學與地球動力學研討會組委會、中國地質學會構造地質學與地球動力學專業委員會、中國地質學會區域地質與成礦專業委員會.2015中國地球科學聯合學術年會論文集(二)——專題4俯衝帶殼幔相互作用、專題5大陸地殼、岩石圈的構造演化與深部探測、專題6新構造與地質災害[C].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全國岩石學與地球動力學研討會組委會、中國地質學會構造地質學與地球動力學專業委員會、中國地質學會區域地質與成礦專業委員會:中國地球物理學會,2015:1.

梁宏達,高銳,候賀晟,李文輝,韓江濤,劉國興,韓松.碰撞後的地殼尺度伸展記錄——中亞造山帶南緣-華北克拉通北緣深部電性結構的揭露[J].地質科學,2015,50(02):643-652.

韓松,劉國興,韓江濤.長周期大地電磁探測與華南地區LAB的厘定[A].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全國岩石學與地球動力學研討會組委會、中國地質學會構造地質學與地球動力學專業委員會、中國地質學會區域地質與成礦專業委員會.2014年中國地球科學聯合學術年會——專題61:深部探測技術與實驗——地殼精細結構探測論文集[C].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全國岩石學與地球動力學研討會組委會、中國地質學會構造地質學與地球動力學專業委員會、中國地質學會區域地質與成礦專業委員會:中國地球物理學會,2014:1.

梁宏達,高銳,王海燕,劉國興,韓江濤,韓松.鄂爾多斯地塊與青藏高原東北緣結合帶岩石圈電性結構[A].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全國岩石學與地球動力學研討會組委會、中國地質學會構造地質學與地球動力學專業委員會、中國地質學會區域地質與成礦專業委員會.2014年中國地球科學聯合學術年會——專題40:青藏高原周緣的構造變形與深部動力學過程論文集[C].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全國岩石學與地球動力學研討會組委會、中國地質學會構造地質學與地球動力學專業委員會、中國地質學會區域地質與成礦專業委員會:中國地球物理學會,2014:1.

韓江濤.大地電磁三維反演及華南地區電性結構[A].中國地球物理學會.中國地球物理2013——第二專題論文集[C].中國地球物理學會:中國地球物理學會,2013:2.

韓松,劉國興,韓江濤.華南岩漿岩區構造單元劃分及電性特徵[A].中國地球物理學會.中國地球物理2013——第二專題論文集[C].中國地球物理學會:中國地球物理學會,2013:2.

韓江濤.中國東南部岩漿岩分布與上地幔隆起[A].中國地球物理學會.中國地球物理2012[C].中國地球物理學會:中國地球物理學會,2012:1.

張鳳旭,姚歡,張興洲,劉喜恆,崔永謙,韓江濤.二連盆地“三明治”電性結構特徵及其對古生界的研究意義[J].地球物理學報,2012,55(09):3134-3143. (SCI)

韓江濤,劉國興,韓凱.粵北地區乳源-潮州MT剖面深部電性結構及地學意義[J].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2012,42(04):1186-1191+1198. (EI)

韓凱,劉國興,韓江濤,韓松.樂昌—霞葛MT剖面深部電性結構研究[J].地球物理學進展,2012,27(03):997-1007.

劉國興,韓凱,韓江濤.華南東南沿海地區岩石圈電性結構[J].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2012,42(02):536-544. (EI)

韓江濤.麗水—海豐斷裂帶南段深部電性結構及演化模式初探[A].中國地球物理學會.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二十七屆年會論文集[C].中國地球物理學會:中國地球物理學會,2011:1.

韓凱.用MT方法對華南地區殼幔深部熱狀態進行研究[A].中國地球物理學會.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二十七屆年會論文集[C].中國地球物理學會:中國地球物理學會,2011:1.

韓江濤.適應於光滑凹陷及隆起地形的直流電場數值模擬策略[A].中國地球物理學會(Chinese Geophysical Society)、中國地震學會.中國地球物理2010——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二十六屆年會、中國地震學會第十三次學術大會論文集[C].中國地球物理學會(Chinese Geophysical Society)、中國地震學會:中國地震學會,2010:1.

韓凱,劉國興,韓江濤,單春玲.霍林郭勒—長春MT剖面電性特徵與晚古生代地層初探[A].中國地球物理學會(Chinese Geophysical Society)、中國地震學會.中國地球物理2010——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二十六屆年會、中國地震學會第十三次學術大會論文集[C].中國地球物理學會(Chinese Geophysical Society)、中國地震學會:中國地震學會,2010:1.

單承恆,劉國興,韓江濤,金忠寶,單春玲.金屬因素在敦化團北地區激電異常評價中的套用[J].世界地質,2010,29(02):323-326.

單春玲,劉國興,韓江濤.西北750kV電網區域大地電阻率確定與GIC研究[A].中國地球物理學會.中國地球物理·2009[C].中國地球物理學會:中國地球物理學會,2009:1.

韓江濤,劉國興,金忠寶.起伏地表三維電阻率法有限差分數值模擬[J].地球物理學進展,2009,24(01):195-200.

韓江濤,劉國興,唐君輝.TEM擬地震成像法在漠河地區探測永久凍土層的套用[J].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2008(06):1060-1064.

韓江濤,劉國興.基於Tessmer變換的起伏地形三維穩定電流場數值模擬[J].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2008,38(S1):1-3+7.

金忠寶,劉國興,韓江濤.不同地形對視電阻率幅值影響的數值模擬分析[J].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2008,38(S1):20-23.

單春玲,劉國興,韓江濤.大探測深度電磁測深分辨能力的數值模擬[J].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2008,38(S1):24-26+29.

王立群,劉國興,韓江濤,金忠寶.大功率激電和CSAMT法在敦化團北地區查找錫鉬礦的套用[J].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2008,38(S1):4-7.

韓江濤,劉國興,劉偉.由激電異常進行異常體快速定位的方法[J].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2008(02):324-329+335.

劉偉,劉國興,韓江濤.關於西拉木倫河斷裂東延走向的研究——來自於MT資料的證據[J].世界地質,2008(01):89-94.

張志厚,劉國興,唐君輝,韓江濤.漠河地區天然氣水合物遠景調查之——電法探測岩石性永久凍層的套用研究[J].地球物理學進展,2007(03):887-895.

劉國興,張志厚,韓江濤,唐君輝.興蒙、吉黑地區岩石圈電性結構特徵[J].中國地質,2006(04):824-831.

唐君輝,劉國興,韓江濤,張志厚.電測深法在漠河地區探測永久凍土層的套用[J].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2005(S1):104-108.

韓江濤.瞬變電磁法在漠河地區探測永久凍土層分布的套用[A].中國地球物理學會.中國地球物理第二十一屆年會論文集[C].中國地球物理學會:中國地球物理學會,2005:1.

4.2教材著作

彭聰,盧占武,韓江濤,邱瑞照,劉國興,高銳編著.中國大陸深層區域構造格架——重、磁、電、震地球物理圖集成,地質出版社,2017.

張鳳旭,張興洲,張鳳琴,韓江濤,王彥國,劉財,孟令順,劉國興著.中國東北地區地球物理位場與構造形跡,地質出版社,2013.

1.

韓江濤

2.

韓江濤

3.

韓江濤

4.

韓江濤

5.

韓江濤

6.

韓江濤

7.

韓江濤

8.

韓江濤

9.

韓江濤

10.

韓江濤

11.

韓江濤

12.

韓江濤

13.

韓江濤

14.

韓江濤

15.

韓江濤

16.

韓江濤

17.

韓江濤

18.

韓江濤

19.

韓江濤

20.

韓江濤

21.

韓江濤

22.

韓江濤

23.

韓江濤

24.

韓江濤

25.

韓江濤

26.

韓凱.用MT方法對華南地區殼幔深部熱狀態進行研究[A].中國地球物理學會.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二十七屆年會論文集[C].中國地球物理學會:中國地球物理學會,2011:1.

27.

韓江濤

28.

韓江濤

29.

韓江濤

30.

韓江濤

31.

韓江濤

32.

韓江濤

33.

韓江濤

34.

韓江濤

35.

韓江濤

36.

韓江濤

37.

韓江濤

38.

韓江濤

39.

韓江濤

40.

韓江濤

41.

韓江濤

42.

韓江濤

43.

4.2

44.

韓江濤

45.

韓江濤

獲獎記錄

2016年,吉林大學第七屆青年教師教學水平比賽三等獎.

2014年,中國東北地區地球物理位場與構造形跡,吉林省自然科學學術成果獎二等獎

2012年,吉林大學第五屆青年教師教學水平比賽三等獎.

1.

2016年,吉林大學第七屆青年教師教學水平比賽三等獎.

2.

2014年,中國東北地區地球物理位場與構造形跡,吉林省自然科學學術成果獎二等獎

3.

2012年,吉林大學第五屆青年教師教學水平比賽三等獎.

主持項目

青藏高原東北緣岩石圈斷面結構與變形高解析度深地震精細探測研究-祁連山大地電磁剖面探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委託業務, 2018.09 -2019.09,59萬,主持.

松科2井鄰區基底重磁電綜合調查與聯合反演,中國地質科學院,2018.01-2018.12,90萬,主持.

松原地區深部孕震環境研究與地震活動性評價,吉林省科技廳,2018.01-2020.12,15萬,主持.

白音諾爾礦集區綜合地球物理探測,國家重點研發計畫子課題,2017.07-2021.06,588萬,主持.

內蒙古東南部地區大地電磁數據採集和處理,中國地質科學院,2018.01-2018.12,59.38萬,主持.

過松科2井重磁電十字剖面調查及聯合反演,中國地質科學院,2017.06-2018.03,94萬,主持.

內蒙東南部地區大地電磁(MT)數據採集和處理,中國地質科學院,2017.05-2018.03,112萬,主持.

廣域電磁法在繁昌立體填圖工作中的套用效果,安徽省科技廳,2016.10-2018.03,21.16萬,主持.

內蒙東南部地區大地電磁(MT)數據採集和處理,中國地質科學院,2016.08-2017.03,89萬,主持.

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野外物探考古勘察工程,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2016.07-2017.12,29萬,主持.

興蒙造山帶岩石圈尺度地電結構與岩漿岩深部信息追蹤,國家自然科學青年基金, 2016.1-2018.12,23.6萬,主持.

松遼盆地上古生界大地電磁探測及識別技術,中國地質科學院,2014.06-2015.12,30萬,主持.

松遼盆地南緣700km大地電磁剖面調查與數據處理,中國地質科學院,2014.06-2014.12,48萬,主持.

中亞華北大地電磁剖面調查與岩石圈電性結構,深部探測專項委託,2014.06-2014.10,63萬,技術負責.

試驗區電法測深及地質構造研究,國土資源航空物探遙感中心,2014.01-2015.12,7.5萬,主持.

秦嶺大地電磁南北剖面調查與岩石圈電性結構研究,深部探測專項委託,2013.12-2014.12,78萬,主持.

六盤山大地電磁剖面岩石圈電性結構研究,深部探測專項委託,2013.12-2014.10,72萬,技術負責.

深部探測儀器實驗與大興安嶺岩石圈電性結構研究,中國地質科學院,2012.05-2013.04,96萬,技術負責.

贛閩粵鄰接區深部電性結構及花崗岩問題研究,吉林大學青年教師基金,2012.01-2013.12,5萬,主持.

黑龍江東部隱伏盆地油氣地質條件調查-地球物理,中國地質調查局,2011.01-2015.01,170萬,參加.

二連盆地電法資料處理及上古生界成岩-極低級變質作用研究,華北油田,2010.10-2011.02,27萬,參加.

華南地區大地電磁測深觀測實驗與殼/幔三維電性結構研究,深部探測技術實驗與集成子課題,2009.10-2012.12,372萬,技術負責.

松遼盆地及外圍上古生界石油地質綜合研究-地球物理,中國地質調查局,2008.12-2012.12,390萬,參加.

起伏地表條件下礦體快速定位的三維直流電場法理論與技術,863,2007.01-2009.12,89萬,參加.

中國東北永久凍土分布規律的電法探測套用研究,中國地質調查項目,2004-2005,參加.

1.

青藏高原東北緣岩石圈斷面結構與變形高解析度深地震精細探測研究-祁連山大地電磁剖面探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委託業務, 2018.09 -2019.09,59萬,主持.

2.

松科2井鄰區基底重磁電綜合調查與聯合反演,中國地質科學院,2018.01-2018.12,90萬,主持.

3.

松原地區深部孕震環境研究與地震活動性評價,吉林省科技廳,2018.01-2020.12,15萬,主持.

4.

白音諾爾礦集區綜合地球物理探測,國家重點研發計畫子課題,2017.07-2021.06,588萬,主持.

5.

內蒙古東南部地區大地電磁數據採集和處理,中國地質科學院,2018.01-2018.12,59.38萬,主持.

6.

過松科2井重磁電十字剖面調查及聯合反演,中國地質科學院,2017.06-2018.03,94萬,主持.

7.

內蒙東南部地區大地電磁(MT)數據採集和處理,中國地質科學院,2017.05-2018.03,112萬,主持.

8.

廣域電磁法在繁昌立體填圖工作中的套用效果,安徽省科技廳,2016.10-2018.03,21.16萬,主持.

9.

內蒙東南部地區大地電磁(MT)數據採集和處理,中國地質科學院,2016.08-2017.03,89萬,主持.

10.

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野外物探考古勘察工程,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2016.07-2017.12,29萬,主持.

11.

興蒙造山帶岩石圈尺度地電結構與岩漿岩深部信息追蹤,國家自然科學青年基金, 2016.1-2018.12,23.6萬,主持.

12.

松遼盆地上古生界大地電磁探測及識別技術,中國地質科學院,2014.06-2015.12,30萬,主持.

13.

松遼盆地南緣700km大地電磁剖面調查與數據處理,中國地質科學院,2014.06-2014.12,48萬,主持.

14.

中亞華北大地電磁剖面調查與岩石圈電性結構,深部探測專項委託,2014.06-2014.10,63萬,技術負責.

15.

試驗區電法測深及地質構造研究,國土資源航空物探遙感中心,2014.01-2015.12,7.5萬,主持.

16.

秦嶺大地電磁南北剖面調查與岩石圈電性結構研究,深部探測專項委託,2013.12-2014.12,78萬,主持.

17.

六盤山大地電磁剖面岩石圈電性結構研究,深部探測專項委託,2013.12-2014.10,72萬,技術負責.

18.

深部探測儀器實驗與大興安嶺岩石圈電性結構研究,中國地質科學院,2012.05-2013.04,96萬,技術負責.

19.

贛閩粵鄰接區深部電性結構及花崗岩問題研究,吉林大學青年教師基金,2012.01-2013.12,5萬,主持.

20.

黑龍江東部隱伏盆地油氣地質條件調查-地球物理,中國地質調查局,2011.01-2015.01,170萬,參加.

21.

二連盆地電法資料處理及上古生界成岩-極低級變質作用研究,華北油田,2010.10-2011.02,27萬,參加.

22.

華南地區大地電磁測深觀測實驗與殼/幔三維電性結構研究,深部探測技術實驗與集成子課題,2009.10-2012.12,372萬,技術負責.

23.

松遼盆地及外圍上古生界石油地質綜合研究-地球物理,中國地質調查局,2008.12-2012.12,390萬,參加.

24.

起伏地表條件下礦體快速定位的三維直流電場法理論與技術,863,2007.01-2009.12,89萬,參加.

25.

中國東北永久凍土分布規律的電法探測套用研究,中國地質調查項目,2004-2005,參加.

主講課程

大地電磁測深

電法勘探原理與方法

大地電磁測深與可控源大地電磁測深

電法勘探課程設計

1.

大地電磁測深

2.

電法勘探原理與方法

3.

大地電磁測深與可控源大地電磁測深

4.

電法勘探課程設計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