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的分布
韓民族(朝鮮語:한민족),自稱“三韓民族”,朝鮮半島南北兩國正式的官方名稱均為朝鮮民族,“三韓民族”這一稱呼源於朝鮮半島古代的三韓部落,分為馬韓、弁韓和辰韓三部分,其中的辰韓和弁韓據《後漢書》記載:“為倭人之同族也,其言語相通”。主要生活在朝鮮半島及美國(210萬人),中國的延邊朝鮮族自治州(中國總數180萬人),日本(80萬人)。
稱謂
韓民族在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稱呼:
中國大陸官方稱謂:朝鮮民族(中文“中國朝鮮族”指中國少數民族朝鮮族,不包括朝鮮半島居民)
朝鮮半島南北雙方官方稱謂:朝鮮(北韓)政府的官方公文:朝鮮民族,韓國(南韓)政府的官方正式公文:韓民族和朝鮮民族兩個稱呼官方都正式承認,但韓國為單一民族國家,不必過度特殊強調自己的族裔,因此前者使用頻率更高一些,韓國官方學術界和官方教育界的正式公文仍僅稱朝鮮民族。
日本、港台、東南亞的官方稱謂:韓民族(Korean)
西方:韓民族(Korean)〔因為華人在西方國家有一定數量,所以西方國家對於很多事物也會有自己一套規範的官方中文稱謂〕
沒有篡改的簡史
韓民族的先民是三韓人(馬韓、辰韓和弁韓位於朝鮮半島南部,弁韓和辰韓,為日本倭人同族,二者可以暢通無阻的對話,但朝鮮半島北部高句麗的主體為中國的扶餘人),《後漢書·東夷列傳》第七十五:“韓有三種:一曰馬韓、二曰辰韓、三曰弁辰。馬韓在西,有五十四國,其北與樂浪,南與倭接,為倭人之同族也,其言語與倭相通,辰韓在東,十有二國,其北與濊貊接。弁辰在辰韓之南,亦十有二國,其南亦與倭接,亦為倭之同族也。凡七十八國,伯濟是其一國焉。大者萬餘戶,小者數千家,各在山海間,地合方四千餘里,東西以海為限,皆古之辰國也。馬韓最大,共立其種為辰王,都目支國,盡王三韓之地。其諸國王先皆是馬韓種人焉。”
雖然朝鮮半島古代國名多變,但是“韓人”、“韓民”之稱一直在民間延續,在中韓兩國的法律文書中也時有出現,比如:19世紀80年代的《清·朝水陸貿易章程》中就有“韓人”之稱,19世紀90年代中期清國皇帝對日宣戰詔書中也有“著李鴻章嚴飭派出各軍,迅速進剿,厚集雄師,陸續進發,以拯【韓民】於塗炭”之稱。
在甲午戰爭清國戰敗後,在《馬關條約》中放棄對朝鮮國的宗主權承認朝鮮國獨立,1897年,朝鮮王宣布建制稱帝,升級為“大韓帝國”,“韓”第一次從民間進入國號,han這個音(漢字“韓”不具有此意)在韓語中是“大”的意思,也有“一”的意思,絕大多數民族都喜歡選寓意好的或者有紀念意義的名稱作為國名、族名。
抄襲剽竊的文化
正如眾所周知的那樣,關於韓文化的起源,由於研究者視野、研究方法、研究視角及所用材料的不同,結論上往往也有較大差異。迄今為止,在朝鮮民族文化來源問題上,韓半島大致有以下幾大學說,即:西伯利亞說,阿爾泰民族說等等,至於朝鮮民族與南方民族關係問題,則很少有人談及,更不用說系統研究。苑利認為,在韓民族文化來源問題上,西伯利亞說也好,都有自己的道理,也有自己的事實依據,這與朝鮮文化的多元性格完全吻合,並不矛盾。但以往諸說的最大問題,是無法解釋韓半島稻作文化的來源問題,因為韓半島的主體文化是與稻作文化文化一同由域外傳來的,解釋不了稻作文化的來源問題,也就不可能從根本上解釋韓文化的來源問題。那么,韓半島的稻作文化究竟源於何處?朝鮮文化究竟源於何處呢?經過近十六七年的艱苦研究,苑利先生得出這樣一個結論:朝鮮半島稻作文化起源於中國的東南沿海,朝鮮文化中的主體部分當直接源於中國東南沿海的百越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