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羊山起義

"據《世宗實錄》載:世宗子景

明朝中葉,政治腐敗,土地集中,貧富懸殊,苛捐雜稅繁重。據《世宗實錄》載:世宗子景,就藩德安,賜田莊湖陂萬頃。神宗弟潞王就封衛輝,賜田四萬頃。”嘉靖初,僅山西一省年支祿米87萬石,為明初80餘倍。加之潞澤一帶,連年災荒,致使民不聊生,“骨肉相食”的悲慘事件時有發生。久而久之,釀成“民窮盜起,不逞之徒,以潞城為得計,相率效尤,天下之亂從始矣”的局面!
經過戰鬥的嚴峻考驗,起義軍聲威大震,兵分三路主動出擊敵人。起義的迅猛發展嚇得明王朝魂驚魄散,又派10萬兵力分三路圍剿起義軍。義軍在敵眾我寡的形勢下英勇不敵眾退到馬武寨據險固守。後因河南林縣鄉紳郝世昌告密、指路,官兵才攻下馬武寨。陳卿率軍突圍轉移,行至常軍山遭敵伏擊被抓,解往北京斬首。為了防止農民再度起義,明嘉靖八年(1529年)劃潞城16里、黎城10里和壺關10里設為“平順”縣,意即平息了暴亂,讓百姓依順朝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