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壽字八寶紋如意

青玉壽字八寶紋如意為清朝時期的一件文物。

如意,我國民間歷來作為吉祥之物。如意早在秦漢時代就已經出現、竹子製成。最初的用場就是為人搔痒痒,可謂身世低微。但替人搔痒痒能夠恰到好處,尤其被老人喜愛,因此又得了個“老人樂”的別號。又因其能夠盡如人意,所以就又得了一個雅稱“如意”。考之歷史,如意曾廣泛使用在各種場合,搔癢、清談、舞蹈、戰爭、講經、說法等。隨著歷史的演變,它的功能形制及材料質地也發生了不同的變化 ,如意的身價也越益高貴,玉石、珊瑚、金、銀等材料製成的高檔如意開始多起來,有的還鑲進了珍珠寶貝。寶物鑲嵌越多,柄部就日漸寬大起來,長度隨之縮短,逐漸地衍變成靈芝狀,此時如意搔痒痒的實用意義也慢慢慢被人放棄,演變成廳堂上的一種陳設,一種祝願吉祥並相互饋贈的禮品。明清兩代,各式材料製成的如意造型比比皆是,極為盛行。由搔癢工具演變成身價百倍的吉祥物,從中不難透視出勞動人民趨吉避凶的強烈願望。這件壽字八寶紋青玉如意,以淺浮雕形式雕刻八寶吉祥圖案,頭部正中一個突出的“壽字
”,點明該如意的主題寓意。製作技藝精湛。是一件不可多得的青玉製成的工藝品,欣賞價值、收藏價值極大。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