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劉少奇

青年劉少奇

少奇說過,是時勢造英雄。少奇成長的經歷與中國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浴血鬥爭歷史是緊緊聯繫在一起的。少奇出生的年代,是一個大動盪、大變化的年代。沉沉黑暗將要過去,而渺渺光明卻姍姍來遲。正像自然界常有的現象,某種植物遇到惡劣的氣候成熟得特別快。少奇在風雲變幻的世態中發展自己的政治意識,選擇自己的道路,並且躍躍欲試地準備承擔社會責任,在所不惜地獻出自己的一切。時代的大潮沖刷著他、哺育著他、激勵著他。他也順乎時代要求,站到了中國革命的最前列。 我相信,黃祖琳編著的《青年劉少奇》不但可以讓廣大青少年讀者和其他層次的讀者更多地了解少奇,研究少奇,也可以讓廣大讀者從少奇的成長道路這一個側面具體地了解、學習和研究中國的近代、現代革命的歷史。從這點說來,《青年劉少奇》的出版也是一件有意義的事。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黃祖琳編著的《青年劉少奇》內容介紹:幼年時期的少奇,也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農家孩子。如果說有什麼特別的話,那就是前面我已經提到過的,他酷愛學習、喜歡思考。這個特點,可以說貫串著他的整個青少年時代,乃至以後。他從國小開始,便喜歡歷史,喜歡自然科學。讀書時,別人過目成誦,他卻要反覆琢磨。做事時,他不是做起來了再想,而是想一想再做;他不但多想如何開頭,往往忘不了考慮如何收尾。另一個特點,就是他的堅韌不拔的毅力和頑強奮鬥的精神。為了實現自己救國的理想,什麼挫折失敗都難不住他,什麼困難他都能克服。少奇的奮鬥道路,對今天的青少年一代,還是有某些啟示作用的。

作者簡介

黃祖琳,1942年生,湖南省寧鄉縣沙田鄉人,大學文化,研究員。歷任寧鄉縣國小教師、中學教師,湖南劉少奇紀念館陳列保管部主任、研究館員,長沙市歷史學會理事,河南劉少奇黨建經濟思想研究會特約研究員,湖南省文史研究館館員。自1987年以來,主持和參與《劉少奇生平業績陳列》等多部陳列內容設計方案;已出版《劉少奇青少年時代》、《一代公僕劉少奇》(合著)、《劉少奇哲學思想研究》(合著)、《劉少奇與湖南》(合著)等著作;在中央及省級以上刊物發表《60年代初期劉少奇對發展農村商品經濟的探索》、《劉少奇領導華中敵後抗日的軍事戰略與策略思想》等論文30多篇。

圖書目錄

序言
第一章 劉九書櫃
青山環抱的炭子沖
私塾讀書生活
新的學習天地
“劉九書櫃”美名遠揚
堅決要進新式學堂
第二章 立志報國
考入縣立玉潭學校
改名“劉衛黃”
省城“護國”風雲
棄文從軍
親歷民問疾苦
衝破家庭羅網
“奔向北京”——五四運動的中心
第三章 赴俄留學
選擇勤工儉學之路
從預備留法到決心“留俄”
難忘上海漁陽里6號
輾轉三個月,赴俄萬里行
在莫斯科東方大學
第四章 留學歸來
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的理論新秀
與毛澤東第一次攜手
投身湖南工運大潮
領導長沙紡織工人罷工
第五章 工人代表
煤礦工人蘊藏著怒火
重任在肩赴安源
毅然下達罷工命令
智勇雙全的工人代表
安源山一片歡騰
戰友情誼
第六章 建設紅色安源
低谷中的安源工會
嚴密整頓內部組織
堅決捍衛罷工成果
創立工人消費合作社
工人教育越辦越興旺
各路英才匯集安源
修建工人俱樂部大樓
第七章 團結工友齊心奮鬥
看清環境,立取守勢
贏得“六月風潮”勝利
“封閉”與“反封閉”的鬥爭
智勝礦局“三角同盟”
第八章 離開安源前後
高瞻遠矚,深謀遠慮
呼籲“救護漢冶萍公司”
糾正左傾情緒,維護工人根本利益
領導年終索餉鬥爭
安源工人俱樂部被封閉的歷史反思
第九章 勞工領袖
新的里程
當選中華全國總工會副委員長
親赴青島、上海反帝前線
在五卅運動中
組織上海產業戰鬥大軍
上海總工會在反帝鬥爭中巍然屹立
為工友利益抱病奮鬥
總工會是壓不垮的
堅持最後的戰鬥
第十章 長沙蒙難真相
回湘養病,突遭軍閥逮捕
全國各界共同營救出獄
抹去歷史灰塵更顯真金
廣州盛會迎英雄
第十一章 從廣州到武漢
籌備全國第三次勞動大會
報告中國職工運動方針
重視培養工運人才
全力支持北伐戰爭
發表三篇工會理論著作
第十二章 反帝壯舉
抗議漢口“一·三”慘案暴行
領導收回漢口英租界
“四·三”慘案再掀反帝浪潮
第十三章 激流勇進
痛斥新軍閥
站在反蔣鬥爭前列
出席全國第四次勞動大會
武漢交槍事件始末
思考大革命失敗的教訓
劉少奇青少年時期活動大事年表
後記

文摘

從湖南省的省會長沙市過了湘江,沿著嶽麓山西側,向西南方向大約走七八十里,便進入瞭望城、湘潭和寧鄉三縣交界的一片肥沃的丘陵,劉少奇的誕生地寧鄉縣花明樓炭子沖就位於這片丘陵的中心。
同其他許多由丘陵間的小山巒分隔而成的比較平緩的山溝一樣,炭子沖也不過是一個極平凡的大約兩里長的小山沖,從沖尾到衝口像喇叭一樣朝北張開著,衝口是一片農田。它的周圍又有層層疊疊的小山環繞,其中最高的像駝峰一樣突起的一座山,叫做雙獅嶺,山下產煤,在20世紀初便開始採掘,那時叫清溪煤礦。
在炭子沖西南面,有一條四季長流的清幽的小河,在翠綠的山巒間蜿蜒曲折地穿過。河岸長有柳樹和灌木,河中有水草飄動。這條河叫靳江,它的一條支流發源於相距炭子沖20多里的西沖山,流經花明樓,繞過雙獅嶺,然後匯合自湘鄉而來的另一股支流,穿過麒麟、獅子兩山之間的峽口,由道林鎮進入湘潭縣境,再經長沙並人湘江,全程200多里。過去,這條河曾經是一條重要交通線,依靠它將雙獅嶺的煤炭和沿河的大米用木帆船送到湘江,運往湘潭、長沙等地,又把城裡的食鹽、布匹、雜貨等帶回這一帶偏僻的山沖。
自古以來,炭子沖東西兩側的山坡上,從衝口到沖尾,擠擠密密地長滿了松樹、杉樹和各色雜木樹,樹林間的底層又長滿了茅柴,連小孩子也拱不進去。據說幾百年前,當地經常有人進山伐木燒炭,靠此營生,因此,人們將這條小山溝取名炭子沖。
在那東側的山坡下,有一所朝西而建的農家茅舍,幾乎全部被密密的林子包圍了。屋門前有一口清冽的池塘。池塘北面寬厚的塘基上,10多棵一抱圍粗大的楓樹並排而立,成為冬天阻擋西北風侵襲的屏障。每到春夏,枝繁葉茂,綠陰滿地,更把炭子沖裝點得濃郁多姿了。
1898年11月24日,劉少奇在這深林中的茅屋裡降生的時候,他的父親劉壽生和母親魯氏都已到中年,再添上個兒子,真是喜上眉梢。這是他們的第四個兒子,加上兩個女兒,已是第六胎了。按當時農村中“多子多福”的習俗,他們認定這是自己的“福氣”了。他們鄭重地按劉氏家族從第九代開始擬定的“起序端方,紹允維臧,麟勛渠翰,際運隆昌”的譜系,將小兒子起名紹選,字渭璜。因為他是家族大排行第九,家裡人都親切地叫他“九滿”。“劉少奇”的大名,是在他參加革命以後才起用的。
劉少奇家的祖籍原來在江西吉水。明朝中葉始祖劉時顯的兒子劉寶做了湖南省益陽縣知縣,時顯夫婦倆也跟隨兒子一同來到益陽。劉寶離任後,父子們都羨慕湘江之濱的秀麗山川,便沒有再回江西,而帶著一家大小搬遷到寧鄉縣城南溈水和靳水之間的芳儲鄉茅田灘居住下來。若干年以後,劉寶的兒子邦益的後代又沿靳水而下搬遷到南塘炭子沖一帶居住,劉家世世代代在這塊地方安居樂業,以“耕讀傳家”,到劉少奇兄弟出世時,已經是第十三代了。P1-2

後記

《青年劉少奇》經中央文獻出版社的精心編輯出版與讀者見面了。
這部書的形成,經歷了較長的時間。1988年紀念劉少奇誕辰90周年時,我參與編寫劉少奇生平業績陳列方案。陳列工作結束後,我將採訪蒐集到的劉少奇早期活動資料進行加工整理,寫出了《劉少奇青少年時代》一書,1991年11月由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1996年8月修訂再版時,王光美同志為該書撰寫了序言。這次再版後,中青社未再重印或再版。1996年,我應陳紹疇研究員和柏福臨教授之邀,參與《劉少奇叢書》編著,執筆撰寫《工運領袖》一書。後該系列叢書以《一代公僕劉少奇》為總書名,於1998年5月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也是十多年過去了,該叢書沒有再版和重印過。《青年劉少奇》正是在前述兩本書的基礎上進行增刪、改寫而成的,同時也吸取了近十年來學術界的新的成果,而“工運領袖”則成了該書的主體部分。
既是以《工運領袖》作底本,這次成書時雖改正了原版本中不少錯漏之處,並增寫了若干內容,但仍有諸多不足,敬請讀者批評指正。
黃祖琳
2012.6.6

序言

少奇很少談他的光榮歷史。1948年,他曾對我說:“要從我的今後了解我,不要從我的過去了解我。”他的謙虛,使我深受教育。但是,他在同老同志、親戚、舊誼來往中,在談論其他問題時,難免要涉及他的過去。因此,我還是零零星星地聽他講起過去的一些事。
少奇記不得自己的生日,結婚後我曾問過他,他說不知道。當時我還很有意見:工作中的事保密,生日還跟我保密?!其實,經歷數十年忘我的鬥爭生活,他確實忘了自己的生日。解放後,我根據他的家鄉來信才查出他的生日。
他有三個哥哥、兩個姐姐。本來,還有兩個弟弟,因家中條件不好,生下不久就死了。少奇小時候身體不好,有胃病,還得過肺病。上私塾前,他幫家裡放牛、割草、砍柴,上學後在假期里也要放牛。在家裡不是吹笛子,就是讀書,常常忘了吃飯,這些都是他得胃病的原因。為了鍛鍊身體,少奇小時候練過武術,“文革”前,家鄉舊居紀念館還陳列過他練武時用過的一條木棍。上學以後,他踢過足球。小時候的少奇曾跟媽媽去燒香拜過佛,姐姐結婚叫他去送過親。他還多次談過,他家裡婦女不能上桌子吃飯。封建習俗的不合理,使他很反感。
少奇從小就喜歡觀察事物和思考問題。他正式讀書時是8歲,由於書看得較多,知識比較豐富,得個綽號叫“劉九書櫃”(按祖父大排行,兄弟間他為老九)。1961年回家鄉,我還見到一本他當年讀過的《了凡綱鑑》。1912年,少奇的二哥(即大排行的六哥)劉雲庭回到家鄉(雲庭原是湖南新軍四十九標的連副,他所在的部隊回響武昌起義,在援鄂途中被解散了),帶回來一本《辛亥革命始末記》。少奇認真讀了這本書,並看了不少當時的傳單,受到了影響。在他再三堅持下他姐姐幫他剪去了辮子。
後來,少奇進了玉潭學校。在這裡,他對數理化,對達爾文的進化論很感興趣,也具有了初步的民主思想。
1916年,少奇進入寧鄉駐省中學學習。他本來考取的不是這所學校,但民主革命先行者黃興早年曾在這所學校任教,少奇那時很崇拜孫中山和黃興,因而他直接插入了寧鄉中學的二年級。
1917年春,少奇考入湖南陸軍講武堂。這年秋天,講武堂毀於南北戰爭後,他回到家鄉,但一直沒在家裡住,住在表兄成秉真家,與他一起讀書,探討問題。成秉真和劉雲庭、陳步舟、周立三等四人對少奇的少年時代影響很大。他們四人同庚,思想都比較進步,除成秉真學習中醫外,劉雲庭等三人都參加過辛亥革命。
少奇在少年時,常常到一山之隔的首自沖周祖三家看書。周立三、周祖三兄弟的父親叫周瑞仙,曾在日本弘文書院留學,家裡有不少新書。少奇常去看書,受到新思想的影響。同時,周家男子不蓄髮,女子不纏足,也使少奇頗感新奇。
從講武堂回到家中,複習了一段時間課程,為了得到一張文憑繼續升學,1919年初,少奇考入了長沙一所私立中學——育才中學。
就在這年,少奇的母親和兄長做主,讓他與鄰村麻雀塘的周姓姑娘結婚。少奇這時已有了民主思想,認為婚姻應當自由,堅決不同意這樁婚事。但是,家裡以母親生病為藉口,把他從學校騙回家,逼著他結婚。少奇堅決拒絕,當天晚上,他一夜沒睡,坐在燈下看書,第二天凌晨就逃走了。後來,他托表兄成秉真轉告周氏,要斷絕婚姻關係,周氏不同意,說她絕不能回娘家,懇求允許她住在劉家,並希望少奇以後給她個兒子養老。周氏實際上是封建婚姻制度的受害者。少奇對這件事是處理得好的。後來,他把自己名下的30畝地給了周氏。並托人將何葆貞烈士所生的大兒子劉允斌(葆華)送她撫養。
不久,五四運動爆發,少奇和同學們一起上街撒傳單。那年暑假放得早,他立即趕到北京。剛到北京時,正值五四運動的尾聲,天安門廣場還有學生在舉行示威遊行,還有天津的學生進京請願,營救被捕的學生領袖馬駿,少奇也跟著一起參加了。
在北京,少奇投考了北京大學等好幾所學校,都考上了,但有的生活費太貴,上不起;有的包食宿的學校,如軍需學校,他又不願上。於是,他找到李石曾和范靜生,要求去法國勘工儉學。他與李、范二人並不認識,是硬找上門去的。他們介紹他去保定,進育德中學半工半讀的留法預備班。當時,劉仙洲在育德中學教機械學,教過少奇的課。解放後,少奇和我專門到清華園看望過清華大學副校長劉仙洲,劉仙洲不記得少奇,他的學生太多了。少奇對他說:我曾在育德讀過書,聽過劉老師的課。
從育德畢業回到北京,找不到門路去法國。因為直皖戰爭,京漢鐵路不通,又回不了家鄉,只得住在鼓樓附近一同學家。由於沒有錢,生活非常艱苦。但少奇在這段時問看了不少書和進步刊物,並與許多人甚至同善社的人有過來往,還接受過無政府主義的影響。
鐵路通車後,少奇返回長沙,曾去船山學社看望賀民范老先生,賀當時是船山學社負責人。經賀介紹,少奇加入了S.Y.(社會主義青年團),並去上海進了外國語學社學習俄文,準備去俄國學習。
在上海外國語學社教俄語的是一個白俄女青年。在這裡學習時,適逢陳望道譯的《共產黨宣言》出版,少奇和同學們爭相學習。同時他還如饑似渴地閱讀《新青年》等雜誌,覺悟有了很大提高。
為了出國,少奇要六哥等幫助籌措路費。家裡人不同意,以母親的名義勸阻他。但少奇很堅定,他說:遠離家鄉,離開母親,是為了祖國,也是為了母親。
1921年初,少奇等同志去莫斯科,一路很艱難,處處遇到困難,火車時常停車,要他們到森林伐木。在西伯利亞,他們一個同行者的通行證被搜出,這個通行證是黨組織發給他們證明身份的。而當時他們並不知道搜查者是誰,以為馬上就要被抓起來了,結果搜查者正是紅軍,這才受到了熱情照顧。
在莫斯科的學習生活十分艱苦。在上海期間,由於他們熱衷於上街撒傳單等,並沒有學到多少餓文,語言不通,課程很難掌握。俄國當時糧食很少,儘管給了中國學生較高的待遇,可還總是吃不飽。當時,少奇他們常用糖跟俄國人換土豆吃。在艱苦的情況下,少奇表現得很堅定。這段時間,他學習了《共產黨宣言》、政治經濟學等基礎課程,看到了列寧並聽過列寧的報告,堅定了共產主義信念。1921年冬天,他由羅亦農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後來,有幾個中國學生實在堅持不下來,並對俄國革命表示懷疑。組織上決定,必須把這幾個人送回國來。由誰來送他們回國呢?必須是立場堅定又有組織能力的人,於是決定派少奇把這些人送回國。這樣,少奇於1922年春天回到上海。
回國後,少奇繼續投入中國早期工人運動和大革命的洪流中,開始了他長期的革命生涯。
以上我所回憶到的少奇早年往事,在黃祖琳所著這本書中大都有比較詳細的敘述。據我所知,這是目前國內第一本比較系統地、準確地介紹少奇家世和早期成長經歷的著作。作者工作在少奇紀念館。最近幾年來,他在少奇家鄉及其他地方訪問了不少熟知少奇早年情況的老人,認真地收集了不少珍貴史料,並且進行了科學考證。因此,這本書的內容是真實的、可信的。
幼年時期的少奇,也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農家孩子。如果說有什麼特別的話,那就是前面我已經提到過的,他酷愛學習、喜歡思考。這個特點,可以說貫串著他的整個青少年時代,乃至以後。他從國小開始,便喜歡歷史,喜歡自然科學。讀書時,別人過目成誦,他卻要反覆琢磨。做事時,他不是做起來了再想,而是想一想再做;他不但多想如何開頭,往往忘不了考慮如何收尾。另一個特點,就是他的堅韌不拔的毅力和頑強奮鬥的精神。為了實現自己救國的理想,什麼挫折失敗都難不住他,什麼困難他都能克服。少奇的奮鬥道路,對今天的青少年一代,還是有某些啟示作用的。
少奇說過,是時勢造英雄。少奇成長的經歷與中國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浴血鬥爭歷史是緊緊聯繫在一起的。少奇出生的年代,是一個大動盪、大變化的年代。沉沉黑暗將要過去,而渺渺光明卻姍姍來遲。正像自然界常有的現象,某種植物遇到惡劣的氣候成熟得特別快。少奇在風雲變幻的世態中發展自己的政治意識,選擇自己的道路,並且躍躍欲試地準備承擔社會責任,在所不惜地獻出自己的一切。時代的大潮沖刷著他、哺育著他、激勵著他。他也順乎時代要求,站到了中國革命的最前列。
我相信,這本書不但可以讓廣大青少年讀者和其他層次的讀者更多地了解少奇,研究少奇,也可以讓廣大讀者從少奇的成長道路這一個側面具體地了解、學習和研究中國的近代、現代革命的歷史。從這點說來,這本書的出版也是一件有意義的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