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 革
樓山,又稱漏山。在清朝同治年間的《即墨縣誌》中有“樓山,縣西南五十里”的記載。由東西樓山、小棗園山和坊子街山4個山頭組成,總占地面積44萬平方米。主峰海拔98.2米。山體植被條件一般,多生長混交林和黑松。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黨軍隊在山上構築工事,樹木遭到毀滅性破壞,山體光禿。建國後,經多年植樹綠化,大量種植刺槐、黑松,植被恢復較好。
1984年,市政府決定封閉山西部建設公園。由市機械局、市建築安裝總公司設計室,根據市園林局的規劃方案設計;青島鋼鐵總廠、青島耐火材料廠、青島鋼絲繩廠和滄口開發公司集資承建。主要建有亭子3個,長廊1個,園門3個,管理間1個,廁所2個;修築車行道2856米,遊覽路5786米(包括石階768級),安裝石桌石凳23套,建簡易圍牆2480米。建園工程總投資80.5萬元,其中集資44.08萬元、市政府補貼36.42萬元(包括綠化費21.91萬元)。海軍航空兵專科技術學校承擔植樹任務,共種植各類喬灌木2.8萬株、綠籬962米,鋪栽草坪733.6平方米。1986年7月,市政府命名“樓山公園”,1987年7月建成開放。
2000年,市政府投資760萬元,對公園進行綜合整治。維修亭、廊、園門和管理間、廁所;硬化3個園門區地坪共3600平方米。新建環山消防通道2210米,鋪設消防管線2350平方米,設定消防栓17個,建泵房1處,安裝路燈92盞,建橋涵14個、管涵7個。建擋土牆2022立方米,護坡700立方米及圍牆1862米。
2005年,公園綠線範圍劃定為26.69萬平方米。
2005年樓山公園用地分析表
單位:萬平方米
項 目 | 總面積 | 其 中 | ||||
綠 地 | 道路地坪 | 水 面 | 服務設施 | 其 它 | ||
面 積 | 26.69 | 25 | 1.11 | —— | —— | 0.58 |
占總面積% | 100 | 93.67 | 4.16 | —— | —— | 2.17 |
園 景
三角亭 位於園北部第三高峰,通凡塔旁。鋼筋混凝土結構,占地5平方米。
四角亭 位於園南部高峰,鋼筋混凝土結構,平頂,占地17平方米。
六角亭 位於園主峰,雙層建築,鋼筋混凝土結構,底層占地50平方米。上層平頂,由外部階梯相連。
長 廊 位於南門內平台以西,亭廊結合,鋼筋混凝土結構,依地勢而建。前廊長6.5米,廊東沿北向長3米台階路通往四角亭(琉璃瓦頂,占地9.3平方米);廊西與長方形四角亭(占地32.5平方米)相連。後廊廊長17米,廊西為琉璃瓦頂四角亭(占地25平方米),與前廊四角亭由4.8米台階路相接。
綠化種植 園北部和西北部緊靠工業區,大氣污染較重,植物配置以抗污染樹種為主。以原有刺槐林為基礎,補植刺槐作為北部防護林帶,南部補植黑松林增大公園綠量,西部貯水池周圍和沿主幹道兩側大量種植臭椿、雪松、火炬、五角楓、櫻花、碧桃、大葉黃楊球、千首欄等多種植物,孤植或群植,自然配置。園內有紫葉小檗、小龍柏、金葉女貞等組成的植物模紋4290平方米,結縷草草坪1.3萬平方米,綠籬600米。2005年,公園有各種喬灌木45種3.5萬株。喬木與灌木之比1:2.8,常綠喬木與落葉喬木之比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