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1973年8月,江蘇省南通市海安縣沙崗公社青墩大隊為建居民點,開挖了一條縱貫全村、長236米的青墩新河。開挖河道時,發現大量陶器、石器、骨器和麋鹿骨角、獸骨等古代遺物。1976年春,南通博物苑派人到青墩調查,採集、徵集了一些出土遺物,其中有不少屬於良渚文化的玉璧、玉琮、玉墜、玉環等玉器。
1977年11月,南通博物苑組織相關人員在青墩新河邊開了兩個探方,發現了罐、盆、釜、缽、鼎、豆等陶器和大量獸骨化石。
1978年春天,國家文物局和文物出版社在南京召開長江下游新石器時代文化學術討論會,南通博物苑的代表在會上出示了他們在青墩的發現,引起與會者的高度重視。
1978年4—5月、1979年4—5月,南京博物院、南京大學會同南通、無錫、連雲港的考古人員連續兩年,對青墩遺址進行了面積達490平方米的大規模發掘,出土新石器文物1000餘件。
遺址特點
青墩遺址有三個文化層,中、下兩層文化的年代大致分別為距今5000—5500年(公元前3000—公元前3500年)和5500—6000年(公元前3500—公元前4000年),上層已屬良渚文化時期,距今應在4500—5000年(公元前2500—公元前3000年)之間。
青墩遺址下層9個探方都發現有不少數量的保存尚好的建築木構件和柱洞遺蹟。其中建築木構件有木樁、圓木條和小板等。在第15號探方內,即發現木樁和圓木條達32根之多。木樁的下部多數從四面砍削成網錐形,少數從一面砍成陡直的斜面。這些木樁一般都豎直地捕入最下層的青沙生土內。圓木條和木板也是人們加工了的建築構件,有些圓木條端部還有砍鑿來的卯榫。豎立的木樁可能是當時“乾欄式”房屋的下部木架結構部分;圓木條和木板則可能是屋頂、牆壁和地板的殘餘。
青墩遺址的墓葬分布十分集中,發掘的98座新石器時代的墓葬全部在T5,T7—T15的10個探方內,應是公共墓地。墓葬一般為淺坑掩埋,均為長方形豎穴土坑墓,墓坑一般只能容納屍體和隨葬品。青墩遺址墓葬以單人葬為主,大都是仰身直肢葬。墓葬頭向有很強的趨同性,大部分向東,頭向的一致反映了某種共同的信仰,頭向向東似與太陽崇拜有關。
文物遺存
青墩遺址發掘出的主要是石器、玉器、骨器、陶器及大量動植物化石。石器有穿孔石斧、石錛、石鑿等。 陶器有夾砂褐陶和泥質灰陶、黑陶、紅陶四個陶系;骨角器有骨鏈、骨鏢、骨鑿、骨耜、骨扳指和角錐、角耒、角紡輪等,以及刻紋鹿角;玉石器有石斧、石錛、石鑿、石鏟、石鋤和紡輪、裝飾玉器等,並出現仿石斧製作的帶柄陶斧;此外還有乾欄式建築和偏梗型碳化稻穀遺蹟。
研究價值
中國考古界曾困惑於“長江以北、運河以東地區的文明史從何時算起”,而青墩遺址的發現就回答了這一問題”。青墩遺址是一處新石器時代的遺址,經過對下文化層出土木樁進行碳14測定,這一遺址距今5035±85年(樹輪校正值5645±110年)。在這之前,對這一地區的歷史起源,相關志書一般從西周算起,距今2000多年。而青墩遺址的發現,使海安及其相鄰地域的文明史向前推進了3000多年,同時為確認江淮東部存在獨立的原始文化提供了有力的佐證。
中國最早的“乾欄式”建築遺蹟是在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中發現的。而在海安青墩發現的大量建築木構件和柱洞遺蹟表明,五六千年前長江北岸的青墩古人已和浙江河姆渡古人一樣掌握了“乾欄式”建築技術。
保護措施
1983年8月,青墩遺址被南通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2002年10月,青墩遺址被江蘇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006年5月25日,青墩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旅遊信息
青墩遺址位於江蘇省南通市海安縣南莫鎮青墩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