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海·大書》載有:“倉頡登陽虛之山,臨於元扈洛之水,靈龜負書,丹甲青文,倉帝受之,遂窮天地之變,仰觀奎星圓曲之勢,俯察龜文、鳥跡、山川、指掌而創文字。”《河圖玉版》曰:“倉頡為帝(又一說倉頡為黃帝史官,並有“史皇”之稱),南巡登陽虛之山,臨於元扈洛之水,靈龜負書,丹甲青文,以援之”。《外記》云:“頡有聖德,生而能書。及長登陽虛之山,臨於元扈之水,靈龜負圖出於水中,倉帝受之,遂究天地之變,仰觀奎星園曲之勢,俯察龜文鳥跡山川之靈,指掌而創文字,造為六書。書成龍藏鬼哭,以有文字恐人書之故也。天為雨粟雨金,以其淺天地之秘也”。
靈龜負書-靈龜背上那大大的文字,所謂龜文,倉頡受此啟發才創造的文字.
現在靈龜負書是洛南縣一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