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奧利弗的母親在臨產時來到貧民院,她把奧利弗留在那個冷酷的社會裡就死去了。奧利弗在貧民院長大,剛滿九歲就開始做苦工。孩子們每天從事沉重的勞動,但吃的只是一點點稀粥和一塊小麵包,虐待他們的管事卻是大魚大肉。孩子們餓得難以忍受,就決定用抽籤的辦法確定誰去代表他們向管事人提出增加一點點飯食的請求。奧立弗中了簽,他惶恐地向管事人請求:“請您給我添一點。”結果,這竟被認為是大逆不道,貧民院讓人把他領去做學徒。在棺材店裡,他吃餵狗的剩飯,飽受凌辱。
奧利弗隻身逃往倫敦。在那個大城市,他遇到了小偷“機靈鬼”道金斯,被帶去見賊頭費金,從此落在賊窩裡。有一次,道金斯與同夥查理偷了一位老人布朗洛的東西,警察卻誤把奧利弗捕走。弄清他無罪後,法庭釋放了他。善心的布朗洛收養了奧利弗。但是,好景不長,奧利弗很快又被費金的同夥南茜、塞克斯拐帶回去。其實,奧利弗是布朗洛的外孫,布朗洛的繼承人蒙克斯為奪得財產,出錢讓費金看住奧利弗。南茜天良未泯,看到孩子所受的折磨,千方百計要把奧利弗救出。但她的行動被費金髮現,費金告訴塞克斯,南茜被塞克斯殺害。兇殺案引起官方對匪幫的追捕,費金落網,塞克斯被擊斃。奧利弗獲救,回到外祖父布朗洛身邊。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備註 |
約翰·霍華德·戴維斯 | 奧利弗· 退斯特 | 配音 聞兆煃 |
亞利克·基尼斯 | 費金 | 配音 邱岳峰 |
羅伯特·牛頓 | 比爾·塞克斯 | 配音 畢克 |
Kay Walsh | 南茜 | 簡介 比爾·賽克斯的情婦 |
Francis L. Sullivan | 班布爾 | 簡介 教區助理,濟貧院工廠的主管 |
Henry Stephenson | 布朗洛 | 配音 程引 |
Amy Veness | 比德文太太 | 簡介 布朗洛的管家 |
Ralph Truman | 蒙克斯 | 配音 陸英華 |
安東尼·紐雷 | 傑克·道金斯(機靈鬼) | 配音 潘康 |
Frederick Lloyd | 格里姆威格 | 簡介 布朗洛的老友 |
Mary Clare | 柯爾妮 | 簡介 貧民院女總管,後與班布爾結婚 |
Gibb McLaughlin | 索厄伯里 | 簡介 賣棺材的商人 |
Kathleen Harrison | 索厄伯里太太 | 配音 蘇秀 |
黛安娜·多絲 | 夏洛特 | 簡介 棺材鋪的女傭人 |
Michael Dear | 諾亞克·拉波爾 | 簡介 棺材鋪的學徒 |
Ivor Barnard | 貧民院董事會主席 | 配音 程引 |
Maurice Denham | 警察局長 | |
W.G. Fay | 書商 | |
Edie Martin | 安妮 | 簡介 貧民院僕婦 |
Graveley Edwards | 范昂 | 簡介 法官 |
Josephine Stuart | 奧利佛的母親 | |
Henry Edwards | 警官 | |
哈蒂·傑克斯 | “三瘸子”酒吧 的歌女 | |
Michael Ripper | 巴尼 | |
Peter Bull | “三瘸子”酒吧 的店主 | |
Kenneth Downey | 貧民習藝所的廠主 | |
Fay Middleton | 瑪莎 | |
John Potter | 查理·貝茨 | |
Maurice Jones | 濟貧院醫生 | |
Deidre Doyle | 斯格米太太 | |
Betty Paul | “三瘸子”酒吧 的歌手 | |
Dennis Wyndham | 在街上毆打奧利佛的人 | |
Albert Chevalier | 法警 |
職員表
製作人 | 羅納德·尼姆、Anthony Havelock-Allan |
原著 | 查爾斯·狄更斯 |
導演 | 大衛·里恩 |
副導演(助理) | George Pollock、Chick Simpson |
編劇 | 大衛·里恩、Stanley Haynes |
攝影 | Guy Green |
配樂 | 阿諾德·巴克斯 |
剪輯 | Jack Harris、Clive Donner |
選角導演 | Dennis Van Thal |
美術設計 | John Bryan |
造型設計 | Stuart Freeborn |
服裝設計 | Margaret Furse |
視覺特效 | Joan Suttie、Stanley Grant |
錄音 | Stanley Lambourne、Gordon K. McCallum |
譯製導演(中文版) | 黎海生 |
角色介紹
| |
| |
| |
| |
| |
| |
| |
|
角色介紹參考資料
音樂原聲
創作:阿諾德·巴克斯 專輯名:《The Film Music of Sir Arnold Bax》 發行時間:2003年10月1日(電影原聲重錄版) | ||
1.《Prelude》 2.《The Storm》 3.《Oliver's Birth》 4.《Picking oakum》 5.《Oliver asks for more》 6.《Mr Bumble's march》 7.《Oliver sent to bed amongst the coffins》 8.《Oliver as funeral mute》 9.《Death of Mrs Thingummy》 10.《The Fight》 11.《Oliver's sleepless night》 12.《Oliver's flight to London》 13.《Oliver meets the Artful Dodge》 14.《Fagin's romp》 15.《Oliver's pickpocketing lesson》 16.《Pickpocketing》 | 17.《The Chase》 18.《Oliver faints in court》 19.《Comic panic》 20.《Oliver at Mr Brownlow's house》 21.《Oliver at Play》 22.《The Portrait》 23.《Oliver's abduction》 24.《Mr Brownlow's grief》 25.《Nancy's hysterical outburst》 26.《Nancy's flight in the rain to meet Mr Brownlow》 27.《Dawn after the murder - Bill Sikes' reverie》 28.《Wanted for murder》 29.《Finale (Original)》 30.《Finale (Alternative)》 | 1.《Gay March》 2.《Quiet Interlude》 3.《Work and play》 4.《March》 |
幕後花絮
•扮演奧利弗的約翰·霍華德·戴維斯是從1500名參加試鏡的兒童演員中脫穎而出的 [5]。
•由於片中對費金的刻畫被認為是醜化猶太人,導致該片拖到1951年才在美國上映,而且美國版中費金的特寫都被剪掉了。但那些特寫正好是表現費金富有人性的地方,所以大衛· 里恩認為經過刪剪的版本比起他那遭受指責的影片來,對猶太人的醜化倒反而嚴重得多 [8]。
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 | 獲獎獎項 | 獲獎方 | 備註 | |
1948年 | 第13屆威尼斯電影節 | 金獅獎 | 大衛·里恩 | 提名 |
最佳藝術貢獻獎 | 《霧都孤兒》 | 獲獎 | ||
1949年 | 第二屆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 | 電影獎-最佳英國電影 | 《霧都孤兒》 | 提名 |
製作發行
製作發行方
製作公司 | 發行公司 |
Cineguild (英國) | Eagle-Lion Films Inc. (美國) |
Independent Producers | General Film Distributors (GFD) Ltd. (英國) |
J. Arthur Rank Films (英國) | KOCH Media Deutschland GmbH (德國) |
Pickwick Video (英國) | |
Rank Video Library Ltd. (英國) | |
標準收藏 (美國) | |
聯美電影公司(美國) |
上映日期
國家 | 日期 | 國家 | 日期 |
英國 | 1948年6月28日 | 西德 | 1951年9月7日 |
法國 | 1948年10月15日 | 奧地利 | 1951年9月28日 |
瑞典 | 1948年10月27日 | 中國 | 1957年 |
丹麥 | 1948年12月22日 | 法國 | 2000年2月2日 |
芬蘭 | 1949年4月8日 | 法國 | 2005年10月26日 |
美國 | 1951年7月30日 | 捷克 | 2005年12月3日 |
影片評價
值得稱讚的地方是它表現的絕望之感,有“影壇千面人”之稱的亞歷克·吉尼斯飾演的費金令人印象深刻。(《基督教科學箴言報》評)
該片以小說為藍本,結合導演對作品社會現實的理解並成功運用電影語言中的特殊技巧,真實還了原著的精神與風格。同時,在人物塑造上對原著進行了再提煉,更加突出了主題思想,適應了電影語言的要求。大衛·里恩的大膽藝術創新和嚴謹、細緻的拍攝手法,使他在這部片子的藝術創作上達到一個高峰。他的改編,不僅用影像為觀眾再現了19世紀英國下層群體的生存狀態,也在電影視野中帶給讀者同原著一樣的思考,不僅探討一個時期和一個民族的不公現象,也探討了由於社會本身制度環境所造成的殘酷現實。(《電影文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