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共3冊)
內容介紹
《雜阿含經》,原始佛教基本經典,梵名Sam!yukta^gama ,巴利名Sam!yutta-nika^ya 。音譯作散瑜乞怛迦阿甘。凡五十卷。劉宋求那跋陀羅譯。收於大正藏第二冊。為北傳四阿含之一。關於雜阿含名稱之由來,據五分律卷三十、四分律卷五十四等所舉,此經乃佛陀為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天子、天女等講說四聖諦、八聖道、十二因緣之教說,今集為一部,稱雜阿含。又據摩訶僧祇律卷三十二載,以匯集文句之雜者,故稱雜阿含。另據薩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一載,雜阿含,乃闡明諸禪定,為坐禪人所必習之法門。又據瑜伽師地論卷八十五載,一切事相應教,間廁鳩集,故稱雜阿笈摩(雜阿含)。因所集諸經篇幅短小,事多雜碎,故名。近現代學者公認為佛滅後“五百集結”中,最早集成的一部經典。全經包括五十一相應,乃佛祖在世時對弟子所說的重要教理,以“五蘊”、“六入處”、“十八界”為禪觀,對“緣起”、“四聖諦”的闡釋,了知一切法是“無常”、“苦”、“空”、“無我”,從而獲得真正的解脫。《雜阿含經》是禪修的經典,文章精簡雜錄,超過一千三百多篇經文,包含:“五陰誦”、“六入處誦”、“雜陰誦”、“道品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