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鈴馬蹄表

上世紀50年代初,作家陸石、文達創作了一部反特小說《雙鈴馬蹄表》,非常受讀者歡迎。後來,根據這部小說改編的電影《國慶十點鐘》,也紅火了多年。小說和電影使雙鈴馬蹄表名揚全國。

鐘錶是“舶來品”,自明清後,才從歐洲輸入中國,但也只有少量的成為皇宮及大戶豪門的珍貴擺設,一般百姓人家是很難見到的。舊時,人們把握時間的方法,全憑看太陽的高低。所以,才發明了“日晷”這種最原始的計時器,沿用了數千年。舊京人家,數百年來,全是聽鐘鼓樓的鐘鼓聲,掌握時間。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我在工廠工作時,上下班時間,全聽工廠拉響的汽笛。遠近數家工廠此起彼伏的汽笛長鳴聲,在空中久久迴蕩,能傳播到數里之外。而周圍生產隊社員們出工、收工,則是敲響“遠近高低各不同”的鐘聲。這種工農大合奏的時間奏鳴曲,是那個時代特有的一道風景。

中國的鐘表製造,起始於上世紀20年代。上海、煙臺等地,陸續開設了鐘錶廠。廠名雖叫鐘錶廠,但也只能生產座鐘、掛鍾,而不能生產手錶。上世紀50年代,這種雙鈴馬蹄表是各鐘錶廠的主打產品。因這種表的上方有兩隻鈴鐺,兩鈴之間有一個小錘,定時一到,小錘就一左一右地敲擊兩鈴,所以稱雙鈴馬蹄表。後來,隨著技術革新,才漸漸有了把鬧鈴置於表內的馬蹄表,人們稱其為“小鬧鐘”。

1958年,上海、天津等地,開始試製生產手錶。當年,北京市也從公私合營的幾家小鐘錶廠,抽調了部分技術骨幹,成立了北京手錶廠。並於1958年國慶節前,試製生產出了第一批17隻“北京牌”手錶,由此開始了北京手錶生產的起步。在上世紀80年代之前,全國生產的手錶數量極其有限,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手錶和腳踏車、縫紉機、收音機,被稱為“四大件”,是貴重稀缺之物。一塊手錶一百多元,是普通人兩三個月的工資,而且是憑票購買。“手錶票”比錢還稀缺,一般人買不起也買不到,能有個雙鈴馬蹄表或小鬧鐘就不錯了。中老年人可能還記得,那時,醫院的護士給病人測脈搏、量體溫,大多是手裡提著個雙鈴馬蹄表或小鬧鐘看時間。

我是1958年進工廠當工人,直至1973年才湊了80元,托關係買了一塊丹東出產的“紅旗”牌“半鋼”手錶。買這塊手錶,主要是給妻子戴。妻子1965年當教師,9年來都是帶著個小鬧鐘去上課。妻子“鳥槍換炮”有了手錶,自然是高興萬分。但這塊手錶,有時要被我“借”用。因為我搞業餘文藝創作,經常進城去開會、學習或參加活動,也很需要個準鐘點。為此我們夫妻還經常鬧矛盾,恨不能把一塊表掰成兩塊用。直至1980年,我已調入中國評劇院當了編劇,又買了一塊手錶後,才結束了向妻子“借”手錶的尷尬。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現如今手錶早已褪去了華貴的色彩,成為普通百姓的日用品,而雙鈴馬蹄表也成了收藏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