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槍將軍馬坤:孫中山的猶太保鏢

雙槍將軍馬坤:孫中山的猶太保鏢

《雙槍將軍馬坤:孫中山的猶太保鏢》主要內容包括永恆的放逐;拳擊手與生意經;黑斯學校;離家遠行;新大陸;擲骰子、玩撲克牌和槍法;闖自己的世界;見義勇為;馬老闆;加入同盟會;孫中山的洋保鏢等。《雙槍將軍馬坤:孫中山的猶太保鏢》由董守良,譚元亨著。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雙槍將軍馬坤:孫中山的猶太保鏢》由西苑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董守良,河南淇縣人,成長於湖南湘潭。加拿大英語文學碩士學位,比較文學博士學歷。1973年底考入湖南廣播電台,任播音員(董良)。英國廣播公司BBC退休記者(朝歌)。1992年在阿爾伯塔大學完成比較文學博士資格答辯,研究方向為中國與英國歷史小說比較。瀋陽師範大學客座教授。播講的廣播長書《大刀王五闖瀏陽》,曾獲湖南省優秀廣播電視節目二等獎及全國第一屆優秀廣播電視節目三等獎。從事“雙槍科恩(即馬坤)”研究有21年。
譚元亨,廣東順德人,成長於廣州與湖南湘潭。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會員。1993年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廣州市優秀專家,廣東省人民政府參事。現為華南彈T大學客家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牛導師,廣府學會會長。已出版文史哲各類著作逾150種,3000多萬字,代表作有:理論著作《中國文化史觀》《廣府尋根》《客家聖典》等30多部;文學著作《客家魂》《後知青》等40餘種;紀實與史傳《無效護照》《潘氏三兄弟》《雕塑百年夢》《東方奧斯維辛》等20餘種。其作品有的被譯為英、法、日、朝等多國文字。除文學創作、理論批評外,還有《客家女》《客家人》《正道滄桑》《中華民族風情錄》等上百部(集)電影、電視作品及若干戲劇藝術作品。另有譯作數部。

專業推薦

媒體推薦

在孫中山漫長的革命征途中,曾有過一位白人副官,他後來還擔任過中國軍隊的少將,與中國的革命事業同呼吸共命運整整21年。這就是本書的主人公——加拿大籍英國猶太人莫里斯·阿伯拉罕·科恩(中文名馬坤,1887—1970年)。但是,由於缺乏史書的記載(所見到的,僅在《孫中山辭典》中有百餘字的簡略記述),致長期以來在中國都鮮為人知。
可是,在眾所周知的白求恩故鄉加拿大,“雙槍馬坤”卻是一個廣為流傳的傳奇人物。早在1936年,好萊塢還曾經以他為原型,拍攝了加里·庫珀主演的大片《將軍在黎明時死去》(The GeneralDied at Dawrl)。從而,促使他更為加拿大人民所熟知了。
一代巨人與一位將軍間的深情厚誼和歷史佳話,不應該淹沒和遺忘,很需要寫出來,使之流傳於世,以啟迪後人。
唐代詩人李群玉《贈元紱》云:“隱石那知玉,披沙始遇金。”歷史是不會埋沒掉閃光的金子的。本書作者為查找馬坤的資料,足跡遍及美、亞、歐洲,經過調查、尋覓和訪問後,將所得資料匯總整理,撰寫了馬坤與孫中山、與中國革命這一段不同尋常交往的傳奇事跡,和盤托出獻給廣大的中國讀者。這既不是獵奇,更非曄眾取寵,它填補了這一課題的空白,是具有深刻意義的佳舉。
——孫中山、宋慶齡研究專家尚明軒

名人推薦

在孫中山漫長的革命征途中,曾有過一位白人副官,他後來還擔任過中國軍隊的少將,與中國的革命事業同呼吸共命運整整21年。這就是本書的主人公——加拿大籍英國猶太人莫里斯·阿伯拉罕·科恩(中文名馬坤,1887—1970年)。但是,由於缺乏史書的記載(所見到的,僅在《孫中山辭典》中有百餘字的簡略記述),致長期以來在中國都鮮為人知。
可是,在眾所周知的白求恩故鄉加拿大,“雙槍馬坤”卻是一個廣為流傳的傳奇人物。早在1936年,好萊塢還曾經以他為原型,拍攝了加里·庫珀主演的大片《將軍在黎明時死去》(The General Died at Dawn)。從而,促使他更為加拿大人民所熟知了。
一代巨人與一位將軍間的深情厚誼和歷史佳話,不應該淹沒和遺忘,很需要寫出來,使之流傳於世,以啟迪後人。
唐代詩人李群玉《贈元紱》云:“隱石那知玉,披沙始遇金。”歷史是不會埋沒掉閃光的金子的。本書作者為查找馬坤的資料,足跡遍及美、亞、歐洲,經過調查、尋覓和訪問後,將所得資料匯總整理,撰寫了馬坤與孫中山、與中國革命這一段不同尋常交往的傳奇事跡,和盤托出獻給廣大的中國讀者。這既不是獵奇,更非譁眾取寵,它填補了這一課題的空白,是具有深刻意義的佳舉。
——孫中山、宋慶齡研究專家 尚明軒

圖書目錄

引 子 1
第一章永恆的放逐 7
第二章拳擊手與生意經 18
第三章黑斯學校 27
第四章離家遠行 36
第五章新大陸 45
第六章擲骰子、玩撲克牌和槍法 55
第七章闖自己的世界 60
第八章見義勇為 74
第九章馬老闆 86
第十章加入同盟會 95
第十一章孫中山的洋保鏢 104
第十二章埃德蒙頓房地產經紀新星 112
第十三章衣錦還鄉 120
第十四章華僑討袁敢死先鋒隊 130
第十五章歐洲戰場 138
第十六章華工營 145
第十七章凱旋歸來 151
第十八章孫中山的上校副官——馬坤 158
第十九章鐵甲列車之戰 169
第二十章 ”雙槍將” 178
第二十一章民族獨立與人的尊嚴 186
第二十二章忠肝義膽 192
第二十三章海關危機和商團叛亂 200
第二十四章孫中山逝世 214
第二十五章馬坤將軍 225
第二十六章重慶大轟炸 237
第二十七章日軍毒氣戰證據 248
第二十八章色誘收買 260
第二十九章營救宋慶齡 266
第三十章赤柱集中營 275
第三十一章浪漫傳奇 284
第三十二章歷盡劫波 292
尾聲 301
餘音 305
從創作《雙槍將軍馬坤》說起(代後記) 311
參考書目 318

後記

從創作《雙槍將軍馬坤》說起
董守良譚元亨
時至今日,儘管有人對“君主立憲”仍津津樂道,喋喋不休稱辛亥革命造成了大一統的中國的分裂與動亂,引發了軍閥混戰,不如讓清朝“新政”得以成功……他們甚至援引英國、日本延續至今的皇室為證。但是,這些人並不曾廁身於當日的歷史變革中,當“馬後炮”鼓唇弄舌自不費工夫。其實,從歷史之必然來說,封建帝制是必要最後倒台,民主共和總歸要最後實現。逆歷史潮流而動,重返帝制的袁世凱、張勛均成了遺臭萬年的跳梁小丑。迄今,辛亥革命101年了,辛亥革命題材的歷史文學作品紛紛出現,仿佛都站在歷史正義一方,而鼓吹君主立憲的文學作品幾乎一部也見不著。確實,文學本身,注定要視進步、正義、反抗異化為己任,別無選擇。於是,全境式抒寫這一光輝歷史的有任光椿的《辛亥風雲錄》,個案式切入的有近日的《十月圍城》,而眾多辛亥革命先烈,如秋瑾、黃興等人的文學傳記,亦一般令人熱血賁張、壯懷激烈。101年了,文學在揭示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人文價值的任務上,還在一步一步地向前突進,與時代同步。
一如宋慶齡在《論辛亥革命》中說:
清廷遜位,是辛亥革命最顯著的成就,它的意義,實極重大,因為至少在形式上,中國已成為亞洲的第一個共和國,使含有世界人類五分之一的國家專制政體消滅,這真是世界史上進步的一個碑石。但是,因為真正和絕對的民主政治,還沒實現,所以我們的革命,還不能認為成功。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101年後的今天,此語仍然發聾振聵!
文學也是如此。
對辛亥革命的切入,文學可以有無數的選擇。作為作家,我們近日選擇了一位不曾為多少人關注的一個人物,一個似乎是無足輕重或無關緊要的人物,一個外國人,而且是猶太人,以至有人問,選擇這樣一個人物,到底能有多大意思,無非是獵奇而已。
如果用老生常談的方式,大可以“一滴水可以反射太陽的光輝”來回答。
但我們不想這么大而化之,畢竟,這樣一個人物的折射,是頗為特異的,甚至不合常規的。
因為這個人,在備受歧視的少年時代,被人視為“骯髒的猶太人”,在社會底層下,當過小偷、老乾,進過勞教學校,在警察局裡有案底,好鬥毆、好賭博一人們似乎可以用最低賤、最鄙夷的話語來給他“定性”。然而,正是這個人,被孫中山看上,成了他的上校副官,並在孫中山身後,繼續為宋慶齡、李濟深等人效力,他出生入死,迭立奇勳,更升至國軍少將,成為中國20世紀的一個傳奇。
毋庸置疑,選擇這么一個人生經歷頗為複雜的歷史人物為文學描寫的對象,是可以寫得跌宕生姿、滿紙菸雲、引人入勝的。但僅至此,能夠折射出這樣一個大變革、大時代嗎?寫點故事,寫寫傳奇還可以,但寫出時代的大背景,似乎就不容易了。
我們一個是多年在英國倫敦和加拿大埃德蒙頓工作生活的記者,一個是在廣州居住的作家和教授。1992年,作者在埃德蒙頓採訪時,無意發現雙槍馬坤,一位在中國被人們遺忘的外國友人的故事。經加拿大國際廣播電台中文部報導後,國內不少聽眾感到新奇,甚至有歷史界學者來信來電了解有關細節。1994年,作者赴台拜訪陳立夫、 “國史館”和“黨史館”,查詢馬坤的歷史資料。隨後到廣州,我們二人一拍即合,前往廣東省檔案館查詢馬坤和孫中山另外一名衛士馬湘的資料。至今,廣東省檔案館還保留有我們的查詢記錄。後來,在廣州擔任作家的作者在應電視台所約,寫一部揭露日軍細菌戰的劇本時,也接觸到這個人物。 馬坤在香港淪陷前幾個小時,說服宋慶齡登上最後一架飛機離開,而他作為軍人,則一直堅守在前線,直至被俘,關到了上水涉、赤柱集中營。而當時日寇正在粵港的集中營中,實施慘絕人寰的細菌戰,殺害了十萬多粵港難民。這僅次於南京大屠殺的一大罪行,在這之前一直未有揭露出來。正是這個人物在集中營中備受摧殘,因此,作者曾一度考慮把他寫進劇本之中。
後來,幾經曲折,劇本沒有拍成,但這個人物卻始終放在心中,不曾忘卻,不寫似乎有點可惜。於是,過去十九年問,在國際上擔任BBC:記者的作者,更著手尋找他的相關資料,足跡遍及馬坤生活與戰鬥過的地方,從北美到亞洲,再到歐洲,發現了眾多第一手資料,這部傳記才擁有他人所無的、誰也不曾披露過的內容,以全新面貌呈示給世人。
是呀,一個外國人,一個猶太人,他不曾似蘇聯的越飛、鮑羅廷等,受命介入中國革命,並是站在國際的角度上,對中國革命產生這樣那樣甚至關鍵性的影響。他只是個小人物,一位小小的保鏢而已,他憑什麼對辛亥革命如此關注,最後更不遠萬里,專程來到了中國,不惜“以身相許”——是什麼,引起了他的關注、他的共鳴,從而促成了他的參與乃至願意隨時為之犧牲,這都是一位文學家所應探究,所要發掘的。
於是,到了2011年的3月,我們終於在繁忙之中,做出了一個決定,把這個人物寫出來,讓辛亥革命的英雄譜上,多一位特別的人物,一位“異類”。從而讓這場變革,更多姿多彩,如果可能,讓文學本身具有更大的深度。
這個人物,叫莫里斯·阿伯拉罕·科恩,出生在俄占的一個波蘭小鎮上,少年時代合家逃亡到倫敦東區——當年的貧民窟,在猶太學校讀完書後,獨自一人上加拿大謀生,由此成為加拿大的一名英籍猶太人。正是在加拿大,他成為了同盟會中的唯一一名白人,也正是在1911年即辛亥革命爆發的那一年,他為到北美演講籌款的孫中山當保鏢。後來,更親自培訓華僑華人的討袁敢死先鋒隊。1922年,陳炯明叛變,他來到中國護衛孫中山。
來中國之前,他曾參加在歐洲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受命管理華工營。可以說,從他在倫敦東區目睹中國苦力的悲慘境地,在加拿大親見中國移民備受的歧視,他作為一位猶太人,一位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歧視的猶太人,對當時的中國人的境況,不無同病相憐。當接觸到華人成立的同盟會,無疑也喚起了他內心的共鳴,所以,孫中山一召喚,他便義無反顧地來到了中國。
他的中文名“馬坤”是宋慶齡所起的,他終身對宋慶齡都抱有一種“驚為天人”的景仰,對宋慶齡的淵博學問、優雅風度,尤其是大難之前的臨危不懼,都始終由衷地敬佩。正因為宋慶齡,他在新中國成立後,仍一直在兩岸奔走。而在他死後,國共兩黨終於第一次同時出現在他的葬禮上。宋慶齡也親自為他題寫了碑文。
也許,我們可以從文化上得到進一步的解讀。誠然,一如馬坤所知,在中國,自古代始,猶太人並未被歧視,利瑪竇就首先在開封發現了遠在羅馬時代逃亡到中國的猶太人後裔。在二戰中,無論是哈爾濱,還是在上海,都成了猶太人的避難所,寫出來,不會比《辛德勒的名單》差。
因此,在這部馬坤的傳記中,我們較為刻意地融入了兩種文化之間的比較,它們之間的相似之處,它們之間的差異。客家人是當年從中原歷千年遷徒,萬里長旋而來到南方的漢民族中的一個移民族群,所以,他們也被稱之為“東方的猶太人”。他們與猶太人一樣,重倫理、重文化、重教育,出了頗負盛名的大學者、大科學家乃至文化大師,特別在近現代,除孫中山之外,更有洪秀全、朱德、葉劍英、胡耀邦等領袖人物,以及黃遵憲、丘逢甲、郭沫若、黃藥眠、鍾敬文等詩人、學者。眾所周知,猶太人中,馬克思、弗洛伊德、愛因斯坦,都是對人類歷史命運產生重大影響的洪鐘大呂式的人物。
猶太人有他的“逾越節”,紀念這樣一個民族是怎么得以拯救的,而客家人也有自己的創世紀神話“葛藤坑傳說”,兩個近乎神話的故事,竟具有異曲同工之妙,為此,我們均寫進了書中。這是發人深省的。兩個不同的族群,都曾面對過一個又一個巨大的歷史災難,從而獲得鳳凰涅槃,都為世界的歷史進步做出了重大貢獻……他們相一致的太多了,這裡無以一一寫出來。

但是,僅僅是文化的闡釋,就足以解讀一切嗎?
其實,文化上的差異,當引導我們作更深層的探索。
這裡,我們當提起另一個加拿大人,他便是在中國婦孺皆知的白求恩大夫,毛澤東曾把他形容為“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一個“純粹的人”, “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如果以這個標準看馬坤,這位同是加拿大人的馬坤,卻似乎相去太遠。猶太人有句話,叫“金錢沒有氣味”,這與中國文化傳統“重義輕利”相去甚遠。當然,他們是用金錢來贖買生存的權利,對於一個失去了國家上千年的民族還能怎樣呢?所以,馬坤在少年時代有不良行為,甚至好賭,後來在參與中國革命之際,也在當中間商,拿佣金,做軍火生意,賣情報……他似乎把一切都當作了生意,這與中國人傳統的思維模式自是格格不入的,與毛澤東稱之為“毫不利己,專門利人”更大相逕庭。然而,對於馬坤來說,這卻是天經地義的,在崇高的目標下,同樣得講究實際的利益。當然,他並不是一個守財奴,他每每豪爽大方,千金散盡,以致最後連妻子菊蒂也為此與他離婚。其實,猶太人同樣是一個樂善好施的民族,猶太人的慈善事業也是名聞遐邇的。馬坤也是如此,但總的說來,他就是一個普通的平民,所以,他很欣賞孫中山在就任大元帥後,拒絕在南方銀行發行的貨幣上印上他穿著大元帥服的照片,而寧可用一張普通照片,當然,孫中山反對窮兵黷武,反對軍人政治,力主憲政,倡導平民政治。
我們以為,在文化異同上,再進一步,我們所找到的,正是孫中山的平民革命的主張,最為打動馬坤,吸引馬坤。正如客家人到達南方後,已經純然平民化了,平民意識由此上升,從而使辛亥革命,具有最濃烈的平民革命色彩。這當是超越民族,也超越文化的。
走向民主,走向共和,這都與平民意識分不開的。
也許,我們這才最終切入了馬坤心靈深處所默契的“靈犀”。
誠然,馬坤身上閃光的東西還很多,一個極富個性的歷史人物,一個永遠把握住自己命運的特立卓行的獨行者,一個絕不放棄自己夢想的理想家,一位自底層拚命掙扎並終身躁動不已的不安分的角色,一位在大時代中決不可忽略的奮鬥的中的男子漢、一位慷慨大度、敢作敢為的綠林豪傑……這都是文學作品中必不可少的描寫對象。
當然,文學作品主要是靠形象說話的,上述的文化分析、思想分析,也把這部作品說白了,限制住了,馬坤這樣一個歷史人物,他身上折射的文化、思想、時代的信息,當然還有更多更多。所以,就此打住吧。相信不同的讀者,當有不同的解讀。
在以辛亥革命為題材的歷史文學作品當中,我們還當有新的思考、新的認識、新的開拓,不僅僅今天,再過101年,也應是這樣。但願這部傳記以及這篇小文章,能對此有所裨益,則善莫大焉。
但願這個人物乃至“異類”,給我們揭開另一重鮮為人知的歷史時空,也讓世界認識中國人心目中的另一位馬坤,或許是更真實的馬坤。
最後,我們要感謝台北“國史館”、台北中國國民黨黨史會、廣州大元帥府博物館、廣東省檔案館、廣東省中山圖書館、上海中山故居、埃德蒙頓市檔案館(City of Edmonton Archives)、阿爾伯塔省檔案館(ProvincialArchives of Alberta)、許馬勵屏Cecilia Hsu(馬湘將軍幼女)、邵銘煌、郭冠英、劉道明、Don Smith~授、方秀儒、陳立夫、黃苗子、丁銀燕、Leslie Rev.Olsberg、University ofAlberta Library等在本書創作過程中提供大力協助。

序言

在孫中山漫長的革命征途中,曾有過一位白人副官,他後來還擔任過中國軍隊的少將,與中國的革命事業同呼吸共命運整整21年。這就是本書的主人公一加拿大籍英國猶太人莫里斯·阿伯拉罕·科恩(中文名馬坤,1 887—1970年)。但是,由於缺乏史書的記載(所見到的,僅在《孫中山辭典》中有百餘字的簡略記述),致長期以來在中國都鮮為人知。
可是,在眾所周知的白求恩故鄉加拿大, “雙槍馬坤”卻是一個廣為流傳的傳奇人物。早在1936:年,好萊塢還曾經以他為原型,拍攝了加里·庫珀主演的大片《將軍在黎明時死去》(The General Died at Dawn)。從而,促使他更為加拿大人民所熟知了。
一代巨人與一位將軍間的深情厚誼和歷史佳話,不應該淹沒和遺忘,很需要寫出來,使之流傳於世,以啟迪後人。
唐代詩人李群玉《贈元紱》云:“隱石那知玉,披沙始遇金。”歷史是不會埋沒掉閃光的金子的。本書作者為查找馬坤的資料,足跡遍及美、亞、歐洲,經過調查、尋覓和訪問後,將所得資料匯總整理,撰寫了馬坤與孫中山、與中國革命這一段不同尋常交往的傳奇事跡,和盤托出獻給廣大的中國讀者。這既不是獵奇,更非譁眾取寵,它填補了這一課題的空白,是具有深刻意義的佳舉。
在近代世界歷史上,中國人與猶太人,都曾是備受歧視摧殘、苦難深重的民族。600萬猶太人,被殘酷地殺害於奧斯威辛集中營等處;幾乎同時,3500~。中國人,喪身於日本法西斯的鐵蹄下。正是這種同病相憐的境遇,使得馬坤在加拿大流浪的時候,與那裡的愛國華僑站在了一起,同情中國的革命,最後投身於中國革命和世界反法西斯鬥爭之中。
孫中山在最後的遺言裡說的“必須……聯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鬥”,是孫中山一生革命的經驗總結,也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的人民,在怎樣和帝國主義作鬥爭的問題上最寶貴的結論。他的“聯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中,猶太人當為重要的民族之一。孫中山把馬坤置於自己身邊,給予賞識、重用並寄予厚望,基於對猶太人這個民族有著深刻認識和同情所致。
孫中山1924年在《三民主義·民族主義》第一講中指出:
猶太國已經亡了許久,但……猶太人至今還是存在。……大家都知道現在的猶太人散在各國的極多,世界上極有名的學問家像馬克思,像愛因斯坦,都是猶太人。再像現在英美各國的資本勢力,也是被猶太人操縱。猶太民族的天質是很聰明的,加以宗教之信仰,故雖流離遷徙於各國,猶能維持其民族於長久。’正是基於他非常讚賞猶太人生命的頑強和天資的聰穎,所以對副官猶太人馬坤倍加關愛和信任,不僅視為一名衛士,而且看作是從事民族解放中的戰士、共同奮鬥的戰友。
也正是基於孫中山對猶太民族深刻的了解和尊重,以及一代巨人振興中華的抱負和革命精神,感染了馬坤,促使其從感佩、信仰,逐步醒悟到為中華民族奮鬥,也同樣是為自己的民族在奮鬥。他在近代中國的一系列重大事件中,如辛亥革命、北伐戰爭、抗日戰爭……到為著中國的統一而往返海峽兩岸間的奔走,都留有其積極參與活動的足跡。
這本書是文學類作品,並非史學著作。它在文學寫作和史實處理上有所不同,允許渲染生動,自然不能以史學書籍視之。但是,在大的史實上一定要力求真實。我對書中的一個問題是難以苟同的:孫中山是不是客家人呢?這是一個長期以來頗有爭議,人們尚未能完全認識一致的問題。但是,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之交,歷史學人根據孫家的語言、風俗習慣傳統等各種資料,與客家獨特的方言和宗教信仰、生命禮俗相對照所作的考證而得出的結論,即指出孫中山不是客家人,是符合歷史真實,是可信的。
總之,這是一本填補空缺的好書。它雖屬傳奇故事類的文學著作,卻可以讓人們從中得到諸多的啟示:既有歷史、民族、命運、偉大與平凡、戰爭與和平、人道與信任、自由與平等、生與死……,還有豐富的思想、宏偉的人道精神。
是為序。
2012年9月26日於北京芳城園書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