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年前,在山東煙臺的一次全國性的會議上.我提出了一個觀點:兒童文學作家是未來民族性格的塑造者。前幾年,我將這個觀念修正了一下,作了一個新的定義:兒童文學的使命在於為人類提供良好的人性基礎。我現在更喜歡這一說法,因為它更廣闊,也更能切合兒童文學的精神世界。
換一種說法:兒童文學的目的是為人打“精神的底子”。
這套“雙桅船經典童書”,對於少年兒童來說,它們無疑是精神的大餐。這些書就是我所說的那種可以為人類提供良好人性基礎的書。這些書,是書中之書。我曾稱這樣的書為王書。
我們現在先來說一說這所謂的良好的人性基礎都到底有哪些基本面—— 道義感。
文學之所以被人類選擇,作為一種精神形式,當初就是因為人們發現它能有利於人性的改造和淨化。文學從開始到現在,對人性的改造和淨化,起到了無法估量的作用。在現今人類的精神世界裡,有許多美麗光彩的東西來自於文學。在今天的人的美妙品性之中,我們只要稍加分辨.就能看到文學留下的痕跡。沒有文學,就沒有今日之世界,就沒有今日之人類。沒有文學,人類依舊還在蒼茫與灰暗之中,還在愚昧的紛擾之中,還在一種毫無情調與趣味的純動物性的生存之中。
文學要有道義感,兒童文學更要有道義感。
必須承認固有的人性遠非那么可愛與美好。事實倒可能相反。人性之中有大量惡劣成分。這些成分妨礙了人類走向程度越來越高的文明。為了維持人類的存在與發展.人類中的精英分子發現,在人類之中,必須講道義。這個概念的生成,使人類走向文明成為可能。若干世紀過去了.道義所含的意義,也隨之不斷變化與演進.但它卻也慢慢地沉澱下一些基本的、恆定的東西:無私、正直、同情弱小、扶危濟困、反對強權、抵制霸道、追求平等、嚮往自由、尊重個性、呵護仁愛之心……這些道義的旗幟性內涵.與其他精神形式(如哲學、倫理學等)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