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全村國土面積25平方公里,海拔1140-1840米,年平均氣溫17℃,年降水量900毫米,適合種植玉米、洋芋、紅苕等農作物。有耕地面積1451.1畝,人均耕地1.37畝,林地3526.3 畝。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24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729元。該村屬於絕對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養殖業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451.1 畝(其中:田49.5畝,地1401.6畝),人均耕地1.37畝,主要種植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3526.3畝;水面面積0畝,其中養殖面積0畝;荒山荒地14139.9畝,其他面積1672.5畝。
基礎設施
截止2008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通電、通電視。全村有287戶通自來水。有281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132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98%和46%);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31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5戶(分別占總數的9.4%和1.7%)。
該村到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24公里。全村共擁有機車6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49.5畝,有效灌溉率為34%。
到2006年底,全村有7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7個自然村已通電;有7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 7個自然村已通電話。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20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265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2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28。7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35。3萬元,占總收入的41%;畜牧業收入164。3萬元,占總收入的50%(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500頭,肉牛29頭,肉羊180頭);林業收入5。1萬元,占總收入的1。6%;第二、三產業收入18萬元,占總收入的27%;工資性收入13。3萬元,占總收入的4%。農民人均純收入1729元,農民收入以種植、養殖、林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6.8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25人(占勞動力的0.29 %),在省內務工20人,到省外務工5人。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287戶,共鄉村人口1013人,其中男性546人,女性468人。其中農業人口1013人,勞動力550人。
到2010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0;參加農村合作醫療806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25公里。 人畜混居的農戶0戶。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距離村0.1公里的國小,中學生就讀到距離村25公里的中學。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中,小學生117人,中學生41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0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287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451.10畝。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勞2652個(勞均10個)。有固定資產9.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7個,黨員總數32人,黨員中男黨員29人,女黨員3人。 團員53人。
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
1、交通不便。
2、醫療衛生條件差。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
1、調整產業結構,發展乾果業。
2、擴大養殖規模,發展生豬和牛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