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思廣益論教學:備課,磨刀不誤砍柴工

集思廣益論教學:備課,磨刀不誤砍柴工

《集思廣益論教學:備課,磨刀不誤砍柴工》是教師要上好課,首先必須備好課。備課能力是一個教師最基本的業務能力,是教師教學活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上好一堂課的前提和保證。備課是一項深入細緻的工作,正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教師在備課上多花一些心思,把準備工作做好、做細,結合教學內容,做到有的放矢,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集思廣益論教學:備課,磨刀不誤砍柴工》主要介紹了教師備課的技巧與方法。

內容簡介

《集思廣益論教學:備課,磨刀不誤砍柴工》以“傳統的教學理論,最新的教學方法”為立足點,把教育教學理論和教育教學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系統地研究課堂教學的規律和實踐,研究教學過程中的各種實際問題。備課是一項深入細緻的工作,正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教師在備課上多花一些心思,把準備工作做好、做細,結合教學內容,做到有的放矢,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圖書目錄

一、認識備課
備課的重要意義
指導備課的主要理論
備課與教學設計
改進備課的幾個基本視角
有效備課的原則與基礎
針對教學環節的基本備課要求
創新備課活動的形式
改進備課是教師專業發展的新課題
備課改進與教師有層次的專業發展
教師的群體發展與備課的改進機制
二、教案分析
教案的主要內容
教案的基本形式
多媒體技術支持的教案
板書設計的藝術
“學案”設計
三、日常備課
備課的前提是了解學生
備課首先要吃透教材
備課一定要“備”自己
備課一定要沿著教學主線走下去
處理好“預設”與“生成”的關係
四、高效備課
高效備課要博採眾家之長
高效備課要抓住教學重點
高效備課要突破教學難點
高效備課,要做到精心預設
高效備課要關注學生的學習起點
高效備課要備準教學切入點
高效備課要關注教學情境的創設
五、特色備課
特色備課要求生活化
特色備課力求創新
特色備課得讓學生參與進來
特色備課要求個性化的教學設計
特色備課的板書藝術
特色備課要求關注學科特色
六、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的動因與類型
教學反思的內容
教學反思的基本途徑與策略
課後備課與教學有效性
七、備課策略
改進備課策略
資源借鑑策略
系統備課策略
預設與生成策略
同課異構備課策略
八、備課質量
備課質量評價的意義與原則
備課評價的指標與標準
備課的基本評價內容
備課的評價方法與模式
備課質量評價工具的設計
備課評價的結果分析和資源利用
九、備課實例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
水上飛機
備課中不可忽視的細節——備自己
備課時如何設計教學主線
“生成”因“預設”而精彩
在生活中備課,在備課中生活
有學生參與的備課更精彩

序言

學校教育是每個人一生中所受教育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每個人在學校里接受計畫性的指導,系統地學習文化知識、社會規範、道德準則和價值觀念。學校教育從某種意義上講,決定著個人社會化的水平和性質,是個體社會化的重要基地。因此,學校教育越來越受重視,在社會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本書立足學校教育與管理,理論結合實踐,是多位教育界專家、學者以及校長、一線教師集思廣益、辛勤筆耕的結晶。
現代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要求我們培養的一代新人不僅要掌握豐富的知識,而且必須具備獨立探索知識、運用知識的能力。現代教育應該使學生獲得扎紮實實的知識,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只有正確理解和處理好教與學的互動性關係,才能更好地完成教與學的任務。
本書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注重實際,使讀者所學知識便於在教學實踐中套用;
二是針對性較強,主要面向師範生和一線中國小教師、班主任、校長以及其他教育工作者;
三是緊密結合教學實際,尤其與“新課改”聯繫密切;
四是實用性強,重點介紹學校教育教學實踐與學校管理的基本方法;
五是互動性強,既有利於學生學,又有利於教師教;
六是注重時代性,介紹了國內外關於學校教學及其教育管理的最新研究成果。
本書以“傳統的教學理論,最新的教學方法”為立足點,把教育教學理論和教育教學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系統地研究課堂教學的規律和實踐,研究教學過程中的各種實際問題。目前,在我國的學校教育中,課堂教學仍然是一種主要的教育教學活動,要想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與效果效率,就必須充分尊重和套用教育科學理論,系統學習、研究、提高課堂教學藝術水平,這不僅是對課堂教學的客觀要求,而且是教育教學研究的發展趨勢之一。因此,有志於從事教育事業去當一名教師的教育專業學生,都有必要去學習、研究課堂教學藝術,為今後做一名合格的教師進行充分的準備。
教師要上好課,首先必須備好課。備課能力是一個教師最基本的業務能力,是教師教學活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上好一堂課的前提和保證。備課是一項深入細緻的工作,正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教師在備課上多花一些心思,把準備工作做好、做細,結合教學內容,做到有的放矢,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本書主要介紹了教師備課的技巧與方法。
希望本書能夠調動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促進教師提高教學質量,在完善學校教學管理工作等方面發揮一定的積極作用。
由於時間、經驗的關係,本書在編寫等方面,必定存在不足和錯誤之處,衷心希望廣大讀者、一線教師及教育界人士批評指正。
本書編委會
2012年6月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