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建背景
白洋淀水域遼闊,淀區不僅荷紅柳綠,魚肥稻香,物產豐富,風光迷人,府河和大清河上下貫穿,上通保定,下達天津,為水上交通重要樞紐,軍事上也占有重要的位置。淀區面積366平方公里,由大小143個淀泊組成,淀內三分陸地。七分水面,漁村蟹舍之間,港叉交錯,蘆葦遍布,便於隱蔽、周旋、出奇制勝,消滅敵人,是開展游擊戰爭的好戰場。
白洋淀雁翎隊成立於1939年秋,當時,日本侵略軍占領了新安城。為強化統治,奴役白洋淀人民,駐安新的日酋龜本以“獻銅、獻鐵”為名,強迫水區獵戶交出獵槍和大抬桿等武器。為揭露敵人收繳獵槍的陰謀,奉中共安新縣委指示,三區區委書記徐建、區長李剛義在大張莊召集郭里口、王家寨一帶水村獵戶,動員他們組織起來抗擊日本侵略者。會後,獵人孫革、姜禿、趙保亮和鄧如意等20人組織起來參加了三區小隊。三區小隊把新人入伍的獵人組成了一個班。這些戰士多為打獵世家,獵槍性能頗為熟悉,他們為了防止獵槍膛內的火藥受潮,經常在火眼上插上一支雁翎,也由於他們以往圍雁打獵形成的習慣,裝載大抬桿的小船在淀面上行駛多呈“人”行,如雁群在空中飛翔,故該班就成了三小隊(即三區小隊)的雁翎班。
1940年夏,經縣委批准,雁翎班從三小隊中分出單獨成立雁翎隊。雁翎隊的第一任隊長陳萬,副隊長鄧如意,指導員劉森(任貴森)、還在隊里建立了共產黨的組織,趙謙任書記。不久,隊伍擴大到40餘人,分為3個班。雁翎隊成立後增添了1隻4艙船,有28隻排子船,武器仍以大抬桿為住。當時隊上只有3支手槍和4支冀中造。這樣白洋淀就有了兩支水上游擊隊——三小隊和雁翎隊。三小隊主要郭里口、下四莊子(即季莊子、楊莊子、孫莊子、何莊子)和趙北口一帶活動;雁翎隊則以大田莊為中心開展抗日鬥爭。兩支小部隊時分時合,協同作戰,在白洋淀水區同日軍進行了頑強的鬥爭。當時,人們統稱這兩支部隊為“雁翎隊”。
名稱來歷
雁翎隊的名稱來源於當地的一種土造武器。游擊隊的主要武器是一種被叫做大抬桿的獵槍。由於大抬桿一般都在三米以上,因此主要放在船上打擊敵人,這實際是一種前膛的土炮,口徑在50—100毫米之間,在近距離殺傷力強大,但是由於需要通過火門引發,而在船上的活動中火門如果被水浸濕就無法使用,因此游擊隊員將雁翎插在火門上,以達到放水防雨的目的。這就是雁翎隊名稱的來歷,而有說法稱大抬桿在一次發射後火藥信口就糊死了,必須用大雁翎捅開,則似乎為以訛傳訛。
因此當時的縣委書記侯卓夫便為它起名為“雁翎隊”。
鬥爭經歷
伏擊巡邏敵艇
1938年8月的一天下午,雁翎隊得到情報:安新縣城的20多個鬼子和30多個偽軍,分別乘坐兩艘巡邏汽艇到趙北口去運東西,預計下午返回。雁翎隊遂即決定,中途打掉這兩支日軍汽艇。隊員們裝扮成漁民,划著船陸陸續續進入了一片茂密的蘆葦盪。待船停穩後,他們把放在船邊上的漁網拿開時,赫然露出兩隻胳膊一般粗的鋼管。這一隻只兩米多長、前面略細後面稍粗的金屬管,被當地老百姓稱為大抬桿。
大抬桿是白洋淀一帶老百姓用來打獵的土槍,由於它的槍身很重,往往需要兩個人才能抬起來,所以人們都習慣地叫它“大抬桿”.大抬桿的槍管有近三米長,後半截裝火藥,前半截裝鐵砂,點著尾部的藥捻,就能引燃火藥,把鐵砂子迅速地推出去,一散就是一片,殺傷面積大,五十米之內的目標基本上是彈無虛發。
八月份的白洋淀,是一個碧波浩渺,蘆葦如林,荷花盛開的季節。一望無際的荷塘和茂密的蘆葦盪就成了雁翎隊隱蔽打埋伏的天然屏障。對白洋淀環境了如指掌的雁翎隊很快把設伏地點選在了李莊子村東。李莊子在白洋淀大清河道一側。大清河在這裡河寬水深,沒有雜草,是敵汽艇和大型船隻的必經之路。這塊葦塘方圓幾十里,蘆葦長得高而且密,小船划進兩,三米就什麼也看不見了,很便於隱蔽,是個打伏擊的好地方。
戰士們在大抬桿里裝了比平時更多的火藥,鐵砂也裝的是最大號的。他們逐個仔細地調整小船上“大抬桿”的方向和角度,為了提高發射速度,他們不用藥捻,而直接用火藥將兩個”大抬桿”的引火處連線起來。
他們把大抬桿牢牢地固定在小木船上,然後找到最佳的射擊位置,以便擴大殺傷面積。一切準備就緒,隊員孫革用火柴點燃了手中的檀香。大家都在靜靜地等待,就像以前在等待獵物出現一樣。
太陽偏西,敵人的汽艇劃破平靜的水面,嘟嘟地朝這邊駛來。狡猾的敵人把兩艘船的距離遠遠地拉開了,一前一後,如果出現情況可以互相照應。日軍汽艇愈來愈近的,上面架設的機槍已清晰可見。雁翎隊的隊員們當機立斷,決定集中火力打掉第一隻船,速戰速決。
伴隨著雷鳴般的響聲,一束束綠豆般大的鐵砂被準確地射向敵人。抬桿有力度啊,打出去的是一桶砂子。艇上的敵人還沒明白是怎么回事,就被報銷了一多半,有的中槍後還掉到水裡頭了。最後只剩下了一個扶舵的開船的人,他也受了傷。
後面的敵船發現情況後,立刻機槍步槍一起開火。糟糕的是雁翎隊的大抬桿剛打完,要裝火藥和鐵砂還需要幾分鐘的時間。此時,雁翎隊員們已處於敵人機槍的射程之內,而大抬桿即使裝好藥了,它的射程又夠不著敵人,對敵人形不成威脅。
憑著強大火力趕過來的敵人,向葦塘里拚命地開槍掃射。打了一陣後,見沒有任何動靜,敵人以為雁翎隊員早已被他們打死了,便小心翼翼地進入了蘆葦盪。可找了半天,連個雁翎隊員的人影也沒發現。原來,雁翎隊員在敵人趕來之前,迅速將鞋放在小船上,並把它推向另一片蘆葦地,他們則在高密的蘆葦和大片的荷葉掩護下,朝著相反的方向安全撤離了。
自從白洋淀出現了神勇的雁翎隊,使得進犯白洋淀的日偽軍惶惶不可終日,敵人從天津,保定等地調集了大批汽艇、汽船,一起出動,要對雁翎隊進行空前的掃蕩,妄圖一舉消滅雁翎隊。一時間,敵人的巡邏汽艇穿梭般地在淀上橫衝直撞。這種馬力大,速度快,火力強的汽艇,將對雁翎隊的水上活動構成多大的威脅?能否達到他們消滅雁翎隊的目的?
1939年8月的一天下午,由白洋淀上的獵戶組成的雁翎隊,在小木船上,使用自己平時打獵用的土槍成功地伏擊了裝備齊全的日軍機動船,並安全撤退。“大抬桿”在伏擊戰中所表現出的強大威力,極大地鼓舞了白洋淀抗日軍民的鬥志,更使得進犯白洋淀的日偽軍惶惶不可終日。
白洋淀反掃蕩
1941年的春天,日軍從天津,保定等地調集了大批的汽艇、汽船,一起出動,要對白洋淀實施瘋狂大掃蕩,妄圖一舉消滅雁翎隊。
儘管敵人的武器裝備先進,但雁翎隊並沒有被嚇倒,他們利用白洋淀的天然屏障,巧妙地和敵人展開周旋。由於白洋淀的複雜環境,給熟悉地形的雁翎隊藏身隱蔽帶來很大的便利,這也常常使得處在明處的敵人吃虧上當。經過一段毫無效果的掃蕩後,敵人就草草收兵,躲進據點和城裡不再出動了。
打擊敵運輸線
1943年的秋天,在冀中的日本鬼子真是度日如年,保定通往北平的鐵路線被抗日軍民切斷了,保定南邊的敵人孤立無援,只好把運輸軍火、糧食和物資的希望,寄托在大清河這條水上運輸線了。
從天津到保定的水路,必須經過白洋淀。可是敵人又懼怕神出鬼沒,日益強大的雁翎隊,不敢輕易小規模活動。而是採取幾十條船,上百人護送的方式,企圖保障水上運輸的安全。保運船不做買賣。拉上貨後,向上送到保定,到了保定卸了以後,裝了煤再往下走。為了切斷敵人水上運輸線,有效地支援我太行山根據地的抗日鬥爭,雁翎隊決定尋找機會,打掉敵人的水上運輸隊。
1943年的9月份的一天,經過偵察雁翎隊獲得情報。敵人已經從趙北口出發了,有一挺重機槍,有一挺輕機槍,敵人有一個偽軍的中隊,一個中隊。雁翎隊對敵情進行了認真分析:這次護運的敵人在人數上比我們多,武器裝備比我們好,護送的機動船也跑的快,這是敵人的優勢所在。
敵人雖多,但在明處,雁翎隊人少卻在暗處;這是雁翎隊的優勢。除此之外,敵人護送用的船隻雖是大型機動船,但雁翎隊員已想好了對付它的巧妙辦法,只要提前布點準備,就能讓它乖乖地拋錨當靶子。伏擊地點選定在王家寨東邊的橫埝葦塘,這裡的蘆葦是移栽的,葦密水淺,便於隱蔽和出擊。
雁翎隊的戰士裝扮成打魚的,有的劃著名小船,有的駕著鷹排,三三兩兩,從不同方向悄悄地接近設伏地點,戰士們到達以後,迅速地各就各位。六個班布置了六塊地,這個大抬桿布置了兩塊地。大抬桿上南岸。還有幾個戰士並沒有急於進入蘆葦地,而是在水面上開始忙碌起來。
把這個河中心拉了一條八號鋼絲,船開到這裡以後,就擋住它了。通過北邊南邊釘個大木樁,把這鐵絲給綁緊了,船到這兒就把它掛住了,動不了了。同時偵察員把雜草、水草,用鐮刀割下來,讓它漂浮在水面。
臨近中午時分,一切準備就緒。大家藏好船隻,拿好武器,靜候著敵人的到來。如果不走到跟前,誰也看不出這裡埋伏著神兵天將。
中午一點左右,遠處隱隱約約傳來了馬達聲。很快,敵人的汽艇就進入了人們的視線。八支船是大對艚,對艚就是把兩個船接在一起。八隻船當中有兩個是日本的汽艇船。
一會兒的功夫,敵人的汽艇就進入了我伏擊圈,艇上的日本兵都看得一清二楚。當敵艇距雁翎隊員僅幾十米的時候,突然速度慢了下來,這讓船上的日軍緊張起來。
隱蔽在不遠處的隊員們暗自驚喜:他們心裡清楚,秘密其實就是水面上漂浮著的水草。原來,隊員們在平時的觀察中就發現了敵船的缺陷。由於機動船是靠水下轉動的螺旋槳前進的,運行時就怕水草的纏繞。
這次被纏繞的水草正是雁翎隊員們專門在河道中放置的。敵人根本不知道除了水草,水下還潛藏著一根粗鐵絲。趁此機會,隊長鄭少臣果斷地開了第一槍。打下了在船桿上放哨的人。
槍聲就是命令,埋伏在葦塘里的戰士一起向敵船開火,四個槍是八個桶,裝的也是火藥,破鍋、破鐵、破磚破瓦,最後裝一點土。船面上的鬼子還不知道怎么回事,瞬間就給報銷了。突擊隊員們駕乘著小船,迅速出擊。很快,就把第一艘船解決了。
在攻擊敵人第一隻船的同時,其它雁翎隊員也向第二隻敵船發起了攻擊。從開槍到結束,也就半個小時的時間,解決了日本鬼子和偽軍一百多個。運輸船隊被截獲了,大批的物資和槍枝彈藥都成了雁翎隊的戰利品。八船槍,子彈、槍,手榴彈,兩挺機槍,80多個步槍,兩千多發子彈,一千多個手榴彈,還不包括別的勝利品。
打這個保運船以後,雁翎隊出了名,中央知道了,毛主席提了一個詞:荷葉軍。
經典戰例
痛打包運船
“魚兒,游開吧,我們的船要去作戰了。雁啊,飛走吧,我們的槍要去射殺敵人了。”唱著這樣的歌,冀中白洋淀的好男兒們開始了他們的水上抗日作戰。
當時,白洋淀是天津通往保定的水路,日本人大批量的物資運輸都是由此而過,白洋淀的戰略地位十分重要,為了鞏固這一戰略要地,日軍在白洋淀周邊修建了大批炮樓。而雁翎隊最主要的戰鬥任務就是攻擊通過白洋淀的敵軍運輸船,以打擊敵人的後勤運輸線。
1943年秋,白洋淀的抗日武裝越來越壯大。日軍據點所剩無幾,他們企圖把軍用物資從趙北口等據點用包運船運往保定。100多隻包運船由100多名偽軍和十六、七個鬼子分乘3條船押送。雁翎隊偵察到這個重要情報後,於9月14日凌晨,埋伏在包運船要經過的王家寨和趙莊子之間的葦塘里。
上午8點鐘,黑壓壓的一大片包運船開過來了,第一條船上的民工發現了埋伏的雁翎隊員,朝戰士們點點頭,並裝做不經意地把手指頭向後指指,意即敵人的押送船在後面。
包運船開過去了,3隻押運船懶洋洋地開過來,為首船上的幾丈高的桅桿上吊了個籮筐,筐里一個瘦猴似的偽軍正拿著望遠鏡東張西望,他好像發現了蘆葦叢中的雁翎隊戰士,放下望遠鏡剛想喊,隊長鄭少臣眼明手快,抬手一槍瘦猴就從筐里栽了出來。
槍聲如號令,30副大抬桿和各種長槍、短槍一齊向鬼子開了火,敵人被這突如其來的打擊打得暈頭轉向,幾個偽軍還沒醒過味來,雁翎隊隊員已經跳上大船,“叭叭”幾槍,送他們回“老家”了。
突然“咔嚓”一聲,隔著木板的另一個船艙里的敵人,從艙口支出一挺輕機槍。偵察員趙波見此情況,一個箭步衝上去,左手抓起槍管往上一抬,子彈射到空中,右手一槍打死敵射手。
戰鬥正激烈,第三隻船上的敵人把重機槍架上船頭,瘋狂地朝葦塘掃射,兩名雁翎隊員中彈倒下,雁翎隊趕緊用機槍壓住敵人火力。十幾個隊員嘴叼大刀片,扎猛子朝敵船游去,游二三十米露出頭換一口氣,再扎入水中,一直繞到敵船後面,敵人只顧往前面掃射,沒想到雁翎隊員會從後邊出現,當他們聽到動靜,再要回頭時,已經來不及,呼呼生風的大刀片掄過來,鬼子的腦袋滾到河中。敵人的重機槍啞巴了,戰鬥很快結束了,偽軍河防大隊長秦鳳祥被生擒。
1943年10月4日,雁翎隊接到偵察員趙波報告,敵人為了收縮兵力,要把從天津運來的和在趙北口庫存的軍用物資以及從白洋淀搶掠的葦席、麻袋、大米、鴨蛋等物品,分裝在四隻保運船上,運往保定,準備逃竄。當時,三區區委給雁翎隊下達了命令:全殲護送保運船的敵人,不準一粒米、一絲物資運出白洋淀。雁翎隊隊員趙波經過深入敵穴偵察,了解到押運物資的有15名日軍,120餘名偽軍,保運船在前,押運船在後。便將敵情匯報給雁翎隊領導。
“那時,敵人武器占優勢,可是我們環境占優勢;敵人在明處,我們在暗處;敵人是逃竄,我們是進攻。再加上秋末多刮西北風,敵人向西北逆風行船,必定靠北岸行駛。我們只要指揮得當,埋伏穩妥,攻擊時間、地點合適,必獲大勝。”雁翎隊老戰士孫革回憶說。經過周密部署,午夜12時,由隊長鄭少臣指揮的雁翎隊就進入了陣地。
第二天上午8點左右,敵人的保運船進入了雁翎隊的伏擊陣地。隊長鄭少臣一槍把敵人設在船高處的瞭望哨打掉。當第一聲槍響過後,孫革等三人從水中攀上敵人的指揮船,恰好船上的日軍中隊長從小木房中拿指揮刀掀起了門帘向外探,一剎那間,孫革扣動扳機,一槍就打在了日軍中隊長舉刀的手上。孫革本想再補一槍,但是槍卻意外卡殼。日軍中隊長雖然右手中彈,但依然用左手持槍還擊,孫革身後的兩名雁翎隊隊員相繼中彈,日軍中隊長又對著孫革連開三槍,卻沒有打中。就在日軍中隊長一扭身的功夫,孫革猛地撲上去將他手中的槍緊緊握住。 誰知,日軍中隊長的左手仍然用力地握著槍。 “我一著急,衝著他的手用力地咬了好幾下,把他的大拇指都咬折了。搶下了那支盒子槍。”孫革老人回憶說:“我一手端著日軍中隊長的指揮刀,一手握著剛剛繳獲的盒子槍抵住在地上正抱著左手哇哇大叫的日軍中隊長的頭,我向船上的日偽軍大喊‘抓到你們隊長了,繳槍不殺!’這一招還真管用,敵人見狀紛紛繳械。”一場激烈的戰鬥就這樣結束了。
這次激烈的伏擊戰是雁翎隊歷史上最為典型的戰鬥之一,整個戰鬥不到半個小時,戰鬥大獲全勝,雁翎隊出色地完成了上級交給的任務:截下全部物資,全殲日偽軍,並活捉了日軍中隊長初士加三郎和偽軍河防中隊長秦鳳祥。
“掃帚炮”震敵膽
雁翎隊成立之前,日偽軍常從冀中一帶以低價強迫收購老百姓的大米、席箔之類的農副產品,然後裝船運往天津、保定等地。常常是日軍的汽艇在前面開,後面拖帶著一串三五十隻大船結隊而行。雁翎隊成立後,在隊長鄭少臣帶領下,曾巧妙地趁敵人汽艇拐彎時,截下後面的幾隻貨船。這使敵人十分惱火,便多次開著汽艇在白洋淀上橫衝直撞,搜尋截船的雁翎隊。
雁翎隊經過幾次偵察,摸清了敵艇活動的規律。汽艇多在河道中心行駛,日偽軍面對面坐在船艙里,機槍架在船頭。區委經過研究分析,認為如果雁翎隊埋伏在河道兩邊的葦塘里,同時開火,一定會消滅敵人。
方案確定以後,又選擇了靠近何莊子的地點作為伏擊點,並選擇了一所高房設立了監視哨和指揮所,雁翎隊隊員分成兩組埋伏在河道兩岸葦叢中,使用的武器主要是大抬桿和火槍。這些槍的特點是射程較近,打出的都是鐵砂子。從槍膛射出後立刻散開,一打就是一片。根據這一特點,雁翎隊決定敵船不到跟前不準開槍,並確定老射擊手——雁翎隊班長趙老群對準船頭敵人的機槍射手開第一槍,要一槍命中,把敵人的機槍打啞巴了。然後,一齊瞄準敵人開火。
第二天,敵人的汽艇又開過來了。當敵船走進伏擊點後,趙老群一槍就把敵人的機槍射手打倒了。跟著轟隆隆震響,幾十支火槍、抬桿一齊發威,就像天上突響驚雷,火光煙霧瀰漫。敵人猝不及防,偽軍哭爹喊娘,日寇哇啦哇啦怪叫。敵人亂揮亂舞,想掙扎逃跑,又被一排排火槍、抬桿打死在水中,還有的被打死在船艙中,或被打翻在船頭上。其中一個日軍小頭目屁股上被抬桿打得像個篩子底。開船的鬼子歪在艙里,勉強掙扎著把船開走了。
回到新安據點以後,被打壞屁股的鬼子,一邊號叫,一邊捂著屁股喊:“雁翎隊掃帚炮的厲害!”事後調查,這次戰鬥打死鬼子18名,偽軍30名,而所有被打死的鬼子胸口、腦袋上都布滿鐵砂子。從那以後,只要一提雁翎隊的‘掃帚炮’,日軍就嚇得心驚膽戰,四處亂竄。
白洋淀內土槍小船與堅船利炮的對決
雁翎奇兵(上)
白洋淀地處河北的中北部,位於安新、任丘、高陽、雄縣、容城5縣交界處,由唐河、府河、漕河、瀑河等9條水系匯集而成,是天津到保定水陸交通的必經之地。
白洋淀有143個淀泊,被370多條溝壕縱橫切割,蘆盪荷塘星羅棋布,使得白洋淀成了一個奇特的水上迷宮。
抗日戰爭時期,日寇的魔爪伸進了白洋淀。妄圖利用天津至保定的這條水路,作為其侵華戰爭的一個重要運輸航線。他們在這裡為非作歹,無惡不作,實行了血腥的"三光政策",把這塊寧靜,富足的地方變成了屍橫遍野,滿目廢墟的人間地獄。
1938年,日寇以‘獻銅獻鐵’為名,強迫白洋淀的獵戶們交出土槍土炮。當時中國共產黨的安新縣三區區委書記徐健、區長李剛義等深入漁村,揭露敵人企圖收繳村民手中武器的陰謀,動員人們組織起來,參加抗日鬥爭。很快一個有30多人,40多支大抬桿的游擊隊便成立了。由於這支隊伍的武器主要是獵槍,而獵槍信口為了放水,插有雁翎,再加上獵戶圍獵打雁時,小船行駛為人字形,所以被人們稱為“雁翎隊”。
1938年8月的一天下午,雁翎隊得到情報:安新縣城的20多個鬼子和30多個偽軍,分別乘坐兩艘巡邏汽艇到趙北口去運東西,預計下午返回。雁翎隊遂即決定,中途打掉這兩支日軍汽艇。隊員們裝扮成漁民,划著船陸陸續續進入了一片茂密的蘆葦盪。待船停穩後,他們把放在船邊上的漁網拿開時,赫然露出兩隻胳膊一般粗的鋼管。這一隻只兩米多長、前面略細後面稍粗的金屬管,被當地老百姓稱為大抬桿。
大抬桿是白洋淀一帶老百姓用來打獵的土槍,由於它的槍身很重,往往需要兩個人才能抬起來,所以人們都習慣地叫它"大抬桿".大抬桿的槍管有近三米長,後半截裝火藥,前半截裝鐵砂,點著尾部的藥捻,就能引燃火藥,把鐵砂子迅速地推出去,一散就是一片,殺傷面積大,五十米之內的目標基本上是彈無虛發.
八月份的白洋淀,是一個碧波浩渺,蘆葦如林,荷花盛開的季節。一望無際的荷塘和茂密的蘆葦盪就成了雁翎隊隱蔽打埋伏的天然屏障。對白洋淀環境了如指掌的雁翎隊很快把設伏地點選在了李莊子村東。
李莊子在白洋淀大清河道一側。大清河在這裡河寬水深,沒有雜草,是敵汽艇和大型船隻的必經之路。這塊葦塘方圓幾十里,蘆葦長得高而且密,小船划進兩,三米就什麼也看不見了,很便於隱蔽,是個打伏擊的好地方。
戰士們在大抬桿里裝了比平時更多的火藥,鐵砂也裝的是最大號的。他們逐個仔細地調整小船上"大抬桿"的方向和角度,為了提高發射速度,他們不用藥捻,而直接用火藥將兩個“大抬桿"的引火處連線起來。
他們把大抬桿牢牢地固定在小木船上,然後找到最佳的射擊位置,以便擴大殺傷面積。一切準備就緒,隊員孫革用火柴點燃了手中的檀香。大家都在靜靜地等待,就像以前在等待獵物出現一樣。
太陽偏西,敵人的汽艇劃破平靜的水面,嘟嘟地朝這邊駛來。狡猾的敵人把兩艘船的距離遠遠地拉開了,一前一後,如果出現情況可以互相照應。日軍汽艇愈來愈近的,上面架設的機槍已清晰可見。雁翎隊的隊員們當機立斷,決定集中火力打掉第一隻船,速戰速決。
伴隨著雷鳴般的響聲,一束束綠豆般大的鐵砂被準確地射向敵人。抬桿有力度啊,打出去的是一桶砂子。艇上的敵人還沒明白是怎么回事,就被報銷了一多半,有的中槍後還掉到水裡頭了。最後只剩下了一個扶舵的開船的人,他也受了傷。
後面的敵船發現情況後,立刻機槍步槍一起開火。糟糕的是雁翎隊的大抬桿剛打完,要裝火藥和鐵砂還需要幾分鐘的時間。此時,雁翎隊員們已處於敵人機槍的射程之內,而大抬桿即使裝好藥了,它的射程又夠不著敵人,對敵人形不成威脅。
憑著強大火力趕過來的敵人,向葦塘里拚命地開槍掃射。打了一陣後,見沒有任何動靜,敵人以為雁翎隊員早已被他們打死了,便小心翼翼地進入了蘆葦盪。可找了半天,連個雁翎隊員的人影也沒發現。原來,雁翎隊員在敵人趕來之前,迅速將鞋放在小船上,並把它推向另一片蘆葦地,他們則在高密的蘆葦和大片的荷葉掩護下,朝著相反的方向安全撤離了。
自從白洋淀出現了神勇的雁翎隊,使得進犯白洋淀的日偽軍惶惶不可終日,敵人從天津,保定等地調集了大批汽艇、汽船,一起出動,要對雁翎隊進行空前的掃蕩,妄圖一舉消滅雁翎隊。一時間,敵人的巡邏汽艇穿梭般地在淀上橫衝直撞.這種馬力大,速度快,火力強的汽艇,將對雁翎隊的水上活動構成多大的威脅?能否達到他們消滅雁翎隊的目的?(來源:《科技博覽》)
歷史評價
雁翎隊端崗樓,除漢奸,打鬼子,截擊敵人的軍火船,切斷敵人從天津到保定的水上交通線,有力地配合了主力部隊打擊敵人。雁翎隊從1939年成立到1945年配合主力部隊解放新安城,由30多人發展到100多人。雁翎隊利用冰上水上優勢,與敵人交戰70餘次,僅犧牲8人,卻擊斃、俘獲了日偽軍近千人,繳獲大量軍火和軍用物資。特別是自1939年到1943年的4年中,雁翎隊在35次戰鬥中,有16次是一槍未發而制勝,所以有“淀上神兵”之稱,在風景如畫的百里湖面上留下了一段段抗戰傳奇。
在《白洋淀志》記載中有這樣一段話:“抗戰期間,‘雁翎隊’歷經大小戰鬥近百次,擊斃、俘虜日偽軍近千人,繳獲大批武器彈藥,在中國抗戰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解放戰爭勝利後,朱德總司令和華北軍區司令員聶榮臻專程到白洋淀接見了“雁翎隊”全體指戰員,對他們在抗日戰爭中的光輝業績給予了高度讚揚和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