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故事發生在1954年,聯邦執法官泰德·丹尼爾(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飾)和上級新派來的搭檔查克(馬克·魯弗洛飾)奉命上島調查此事,主管醫生考利接待了他們並負責協助調查。而泰德此行前來還有一個隱秘的目的:尋找讓妻子葬身火海的兇手萊迪斯。調查過程中,越來越多的證據證明了泰德的推斷:在這66名有檔案的精神病罪犯外,還有一名編號67的人存在,但無論獄警還是醫生或者其他病人,對此都矢口否認。
泰德深信這個67號就是殺害他妻子的兇手萊迪斯,而且這裡一定有一個天大的陰謀。但他的同伴查克提醒他這可能是政府的秘密試驗所,而政府派泰德來,是因為泰德在遭受妻子慘死後遺留精神創傷,是他們最好的實驗對象,泰德予以否認,說來這裡調查此案是他自己申請的,他懷疑導致自己妻子慘死的兇手就被人藏匿在這個島上,事情變得撲朔迷離。泰德在調查中偏頭疼的症狀越來越嚴重,經常出現幻覺和噩夢,參軍時納粹集中營的慘象不斷閃現在他眼前,他發誓不再讓納粹的行徑出現在這裡。
在山崖一處隱秘的山洞,泰德發現了失蹤的女犯人雷切爾,雷切爾告訴他,她本來是這裡的精神病醫生,政府在這裡進行慘無人道的活體實驗,她無法接受事實,被其他人設計陷害,被當作“精神病人”看押起來,她才設計逃跑的。雷切爾告訴泰德,想解開這個秘密,就要去燈塔上,因為那裡是這一切的根源。泰德強忍著頭疼和幻覺,潛到燈塔上,卻發現只有一個看守,他打暈看守搶過槍衝上頂樓,卻發現島上的主管醫生考利一直在等著他的到來,而燈塔上也沒有任何進行人體試驗的痕跡和證據,只有一間簡陋的辦公室。考利向泰德說出了所有事情的原因,而他的搭檔查克則解釋說自己其實是泰德兩年來的首席治療師希恩,令泰德有如晴天霹靂般震驚。
原來這一切都是泰德的夢,那個神秘的67號病人,泰德一直懷疑的萊迪斯,就是他自己。醫生告訴泰德,他的真名叫安德魯·萊迪斯,他妻子患有精神病在淹死了自己三個孩子後自殺,而他也受到極大的精神創傷,在自我保護的潛意識中,把自己三個孩子忘的一乾二淨,並創造了一個全新的萊迪斯和那場記憶深刻的火災,這個被創造出來的“萊迪斯”被他設計成面帶刀疤、波斯貓眼、十惡不赦的兇手;他自己則是一個退伍後從警,和妻子恩愛有加的模範丈夫“泰德”,只有在他做夢和出現幻覺的時候,都是他原本的記憶。
而這一切行為,都是考利醫生為了醫治泰德的病症和配合他的意識而製造的一場戲劇,希望他能自己從中解脫出來,考利醫生深信這種方法可以治癒大部分精神病人,泰德(萊迪斯)想反擊考利醫生的“陷害”,卻發現自己越來越無力,越來越迷茫。考利醫生告訴他,如果他還不能清醒過來,依舊認定自己是好人“泰德”,那將不得不對他進行“道德性措施”,切除前腦葉白質。因為他自從來到這個島上,幾乎傷害了所有的護衛、醫生和病人,他自己卻一無所知。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備註 |
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 | Teddy Daniels | |
馬克·魯法洛 | Chuck Aule | |
本·金斯利 | Dr. John Cawley | |
米歇爾·威廉士 | Dolores Chanal | |
艾米莉·莫迪默 | Rachel 1 | |
派翠西婭·克拉克森 | Rachel 2 | |
馬克斯·馮·西多 | Dr. Jeremiah Naehring | |
傑基·厄爾·哈利 | George Noyce | |
泰德·拉文 | Warden | |
約翰·卡洛·林奇 | Deputy Warden McPherson | |
伊萊亞斯·科泰斯 | Laeddis | |
Robin Bartlett | Bridget Kearns | |
Christopher Denham | Peter Breene | |
Nellie Sciutto | Nurse Marino | |
Joseph Sikora | Glen Miga (as Joe Sikora) | |
Curtiss Cook | Trey Washington (as Curtiss I'Cook) | |
Raymond Anthony Thomas | Orderly Ganton (as Ray Anthony Thomas) | |
Joseph McKenna | Inmate Billings | |
Tom Kemp | Ward C Guard | |
Lars Gerhard | Dying Commandant | |
Matthew Cowles | Ferry Captain | |
露比·傑琳斯 | Little Girl | |
Jill Larson | Manacled Woman | |
Ziad Akl | Tattoo'd Man | |
Dennis Lynch | Red-Headed Man | |
John Porell | Wild-Eyed Man | |
Drew Beasley | Younger Boy | |
Joseph P. Reidy | Operator (as Joseph Reidy) | |
Bree Elrod | Female Patient | |
Thomas B. Duffy | Guard | |
Ken Cheeseman | Doctor | |
Michael E. Chapman | Patient | |
Keith Fluker | Orderly | |
Michael Byron | McPherson's Driver | |
Gary Galone | Gate Guard | |
Gabriel Hansen | Young Guard | |
Rob W. Gray | Doctor (uncredited) | |
Guy A. Grundy | Head Security Guard (uncredited) | |
Cody Harter | U.S. GI | |
Cody Harter | Shooter (uncredited) | |
Dan Marshall | U.S. G.I. at Dachau Liberation | |
Eric Rollins | Orderly Chopping Wood (uncredited) | |
Skip Shea | Male Patient (uncredited) | |
Danny Carney | Nazi SS Guard (uncredited) | |
Jeffrey Corazzini | Boardroom Guard (uncredited) | |
Chris Henderson | Concentration Camp Prisoner (uncredited) | |
Daniel Lowney | Ward C Guard (uncredited) | |
Stephen Marchessault | German Soldier (uncredited) | |
Alex Milne | Child Playing Stickball (uncredited) | |
Americo Presciutti | Security Guard (uncredited) | |
Billy Silvia | Prison Guard (uncredited) | |
Mark Hetherington | Nude Inmate #5 | |
John Franchi | Criminally Insane Inmate (uncredited) | |
Mackenzie Hawe | Child in Street (uncredited) | |
Jon Robert Stafford | Nazi (uncredited) | |
Bates Wilder | Ward C Guard | |
Aidan Mitchell | Younger Boy | |
Steve Witting | Doctor | |
Darryl Wooten | Orderly | |
Robert Masiello | Doctor (uncredited) |
職員表
製作人 | Chris Brigham、布拉德·費舍爾、Amy Herman、萊塔·卡羅格里迪斯、丹尼斯·勒翰、邁克·麥達沃伊 |
導演 | 馬丁·斯科塞斯 |
副導演(助理) | Ron Ames、Amy Lauritsen、羅伯特·萊加托、Joseph P. Reidy、John Silvestri、Christian Vendetti |
編劇 | 萊塔·卡羅格里迪斯、丹尼斯·勒翰 |
攝影 | 羅伯特·理察森 |
剪輯 | 塞爾瑪·斯昆梅克 |
選角導演 | 艾倫·劉易斯 |
藝術指導 | 丹提·費瑞提 |
美術設計 | Max Biscoe、Robert Guerra、Christina Ann Wilson |
服裝設計 | 桑迪·鮑威爾 |
視覺特效 | Paul Graff、馬修·格拉澤納、Ben Grossmann、羅伯特·萊加托 |
布景師 | Francesca Lo Schiavo |
(演職員表參考資料來源)
角色介紹
| |
| |
| |
|
(角色簡介參考資料來源 )
音樂原聲
曲目 | |
Fog Tropes | Christian Zeal and Activity John Adams;San Francisco Symphony |
Symphony #3: Passacaglia - Allegro Moderato | Suite For Symphonic Strings: Nocturne |
Music For Marcel Duchamp | Lizard Point Brian Eno |
Hommage a John Cage Nam June Paik | Four Hymns, II For Cello And Double Bass |
Lontano Wiener Philharmoniker | Root Of An Unfocus John Cage |
Rothko Chapel | Prelude - The Bay Ingram Marshall |
Cry Johnny Ray | Tomorrow Night Lonnie Johnson |
On The Nature Of Daylight Max Richter | This Bitter Earth / On The Nature Of Daylight Dinah Washington;Max Richter |
Uaxuctum: The Legend Of The Mayan City Which They Themselves Destroyed For Religious Reasons - 3rd | |
Quartet For Strings And Piano In A Minor |
幕後花絮
•該片是馬丁·斯科塞斯與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合作的第四部電影,《禁閉島》也維持著自2002年開始,馬丁·斯科塞斯所拍攝的故事長片必定由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主演的紀錄。
•派拉蒙籌拍該片時最開始的導演是大衛·芬奇,主演則是布拉德·皮特,不過後來兩人由於要拍攝電影《班傑明·巴頓奇事》,因而退出了《禁閉島》的拍攝計畫。
•在確定馬克·魯法洛扮演查克一角之前,馬丁·斯科塞斯還考慮過由小羅伯特·唐尼和喬什·布洛林來出演。
•萊昂納多很討厭老鼠,但是在拍攝該片的時候有一場他和老鼠呆在一起的戲。當萊昂納多的手碰到一隻老鼠的時候,他嚇得馬上後退。
•(幕後花絮參考資料來源 )
獲獎記錄
年份 | 屆數 | 獎項 | 獲獎方 | 備註 |
2011 | 第37屆 | 土星獎最佳男主角 | 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 | 提名 |
2011 | 第37屆 | 土星獎最佳男配角 | 馬克·魯法洛 | 提名 |
2011 | 第37屆 | 土星獎最佳導演 | 馬丁·斯科塞斯 | 提名 |
2011 | 第37屆 | 土星獎最佳恐怖/驚悚電影 | 《禁閉島》 | 提名 |
2011 | 第37屆 | 土星獎最佳藝術指導 | 丹特·費雷蒂 | 提名 |
2010 | 第21屆 | 青少年選擇獎最佳恐怖/懸疑電影男演員 | 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 | 獲獎 |
2010 | 第21屆 | 青少年選擇獎最佳恐怖/懸疑電影女演員 | 米歇爾·威廉士 | 提名 |
2010 | 第21屆 | 青少年選擇獎最佳恐怖/懸疑電影 | 《禁閉島》 | 提名 |
·(獲獎記錄參考資料來源)
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有一次,導演馬丁·斯科塞斯到派拉蒙的電影資料庫里找一些東西,無意中看到《禁閉島》的劇本資料。回去 之後馬丁·斯科塞產生了拍攝這部電影的念頭,接著斯科塞邀請了萊昂納多來主演該片。斯科塞斯非常忠於原著,電影中嘮嘮叨叨的解釋性對話都來自原著,一字不易,只有部分幻想段落做出了刪減和改動,此外導演馬丁·斯科塞斯還加上了一些特別設計的段落 。
拍攝過程
整部電影的拍攝地大部分取景於麻薩諸塞州的梅德菲爾德精神病院。在拍攝的過程中,馬丁·斯科塞斯有好幾次不得不因為天氣的原因而修改拍攝計畫。每一次開拍前劇組都得依據氣象預報和衛星來選擇拍攝地點,但是壞天氣仍然不可避免。有的時候對於演員來說天氣也是個大問題,因為這部電影中有大量的外景鏡頭,不過演員們都順利完成了拍攝工作 。
製作發行
製作公司
1.派拉蒙影業公司(美國)(presents) | 3. Sikelia Productions (in association with) |
2. 菲尼克斯影片公司 (美國) | 4. Appian Way (美國)(in association with) |
上映日期
上映日期 | 國家/地區 | 上映日期 | 國家/地區 |
2010年2月13日 | 德國 | 2010年2月24日 | 法國 |
2010年2月18日 | 丹麥 | 2010年2月25日 | 葡萄牙 |
2010年2月19日 | 美國 | 2010年3月3日 | 瑞士 |
2010年2月19日 | 瑞典 | 2010年3月5日 | 義大利 |
2010年2月19日 | 挪威 | 2010年3月12日 | 英國 |
2010年2月19日 | 芬蘭 | 2010年3月12日 | 巴西 |
影片評價
正面評價
《禁閉島》是一部上乘的心理驚悚電影,該片強調電影視聽手法的運用,通過鏡頭運用、聽覺效果等將影片的緊張恐怖氣氛烘托得恰到好處 。
《禁閉島》的氣氛營造,從片頭隨派拉蒙標誌出現的第一個音符就已經開始了。斯科塞斯如工匠一般一刀一鑿地將現實剝離開來。泰德在二戰後十年罹患的戰爭創傷由閃回得以表現。“戰後創傷休克症候群”的典型症狀可從片中那些身著普通西裝領帶,煙不離手,壓低帽檐走進大雨並裝作神情自若的男人身上一一呈現。一切細節都預示著令人不安的可怕秘密,泰德的自信和自我被不斷蠶食,而這一切在導演的安排下都無懈可擊
《禁閉島》是一部探討精神與行為的懸疑驚悚片。導演斯科塞斯使用了大量超現實主義的手法描繪泰德·丹尼爾的幻覺和夢境,大對比度的色彩和慢鏡頭的使用成功的營造了影片詭異神秘的氛圍。德國軍官倒在血泊里抽搐,奧斯維辛集中營路邊冰凍的屍體,孩子們在泛著血光的湖面上漂浮,懷中妻子流著血的身體化為灰燼,這些血腥唯美的鏡頭不僅讓人印象深刻,而且極富視覺衝擊力。片中,萊昂納多的表演精準有力,延續了他在斯科塞斯電影中慣有的硬漢形象與黑幫氣質(網易評)。
反面評價
《禁閉島》討論的是關於精神世界和現實世界孰真孰假的命題。在真偽難辨的過程中,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喪失,內在與外在的價值評斷失衡。可惜的是,相比《計程車司機》、《憤怒的公牛》等斯科塞斯的代表作,該片在精神病人的故事情節上過於反覆,懸念的鋪陳零碎不清,使得影片成為一部經不起推敲的恐怖片。特別是虛張聲勢的配樂,不但沒有起到預期的心理引導作用,反而給觀眾強加的不適。導演過於追求視覺和聲音技巧的使用,卻丟掉了他最本性最特質的風格:冷靜沉著的電影語言。或許斯科塞斯想創造自己的懸疑風格,但是對比希區柯克的環環相扣與波蘭斯基的步步為營,顯然他對《禁閉島》的把握能力令人失望(網易評)。
片中的現實環境和泰德的幻想之間的界限並不明朗,這是該片最主要的問題。這個問題也直接導致了影片的情節發展緩慢,從而降低了觀眾的觀影興趣,觀眾極有可能已經發現了有些情節是導演在故意誤導。每當片中的謎團迭起,當劇情推進到高潮時,影片的情節又放緩了下來,而主人公泰德又遭遇了一系列的虛虛實實的人物。事實上,斯科塞斯是在迫使觀眾按照他事先準備的線索去思考情節,並希望觀眾在謎底揭曉前才恍然大悟。悲哀的是,觀眾可能一早就識破了導演的處心積慮。當謎底揭曉後,觀眾可能感覺情節牽強附會,並無太大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