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業績
從事農村科普工作15年,堅持崇尚科學,反對封建迷信和一切偽科學,充分利用自身學到的科技知識和掌握的大量信息為富民強國做出了貢獻。首先,找準農村科普工作著力點,從引進試驗、示範推廣選育農作物新品種為突破口,大力實施良種富民工程。帶領鄒城科協服務中心一班人先後引進繁育推廣了小麥、玉米、花生、甘薯、大豆。蔬菜、果樹等新優作物良種78個,種植面積達760萬畝,遍布全國15個省市區,累計為社會和農民增加經濟收入8.3億元。近10年來,在部城東部貧困山區通過繁育花生良種,魯單、掖單及登海系列玉米種,脫毒甘薯種,45千克紅蘿蔔種及冬雪蘋果棗、黑紅提葡萄等苗木,共建起繁育基地8.3萬畝,使11個山村1.2萬農民走上了脫貧致富的道路。
次要貢獻
創建了全國較早的科普服務中心和科普示範基地,培育扶持了200多名青年星火帶頭人,組織編寫了《人工養蠍》、《蔬菜病蟲害防治》、《銀杏、杜仲高效栽培及加工技術》等書籍。應邀參加了"全國1999年科技下鄉"中央電視台科技擂台賽現場直播活動,其參展產品被國家級許多報紙刊登。個人先後多次被省、市、縣評為先進工作者、優秀共產黨員、金橋工程優秀組織者、山東省優秀青年星火帶頭人、山東省農村科普工作先進個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