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金貴

陳金貴(?-1935),福建省連江縣長龍鄉下洋村人,革命烈士。

1、連江烈士-陳金貴

陳金貴(?-1935),福建省連江縣長龍鄉下洋村人。1933年參加革命鬥爭,時任長龍鄉蘇維埃政府工作人員,參加了連羅(連江、羅源)革命根據地的土地革命鬥爭。1934年秋國民黨調集重兵“圍剿”閩東蘇區,此後隨連羅中心縣委和紅軍游擊隊轉移山區堅持革命鬥爭,參加了連羅蘇區的反“圍剿”游擊戰爭。1935年2月在下洋反“圍剿”作戰中犧牲。

2、模範人物-陳金貴

陳金貴,男,漢族,江蘇省東台市人大代表、弶港花舍村黨總支書記。
7月24日,由全國科管委、三農通訊雜誌社、中國社會問題研究院等單位聯合舉辦的第三屆全國新農村建設先進模範人物事跡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200多名“三農”幹部受到表彰。江蘇省東台市人大代表、弶港鎮花舍村黨總支書記陳金貴應邀參加表彰大會,被授予“全國新農村建設模範人物”稱號。
陳金貴,做過村廣播維護員、當過供銷員、做過村專職工業主任,在村書記崗位上也是一乾就是頭二十年。無論崗位如何變換,但他心中“帶民共富”的信念一直沒有改變過。作為一個領頭雁,他心裡時刻裝著全村的百姓,考慮得最多的就是如何讓民眾儘快富起來,過上好日子。
1984年,他從村企的供銷員走馬上任村專職工業副主任,在任職大會上,他立下:“頭年起步、二年發展、三年工業產值翻番”的軍令狀。如何實現承諾目標?經過深思熟慮的他走出了關停並轉、遷巢造勢、騰籠換鳳三步棋,先後停辦了村園釘廠、小酒廠,辦起了水泥製品廠和保溫棉耐火材料廠。到1989年,全村工業產值翻了一番,跨入全市村辦工業的先進村行列,實現了他的諾言。
1994年,繅絲行情看好,他在村兩委會的支持下,辦起了鹽城市首家村辦繅絲廠。可是繅絲廠投產後不久,整個繭絲綢行業跌入低谷,部分村民想挖掉桑樹,改種其他作物。他堅信“只有倒閉的企業,沒有倒閉的行業”這一論斷,運用“工廠+農戶”模式,發動民眾利用市場低谷大力度發展栽桑養蠶,保住了有限的資源,此後桑園面積也逐年上升,為農民增收拓寬了渠道。
1997年,他和村兩委會一班人通過市場調研論證後,又投入600萬元新建年產30噸能力的菊苣浸膏廠。以工廠為龍頭,帶動農戶規模種植菊苣,形成“基地+農戶”、“工廠+農戶”的產業化發展模式。可是種慣了油菜、玉米的民眾怕擔風險不敢種植菊苣,他把自家的責任田全部種上菊苣,又動員村組幹部帶頭髮展,對一些手頭資金緊張的農戶幫助墊支購買種子、肥料等,在他的帶動影響下,全村當年種植菊苣300畝,單項人均增收300多元。經過幾年的發展,現在已形成了3000畝種植基地。成為東台市農業產業化和江蘇省“科技興海”重點項目。
2002年,經過公推公選陳金貴被黨員民眾一致推舉為村黨總支書記。他覺得肩上的擔子更重了,帶領民眾致富任務更加艱巨了。他一方面抓好現有企業內部管理走以村興工之路,一方面激勵農民發展以栽桑養蠶為主的特色種養項目,致力增加農民收入。為了培植壯大繭絲綢產業,今年他又追加投資150萬餘元,新上了兩組自動繅生產線,為企業發展壯大注入了新的活力。繅絲廠的生產能力由原來的年產30噸發展到年產60噸白廠絲,產值利稅也相應地翻了一番,年可創產值1000萬元。從一磚一瓦,一個螺絲開始精打細算,加強管理,高薪聘才,憑著簡陋的廠房、陳舊的設備和泥腿子的管理人員,產出了4A 級白廠絲,成為全市同行業中的佼佼者。2009年首次實現稅收超百萬。香料廠的菊苣浸膏打響了“金宇”品牌,成為江蘇省鄉鎮企業名牌產品,打入上海、河南、安徽等地市場。
廠子興旺了,陳金貴沒有因此而陶醉。作為村書記、民眾的領頭雁,他深知自己肩上擔子的份量有多重,覺得只有全村每家每戶都富了才算富,他每年都從辦廠利潤中拿出數萬元補貼全村農民。他一方面注重發揮現有的繅絲廠、香料廠兩個龍頭企業的示範作用,帶動農戶種植香料,栽桑養蠶致富;一方面利用廣播、村民會議等形式,把蒐集到的各類致富信息先進技術及時傳遞給全村農戶,引導農民早調結構早致富。對一些急於興辦致富項目的農戶,他主動幫助協調資金、手續等,一時沒有致富項目、家庭又困難的農戶他就吸納到廠里上班。三組困難戶王志東,妻子患有痴呆症,生活不能自理,家庭十分困難。他主動與王志東結成幫扶對子,把他安排到繅絲廠當鍋爐工,解決了他們一家的生活困難。幾年來,在他的努力下,全村形成了千畝桑園,千畝特經作物,千畝藥材的特經作物種植格局,大棚西瓜、青椒麵積達到600多畝,青椒畝平收入5000多元。每年飼養蠶種1500多張籽,占了全鎮飼養總量的近70%,僅栽桑養蠶一項為全村農民增收1200萬元。村部周圍的小集鎮附近70戶200多人從事服裝加工、批發、零售、各類服務等二三產業,全村有200多人常年在外和工經商。隨著繅絲廠、香料廠的興辦,龍頭企業的牽引作用得到顯現,農戶種養與企業形成了密切的利益關係,產生了相互促進、相互發展的聯動作用,實現了貿工農一體化、種加銷一條龍的產業鏈,不但給全村農業種植結構調整提供了機遇,也大大提高了農產品的附加值,開闢了農民致富的新門路。2009年實現農民人均純收入10128元的目標,成為該鎮首個純收入超萬元的村。
文章來源:中國東台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