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現供職媒體:《成都商報》
職務:
個人作品:《龍年十評》
現任:成都傳媒集團黨委委員、成都商報社總編輯、四川大學跨媒體研究所所長、成都市新聞工作者協會副主席。
人物簡介
陳舒平,《成都商報》總編輯,中國十大報業創新領軍人物;中國最具影響力“媒體廣告經營一百人”;享受政府津貼優秀專家。
陳舒平,男,漢族,成都商報社總編輯。1985年從四川師範大學古代文學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後,進入四川人民出版社,歷任編輯、編輯室副主任。1993年參與創辦《成都商報》,歷任成都商報總編助理、副總編輯、總編輯。現為成都傳媒集團副總編輯、成都商報社總編輯。
作為創辦都市報的先行者之一,14年來,陳舒平和前任一起,堅持“創新、務實、理性、開朗”的辦報理念,逐步形成“權威、公信、主流、大報”的辦報方向,培養和鍛鍊了一支優秀團隊,將《成都商報》從一張內部小報辦成了深受讀者尊重和喜愛的主流大報,在內容、形式、創意、發行、廣告等方面領跑行業前列。
陳舒平197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85年從四川師範大學古代文學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後,進入四川人民出版社任編輯。
1993年參與創辦成都商報,歷任成都商報總編助理、副總編輯。2000年12月,任成都商報總編輯。
2002年9月起,任成都日報報業集團黨委副書記、副總編輯、成都商報黨委書記、總編輯,成都市記協副主席。
曾獲得成都市優秀共產黨員、成都市勞動模範稱號;1992年所編圖書獲得中國圖書獎,撰寫的系列評論《龍年十評》獲2000年度四川新聞獎一等獎和成都新聞獎一等獎。是四川省第十屆人大代表、成都市第十次黨代會代表。
創業簡史
1993年12月1日,第一張《成都商報》(內刊,試刊號)在成都人民北路林業廳的老磚房內問世。 1994年1月1日,作為成都市工商聯合會下屬的內刊《成都商報》創刊。當時由來自四川人民出版社政治編輯室的副主任何華章任常務副總編輯、社長、總編輯,來自四川人民出版社的編輯陳舒平任總編助理、副總編輯,初步具備了現代都市報的模式。
《成都商報》因是內刊,不允許公開發行、從事廣告經營,只得謀求正式刊號。1995年2月與《生活科學報》合併而得到全國公開發行刊號,只能忍痛更名為《成都科技商報》,1995年8月18日,復更名回到《成都商報》。當時全國僅有“晚報熱”,《成都商報》一開始便出早報,與雄居幾十年的《成都晚報》形成強大競爭。
此時的《成都商報》由何華章主持報社全面工作、陳舒平主持內容采編工作,再加上來自四川師範大學文學院的教授曹萬聲(筆名曹顯聲、曹耀元)任總編助理主持廣告經營工作,主要由這三人開始了在特殊時間、特殊地點創造特殊神話的創業之路。
1995年1月1日,《華西都市報》創刊,與《成都商報》、《成都晚報》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勢,“都市報”和“報業傳媒”的概念開始興起並蔓延全國。
1997年5月,成都商報在華西都市報對面買下五層亞太大廈,從破爛的林業廳老磚房躍進了無紙化辦公。
看到別人的成功,許多人均摩拳擦掌急欲效訪,從1997年起,成都很快誕生(或改版誕生)了《商務早報》、《蜀報》、《天府早報》、《四川青年報》等大型都市類報紙。成都一下子就滋生出7家大型市場化都市報,加上其它報紙,日報就有20多家,現代都市報大戰最猛烈的硝煙在成都上演,成都也就成了“中國報業第一城”。
1997年12月,成都商報投資1.23億元組建成都博瑞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由曹萬生任總經理。
1998年1月,成都商報率先在中國西部報媒實現無紙化辦公。
1998年底,《成都商報》發行、廣告躍居西部報媒第一,成為主流強勢媒體。 1999年7月,成都商報旗下成都博瑞投資公司收購上市公司四川電器而“借殼上市”,成為“中國報業第一股”(後改名“博瑞傳播”,代碼600880)。
2001年,成都市推出《成都日報》,新創刊的《成都日報》被定位為中共成都市委機關報,而原來的成都市委機關報《成都晚報》則被重新定位為市民報,並計畫成立成都日報報業集團,《成都晚報》、《成都商報》劃歸該集團管轄。至此,受夠了競爭之苦也嘗盡了競爭之甜的成都商報被“收編轉正”,原商報社長何華章先出任新成立的《成都日報》總編,後進入成都政界,《成都商報》的總編由陳舒平出任。
2002年9月,《成都商報》成為成都日報報業集團中的一員。
2005年2月,成都商報被國家新聞出版總署評為“第三屆全國地方報紙管理先進單位”。
2006年12月,《成都商報》成為成都傳媒集團中的一員。
2007年9月,成都商報入選全國新聞出版業納稅百強,2006年度單張報紙年納稅額全國第二。 2008年1月,成都商報入選 “2007年度中國十大創新傳媒”“2007年度中國十大創新報業案例”。
2008年2月,成都商報第二次入選 “中國最具投資價值媒體”。
2008年6月,成都商報以26.12億元人民幣的品牌價值,第五次入選“中國最具價值500品牌”。
2008年6月,成都商報入選2007年度中國最具品牌傳播力強勢媒體30強、“四川第一都市報”。
如今,成都商報的發行量和影響力均受到社會肯定,被譽為“西部第一都市報”,品牌價值達26.12億元。廣告收入連續保持15年增長,2008年廣告收入近9億元人民幣。
辦報理念
採用日本媒體贈報的方式,擴大在高檔社區中主流人群的影響;壓縮一些偏遠地市的發行,不做無效、低效發行,集中力量擴大成都地區、外地幾個大城市的發行,既節約了發行成本,又最佳化了讀者結構。(四)拓展主流廣告《成都商報》非常注意廣告的品相,對一些低俗廣告進行排查、清理。《成都商報》2003年就取消了不良醫療廣告,為此每年損失1000多萬元廣告費。另外,儘量壓縮醫療廣告,提高價格,拓展主流廣告、高端廣告。目前主流廣告收入所占比重日益加大,2008年達到4800多萬元。《成都商報》還積極開發金融類廣告、銀行投資理財廣告,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廣告內容調整以後,報紙形成了合理的廣告結構。(五)打造主導品牌一張主流大報就要占據主流市場,成為區域市場的主導性品牌。報紙是否成為主導品牌,取決於報紙的發行量、市場份額和影響力的大小。如果發行量小,影響力不夠,就不能進入主流市場,也不可能成為主導品牌。都商報》加大發行的力度,發行量穩定在65萬份左右(發行提價後穩定在55~60萬份),十年來始終是西部地區發行量最大的報紙之一。報紙要占有較大市場份額,就必須具有良好的盈利能力和分割市場的能力。2001年,新生代市場監測機構媒介研究部採用隨機抽樣問卷調查的方法,對北京、上海、成都、廣州、武漢、西安的1200名居民進行了電話訪問,得出了六城市報紙影響力調查的基本結論。其中,成都66.17%的被訪問者認為,成都影響力最大的是《成都商報》。2003年,中國新聞研究中心對中國內地直轄市、省會城市以及計畫單列城市的綜合類f不包括黨報)大眾報刊進行調查,《成都商報》以72的指數,被評為成都市影響力最大的報刊。2004年~2006年,《成都商報》三度入選“世界品牌實驗室”評估的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品牌價值18.67億元。2006年8月,緘都商第三次人選“中國都市類報紙最具競爭力20強”之列。2006年,首屆中國品牌媒體高峰論壇暨品牌媒體聯盟成立大會組委會授予《成都商報》“中國品牌媒體100強”及“晚報、都市報類30強”稱號。2008年9月,緘都商於艮=》獲得“首屆中國傳媒經濟杯·學院獎·最佳運營獎”。通過幾年的調整,《成都商報》主流大報的架構基本完成。在整個報紙運營過程中,形成了融主流價值觀、主流新聞、主流讀者、主流廣告、主導品牌,以及輕鬆幽默的文風於一體的大報氣質。三、結語《成都商報》在中國報業創造了諸多奇蹟,“創新、務實、理性、開朗”的辦報方針,一直牽引著這個傳媒艦隊在報業的海洋中從跟進者成為領航者。中國的報紙不乏創新、創意、創造,但是一直以創新作為報紙的核心理念,並自始至終落到實處,不張揚、不浮躁、不驕狂,埋頭苦幹、務實低調、敢為天下先的報紙並不多見。基於中國特殊的傳媒體制,使得緘都商報》必須理性、低調,才能規避政治風險和市場風險。開朗才能滿懷希望,並願意樂此不疲地挑戰自己、超越對手。《成都商報》今天的所獲並非一帆風順,向主流大報轉型也伴隨著陣痛。作為現任“船長”的陳舒平能夠審時度勢,把握先機,在都市報出現疲態時,果斷地調轉航線,釐清“主流大報”的標準和內涵。其對主流大報的理性探索與深厚研究,對員工奮勇前行的指引力和領導力,充分證明傳媒領袖對傳媒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作用。主流新聞、主流客群、主流廣告、主導品牌是一個互動的過程,互為因果和前提。集體轉型可能造成下一輪“主流大報”的同質化競爭,因此,創新運營模式和盈利模式將成為報紙永不懈怠的追求。
創業成就
陳舒平是成都商報創始人之一,享受政府津貼優秀專家,榮膺中國最具影響力“媒體廣告經營一百人”和“中國十大報業創新領軍人物”稱號。編輯出版的圖書曾獲國家優秀圖書獎,所撰《龍年十評》系列評論獲四川省新聞獎一等獎和成都新聞獎一等 獎。
1993年參與創辦《成都商報》,堅持“創新、務實、理性、開朗”辦報理念,逐步形成“權威、公信、主流、大報”辦報方向,與前任領導何華章及編委會帶領商報人將《成都商報》從一張內部小報辦成了深受讀者尊重和喜愛的主流大報。潛心研究,在內容、形式、創意、發行、廣告等方面見地獨到;培養團隊,引進國內外傳媒先進經驗,與世界名校美國密蘇里新聞學院建立了長期教學互動培訓合作;不斷創新,致力於客群閱讀心理、傳播有效性控制、提升報紙品位等方面理論與實踐的突破,提倡“從容、幽默、智慧”的辦報風格,強調將議程設定能力作為提升報紙影響力的主要手段,強調隊伍具備追逐新聞又擅長經營的報人素質,特別在網路興起之初,較早提出了“網路是一座新聞富礦”的論點,是中國傳媒界最早發掘、套用和研究網路新聞的探索者。
啟動跨媒體融合。近年來已著手,報紙、電視、電台、網站、雜誌、流動視頻等跨媒體融合初見成效,2004年至今,先後創辦和推出了《先鋒·居周刊》、綜合類都市生活周刊《明日·快一周》、新型入口網站成都全搜尋等多傳媒產品形態;在成都傳媒集團的背景下,2007年起,將平面媒體的內容和管理與成都電視台經濟資訊服務頻道CDTV-2、成都全搜尋網站等進行資源整合;參與組建成都商眾傳媒廣告有限公司,打造計程車流媒體,與四川大學聯合聯合組建了跨媒體研究所等。2008年3月,《每日經濟新聞》劃歸成都後,其在全國的影響力與日俱增,網站排名強勢躍進了2萬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