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
陳義文相冊(10張)陳義文祖籍河南社旗,祖輩一直從事民間木版年畫雕刻,家有祖傳年畫原版(已屬文物)幾十塊,從他祖父那一代移居到湖北。陳義文從小就隨父在襄樊、南陽一帶刻年畫、賣年畫。他刻的木版年畫,繼承了“南派”藝術真傳,畫風純樸,表現細膩,色彩濃艷豐富。陳氏木版年畫種類繁多,從畫幅上分中堂、貢箋、鬥神、神像、歷畫、喜畫等二十多種。題材非常廣泛,多來自民間傳說、歷史故事和民風民俗,如表現吉祥喜慶的“麒麟送子”“福壽雙全”“百壽圖”“百年好合”等;表現人康宅安、驅邪降福的有“鍾馗”“秦叔寶”“關公”等;表現民俗中吉祥如意的有“觀音送子”“五子登科”“一團和氣”等等。除擅長傳統木版年畫外,陳義文還擅長金石篆刻、工藝雕刻等。新中國成立後,陳義文在老河口市安家落戶,隨後進美術廠當了一名雕刻工。“文革”中,木版年畫被打成“牛鬼蛇神”,禁止印刷。陳義文歷經千辛萬苦,和父親冒著極大的風險將幾十塊雕版、資料藏進廢棄的木材堆里。私下裡,陳義文也沒把“活計”撂下,還是堅持練習雕刻技藝。從而將南派木版年畫這一寶貴的民間藝術保存下來。
1984年,湖北藝術學院張朗教授在成都美術館參觀時,發現該館收藏了一幅具有“南派”風格的木版年畫“鬥神”原版,並得知此版來自老河口市,經多方努力,查出木版年畫的作者是陳義文。後來,在社會各界的幫助下,陳義文先生創作的木版年畫,先後參加了1986年“湖北民間藝術展覽”、1987年“首屆中國藝術節”和2007年的“八藝節”,有3幅作品走出國門到東南亞各國展出,有1幅作品被選入湖北版國中美術教材,大量作品被許多省級博物館收藏。湖北省人民政府2007年公布的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民間美術類只有老河口市木版年畫。
年畫影響了中國上千年的文化藝術形式,但隨著社會的現代化發展,這一古老的藝術逐漸走向衰落。而陳義文老人一生鍥而不捨緊握著他的雕刀,演繹了一曲“木板年華”。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南派陳義文木版年畫
木版年畫(8張)中國民間的年畫歷史源遠流長,肇始於唐,勃興於宋。到清代乾嘉盛世以後,年畫逐漸形成地方流派,以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濰坊楊家埠、河南朱仙鎮以及河北武強等地堪稱代表。其獨有的藝術特點和強烈的地方特色成為中國年畫代表。但湖北老河口市的陳義文老人的木版年畫卻鮮為人知。是什麼原因讓木版年畫流落至此?它的藝術水準又是如何?何以定性為南派?現在它的命運又走向何處?
中國民間的年畫歷史源遠流長,肇始於唐,勃興於宋。到清代乾嘉盛世以後,年畫逐漸形成地方流派,以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濰坊楊家埠、河南朱仙鎮以及河北武強等地堪稱代表。其獨有的藝術特點和強烈的地方特色成為中國年畫代表。但湖北老河口市的陳義文老人的木版年畫卻鮮為人知。
是什麼原因讓木版年畫流落至此?它的藝術水準又是如何?何以定性為南派?現在它的命運又走向何處?
發現
1984年,張朗教授在重慶博物館發現一幅典型的南派風格木版年畫,他通過落款"老河口陳義文"為線索,通過湖北省和襄樊市群藝館尋訪陳老。
襄樊市畫家邊廣蘭和群藝館的人到老河口尋找這塊雕版的主人。那時的陳老已經在給別人刻墓碑為生,生活窘迫,也沒有人認識他。邊老師就和當時河口文化局的韓江局長四處打聽,去了當地的石花山墓地,找那個刻墓碑的老人,從那時起,陳義文的木版年畫工藝開始浮出水面。
20世紀80年代,陳老的木版年畫藝術受到專家的認可和推崇,他的作品先後參加了1986"湖北民間美術展"和1987年"首屆中國藝術節",其中有三幅作品到東南亞各國展出,部分作品入選中學美術和木版年畫專集,許多省級博物館予以收藏。
身世
生活有時候就是一把刻刀,時光的刀鋒賦予陳老的人生也頗有傳奇色彩,身世坎坷,命運多舛。
陳義文祖籍河南社旗,祖父陳福興早年跟一個叫"王哈蟆"的人學藝。在清朝末年流浪於湖北各地,以畫坊雕版為生。他14歲的時候就跟父親陳國卿學習木版年畫的雕刻技藝,在民間,這被稱為門弟師,意為長輩直接帶的徒弟。經過父親身傳口授,16歲的陳義文出師賣藝。在當時頗為繁榮的老河口胡德俊開設的一家名為"松昌福"作坊裡面作工,以後又開設專門的鬥神鋪並在老河口安家。解放後,由於政治原因,老人被迫放下刻刀,到雕刻社刻過圖章,樂器廠作過樂器。後來工藝廠倒閉,老人放下刻刀,回家養老賦閒。到陳老退休時的最後職稱是中級工藝美術師。
陳老看到他父母親的黑白照片,拭去鏡框上的灰塵,他半晌不語。"我父親是86歲時走的,當年平頂山的好多工程都是出自父親之手。可是我慚愧啊,沒有把父親的手藝學好,搞得現在後繼無人、愧對先人啊",老人哽噎起來,"在河南,我還有個弟弟在少林寺作古建,和老手藝多少還沾點邊。老陳家這一脈,就只有我和他了"。
陳年往事讓老人百感交集,心潮難平,無意間,我們觸動了老人心中最柔軟的地方。
淵源
南派木版年畫起源於明末清初,流行於鄂西北.豫西南地區,清代乾隆至光緒年間為鼎盛時期,後來隨著石飲術現代印刷術的興起而逐漸衰退,以致被人們所遺忘。
陳老木版年畫的構圖飽滿而主次分明、線條密實卻一絲不茍、顏色豐富而對比鮮明、均衡中力求變化,整個流程全部是沿用古法手工製作,工藝流程十分複雜。從畫墨線稿、貼版、站版、刻版到設套色、刻套色版、印刷,至少要十三四道工序。它全為套色印刷,一般一種顏色一塊板,一張年畫一般5-7種顏色。雕刻所用的木板為山中木質堅硬且纖維少的棠栗子木(目前此木比較稀少,現多以梨木代替)。
陳老說年輕的時候,雕一個版快的只要一兩天,現在畢竟上了歲數,至少也得十天半個月的。
一般木版年畫都是套色印製,陳老的作品一般都是5-7套色的,一套顏色一個版,彩色雕版無論陰刻、陽刻,對色時陰陽契合,色彩對比強烈,紅與綠、黃與紫形成強烈對比。可耐日色以大紅、朱紅(丹色)、黃、綠為主,特別以填丹為年畫所特有(即以丹色作底色),木版門畫可分為工筆、意筆、木版套印、木版印線手繪等。具有構圖豐滿、造型誇張、色彩強烈、線條樸拙渾厚、粗獷簡結、極富裝飾的獨特風格。其用曬雨淋而不變色。
植根民間土壤,陳老年畫題材取材於歷史戲劇、演義小說、民間傳說。雖然圖稿自己也可以畫,但大部分作品是祖上傳下來的,所以才保留年畫的原汁原味。按形式大致可分為:神像、鬥神、門畫、喜畫、中堂等二十多種。神像中有趙公元帥、灶王爺,鬥神中有岳飛、鄭成功、孟良、秦瓊、尉遲恭、鍾馗等忠良正面人物。喜畫的喜慶色彩濃厚,以福祿壽禧、一團和氣、和合二仙作為代表。中堂作品較少,只見有百壽圖一種。比如作品趙公明(趙公元帥.武財神):民間多貼於房屋門上趙公元帥是我國民間傳說的財神爺,此神能驅雷.馭電.除瘟.消災,並且通領著"招財使者""利市仙官"等執掌錢財的神仙,因此,做買賣的人將趙公元帥作為神像虔誠敬奉,以求財源廣進。
傳承
在"文革"中年畫曾經被視為牛蛇神,但先輩和自已創作的雕版,陳老想盡辦法保存下來了。現在陳列在老河口市博物館的一個展室裡面。近年有文物販子找他收購雕版,都被老人婉言謝絕了。他說:"市場經濟,市場經濟又怎樣?象我父親教育出來的子女沒有把金錢考慮在前頭的。"
市政協委員、畫家邊廣蘭女士一直關心南派木版年畫的傳承與保護,對河口陳義文木版年畫作品的特點、風格、樣式進行深入的研究,並盛讚陳老木版年畫為原生態藝術,是一種值得傳承的藝術形式,並在省市有關部門呼籲申請專項保護基金。
"我很想收個徒弟,曾教孫子學過一段時間,可孫子嫌學這門技術不掙錢,只好到南方打工謀生。"陳老說:"我不保守的,學習技術難度大,打比方,京戲翻跟斗一樣需要功夫.誰願學習?門檻過不去,孫子不能學,出去打工,手藝養不活人。我作的事情實實在在,沒有放棄過一天,一心一意搞自己的,八塊梨木版,一塊一塊鋸開拼起來,雕東西。"
2003年年底,陳老在接受一家報紙採訪時說:"木版畫以前很受老百姓歡迎,雖然現在沒有市場了,但我不能讓這門藝術在我手上斷線。"為不讓許多珍貴的版本失傳,靠每月100多元低保度日的老人,正省吃儉用買來梨木,一心想把存留在記憶中的作品趕製出來。拙襟見肘的日子絲毫沒有改變老人對木版年畫的執著,他說:"馮驥才去年春節的關於民族民間文化的講話,我聽了熱淚流啊....."但對於木版年畫後繼無人的殘酷現實,老人有點憂心忡忡。
"一刀鐫就子午線,七色染成乾坤圖,"抱朴齋木版年畫作坊門口的這幅對聯,是對陳義文年畫藝術的最好寫照。
全國名巷──“陳義文巷”
2009年5月24日清晨,光化辦事處攔馬河社區“陳義文巷”的老黨員張風英就拿來拖把、臉盆,將小巷內一公廁沖刷了一遍,為居民如廁創造了整潔的環境,這是該巷居民們全力把“陳義文巷”創建成為全國名街名巷的一個縮影。光化辦事處黨委針對居住在社區的陳義文先生被譽為“南派”木版年畫傳人,他創作的木版年畫先後參加了“首屆中國藝術節”,有3幅作品走出國門到東南亞各國展出,有一幅作品被選入湖北版國中美術教材,大量作品被許多省級博物館收藏。他的木版年畫被列入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現正在申報國家級名錄,是全國知名人士。為挖掘人才效應,今年初將陳義文先生居住的巷以陳老先生名字命名為“陳義文巷”。 該巷位於市區北部,毗鄰漢丹鐵路、207國道,交通便利,環境優美,人口集中。該巷長280米、寬7.2米,入住居民戶70戶、人口230人。今年年初以來,辦事處把此巷以“綠色、文化、和諧、整潔、平安”為主題,多方籌資投入10餘萬元,共粉刷巷道兩側牆壁2260平方米,硬化巷間道和巷內道路1020平方米,彩磚人行道848平方米,巷內道路全部硬化,鋪設下水道146米,架設路燈9盞,栽種各種花草樹木120餘株;實施了“靚化工程、素質工程、安居工程”,全方位豐富和諧社區建設的內涵,著力打造管理到位、服務全面、環境優美、秩序優良、人際關係和諧的文明生態名巷。
該巷以“全民素質工程”活動為契機,開展小巷居民喜聞樂見的活動,提升小巷居民素質,組建王志傑、樊淑平為骨幹小巷文藝宣傳隊2支,定期開展各種形式的文化娛樂活動,不斷豐富住戶的精神文化娛樂生活,提高了小區文化品味,增強了居民間的凝聚力;組建徐菊香、寧清蘭、陳建軍、樊淑平為成員的居民“鄰里情、鄰里幫、鄰里樂”志願服務隊,對小巷居民鰥寡孤獨及特困戶開展幫扶救助;建立轄區下崗職工、低保戶、特困家庭資料庫,開展“一對一”志願互助幫扶活動。如今,小巷居民文明素質較高,鄰里之間和睦互助,居民追求和諧、崇尚文明的氛圍濃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