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壂

1739年冬,陳玉壂即派人遠赴山東採購蠶種,並招募技師到遵義養蠶。 1741年冬,陳玉壂又一次派人去山東購蠶種,並要求他們春節前必須趕回遵義。 乾隆八年(1743年)秋,遵義養蠶終獲成功,全境蠶業大豐收。

在明朝以前,遵義主要以農耕為主。至明朝成化年間(公元1485年—1488年),才開始有“生鐵冶煉”活動。1738年後,遵義知府陳玉從山東引進蠶種及絲綢織造技術,遵義絲織業大興,其它經濟也得到帶動和發展。
陳玉壂,山東歷城人。初由蔭生補光祿寺署正,繼任江西贛州同知。清乾隆三年(1738年),調任遵義知府。
那時,遵義府城(現遵義軍分區一帶)四周槲樹(遵義人稱“青㭎樹”)茂密,但遵義人並不知道槲樹可以產生經濟價值,老百姓只是沿襲傳統的賣材燒碳。而陳玉的家鄉山東,百姓早已用槲樹放養蠶而獲利。陳玉到任後,“巡視四鄉,見青㭎、槲樹滿山遍野,便決定用槲樹葉養蠶富民”。
1739年冬,陳玉壂即派人遠赴山東採購蠶種,並招募技師到遵義養蠶。但遵義距山東路途遙遠,約有2000公里路程,往返一趟需過上百個驛站,耗時幾十天。購種人與蠶師日夜兼程,歷盡千辛萬苦往回趕,但返至湖南省境內沅江(今湖南省北部)時,南方已進入了春天,氣候變暖,蠶繭提前出娥,蠶種報廢。
1741年冬,陳玉壂又一次派人去山東購蠶種,並要求他們春節前必須趕回遵義。
次年春,陳玉壂將蠶種分給府署西側(現遵義軍分區後府後山一帶)的百姓放養。當年,春繭獲得成功。他即傳令各地,要求有條件的地方都要學會“放、養、繅、織”之法。
除發給百姓蠶種外,還對養殖者提供養織工具和資金補助,他本人也深入田間地頭指導和幫助。百姓如獲至寶,積極回響。《遵義府志》記載為:“口講指畫,雖風雨不倦”,深得民心。但因氣候炎熱,秋幼蠶經烈日曝曬,未能吐絲作繭,引種未取得成功。
陳玉壂並未灰心喪氣,再一次派人去山東採購蠶種,並聘請技師和織綢師來遵教百姓放養和織綢。
乾隆八年(1743年)秋,遵義養蠶終獲成功,全境蠶業大豐收。據各地上報數字,收繭800萬枚,陳玉壂以優價收購。除部分用作繅絲織綢外,養殖範圍進一步擴大。山東技師為遵義培養了養蠶師、織綢師數十人,他們後來成為了養蠶的骨幹力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