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陳汝言風流倜儻,有謀略,張士誠據蘇州嘗參與軍事,明洪武初官濟南經歷,後受胡惟庸案所累被殺,臨刑猶從容染翰,人謂之畫解。
傳世作品
陳汝言有《荊溪圖》,《百丈泉圖》,《仙山圖》,《羅浮山樵圖》,《雪景山水》,《密山柴門》等作品傳世。《荊溪圖》軸,絹本,墨筆,縱129厘米,橫52.7厘米,上有倪 瓚長記和周砥、鄭元佑、虞堪、王蒙、張經、王光大、陳植、張田、荊南樵人、陸大本、張監等詩題;至正二十年(1360)作《百丈泉圖》軸,紙本,墨筆,縱115.2厘米,橫46.7厘米,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圖左上有小字自題:“至正庚子(1360)正月二日,廬山陳汝言寫”,上有張經、趙質等5人詩題。《荊溪圖》、《百丈泉圖》均圖錄於《故宮書畫集》。著有《秋水軒稿》。
作品賞析
【名稱】元 陳汝言 仙山圖
【年代】元代
【簡介】絹本,設色,縱33厘米,橫102.9厘米,現藏美國克利夫蘭美術館。
該圖右上角有倪瓚題寫的字樣:“仙山圖,陳君作也,所畫秀潤清遠,深得趙榮祿筆意。……辛亥十二月二日,倪瓚題。”由此可知,陳汝言的這幅畫作與於明洪武四年辛亥(1374)。這是一幅美麗的圖畫,一眼望去,那水、那山、那松、那樓在統一協調的淡綠調子裡,或嫵媚變幻、或變形誇張,均有一種自在悠然的氣勢。富有裝飾意味的畫面,呈現著疏朗、清遠的氣韻,給人以秀潤、清爽之感,使觀者不由自主地隨著畫中之人走進這可游可居的美妙仙境。此圖繪仙山、樓閣、古松,從造型及用筆用墨乃至用色均與趙孟頫的《幼輿丘壑圖》相似。畫中對群山造型的描繪,沒有用習常的以皴為主的表現手法,而先是用簡練、流暢的線條勾勒出山的形式、結構、走向,不著皴筆,後又填以顏色。這單純簡約的處理,賦予仙山之靈氣。對樹的造型設計也別有用心,其體態古拙、變形誇張,用線細潤;叢樹的主幹也採用了空勾填色法,松枝開張如傘狀,可見作者有意追求一種較強的裝飾趣味。這使松樹的形象在與群山互為映襯的對比中呈現出優雅的姿態。畫中還有瀑布、流水、小橋,左右兩邊鄰水的岸上也有人物在活動。最有趣的是右邊的那組人物場景,只見叢林間的空地上,有一童子伸開雙臂似在跳舞,引得對面兩隻仙鶴也展翅起舞;旁邊一高士斜臥於地,好似在悠閒地欣賞著眼前的美景。全圖追求晉唐人的古法,顯示出對趙孟頫“作畫貴有古意”之主張的崇尚。諸多細膩地刻畫、精心地設計,均體現出陳汝言對仙山佳境的嚮往,這也許就是古代文人理想中的家園。
【名稱】元 陳汝言 百丈泉圖
【年代】元代
【簡介】紙本,墨筆,縱115.2厘米,橫46.7厘米,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該圖左上有小字自題:“至正庚子(1360)正月二日,廬山陳汝言寫”。圖繪群山層疊,一峰高聳,兩山之接合處有山泉從高處噴涌而下。坡岸上樹木林立,枝葉茂密,有茅屋、樓閣錯落其間。山谷中村落隱現。溪水瀠洄,匯成大河,遠處對岸,峰巒猶現。山勢圓勻,作長披麻皴,是董、巨法,但時斷時續,卻有些王蒙的解索皴的意味。碎石堆疊,形似“礬頭”,近樹枝幹挺直,粗筆點葉,略依循董源《夏景山口待渡圖》及巨然《層岩叢樹圖》的衣缽。其時已是元末,山水畫總的在趨向簡率、寫意。如陸廣、趙原、方從義等畫家,無論構圖、筆墨,都漸現簡練、率意,而王蒙雖然構圖上依然繁、密,但在筆意上日益蒼莽、抽象。陳汝言則用筆雖見粗闊,但勾、皴依然縝密、清潤,可以看出王蒙對他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