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輝:人的標準化發現者

陳文輝:人的標準化發現者

陳文輝,1983年畢業於山東大學外語系,畢業後在福建省標準化情報研究所工作,是國內最早從事標準化研究工作的人員之一。後參與創辦廈門精圖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用自身研究的標準化導入企業,使廈門精圖信息成為我國地理信息與衛星套用行業的領導企業之一。業餘時間,他潛心研究兒童、青少年心理學和兒童感統訓練,十餘年間無私幫助了數以百計的兒童和青少年克服各項心理障礙進入正常的學習生活;期間他逐漸掌握了一套幫助父母、成年人成長與社會適應的方法,逐步形成了自己對企業、家庭、學校中的“人的標準化”的研究體系,即中國式標準化課程體系。

工作經歷

1983年畢業於山東大學,任職於福建省標準化情報研究所;

1999年與廈門青少年宮合作,開設兒童感覺統合訓練課程;

2002年創辦廈門精圖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陳文輝老師在授課 陳文輝老師在授課

2003年被廈門集美大學聘為客座講授,開展”大學生預就業教育“課程

2011年,利用業餘時間到福州、漳州、泉州、廈門等地10家企業授課。

2012年,創辦廈門傳啟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傳播”中國式標準化“

中國式標準化培訓

陳文輝導師從1999年開始從事人的成長教育工作,十餘年間無私幫助了數以百計的兒童和青少年克服各項心理障礙進入正常的學習生活;期間他掌握了一套幫助父母、成年人成長與社會適應的方法,逐步形成了自己對企業、家庭、學校中的“人的標準化”的研究體系,即中國式標準化課程體系。2012年創辦廈門傳啟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之後,先後開始企業家課程 、企業管理層課程、女性課程、青少年課程等等,用自身所研究的學問幫助人們獲得全新的成長觀。


經驗總結

 用標準講“理”

“中國式標準化既是一門個人自我成長的課程,又是企業團隊成長的課程,它有獨特的理論系統與實用工具,深入淺出、易學易用。”陳文輝老師說,中國式標準化運用標準化四大原理,將中國傳統文化、西方心理學、哲學和管理科學等進行有機融合,形成一套獨特的教學課程和應用程式。

中國式標準化精英訓練營 中國式標準化精英訓練營

陳文輝老師認為,受我國傳統文化影響,多數中小規模企業主在處理問題時,會出現一些“情”先於“理”、“理”先於“法”的處事模式,這種模式個別員工因領受老闆的“情”而愈發努力,但在整個團隊裡面,老闆的“情”往往又顧此失彼,很難做到公平,尤其是當企業做得越來越大,受到社會輿論關注的時候,“情”、“理”、“法”的處理順序與處事模式更加如履薄冰,此時就需要堅守西方“法”、“理”、“情”的界限。可是,西方“法理情”以法為范,重視規則,在我國中小企業管理不夠精確、計量模糊化的情況下,很難做好績效考核。以連鎖業為例,麥當勞、肯德基把西方標準化管理髮揮到極致,做到全程控制、全面複製、全球連鎖,中餐卻無法與之比肩。於是,他就在思索:“能否在中西方的差異中找到一個平衡點,用這個平衡點來解決西方標準在中國難以有效實施的難題”。

經過一段時間的探索,陳文輝老師覺得,不管是中國式的“情理法”,還是西方式的“法理情”,兩者共有一個“理”字。“用標準來講‘理’,就是學習國外先進管理標準理念的同時,結合我我國傳統文化‘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的講理特點,取長補短,洋為中用,運用“六帽思維”制定讓所有員工都能公平參與企業一切事務決策過程的議事規則,充分發揮企業員工的參與意識與主人翁精神,變被動管理為自我管理,幫助企業每個人建立內在秩序,進而幫助企業達成管理目標,探索適合我國中小企業和經濟社團發展的管理模式。”陳文輝老師說,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打開國門和“心門”,融入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全面學習西方管理,但並沒有全盤照搬,相反在學習中始終保持中國特色,走中國特色的社會經濟發展之路,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經濟成就,中國式標準化也要走出一條有中國特色的發展之路。

標準化的核心是解決秩序問題

秩序,在《辭海》中的解釋是:秩,常也;秩序,常度也。指人或事物所在的位置,含有整齊守規則之意。從法理學角度來看,美國法學家博登海默認為,秩序意指在自然進程和社會進程中都存在著某種程式的一致性、連續性和確定性。找準了傳播中國式標準化的突破口後,陳文輝老師也順勢摸索出傳播中國式標準化的核心所在——秩序。

陳文輝老師認為,秩序是由規律所支配的規則構建和維繫,是人們在長期社會交往過程中形成相對穩定的關係模式、結構和狀態。人的身體天生就有一套相對穩定的秩序,在正常的情況下,可以形成自我療愈功能,企業內部亦是如此。這種秩序一旦被打破,人的身體就會出現異常甚至導致疾病。同理,企業組織就會出現瓶頸和不正常運轉。“中國式標準化的核心就是要幫助人或組織建立內在秩序,以求達到正常的運轉或良好的狀態。”陳文輝老師用來組建這種秩序的工具只有一把,那就是“萬能鑰匙”。

“萬能鑰匙”是陳文輝老師標準化課程中標準版的總體解決方案,這個方案將目標、行動、時間、態度用中國傳統五行“火、水、金、木”相生相剋的原理進行關聯解讀,在目標分解、策劃、實施、跟進的演繹推理中,啟發學員找出自己目前問題的癥結所在,通過植入式的記憶圖表,讓學員自己尋找秩序的“子鑰匙”——和其他企業管理培訓不同的是,中國式標準化課程沒有一本教材、就連一份列印的材料也沒有,只有許多教學圖表,參與培訓的眾多管理者卻靠它解決人生成長中遇到的婚姻與家庭、職業與事業、朋友與戰友、舍與得、快與慢、簡與繁、欲望與期待、適應與改造等問題,不僅幫助自己建立秩序,也幫助他人達成目標,因此被學員稱為助力人生成長的“萬能鑰匙”。

一旦個人、組織的秩序建立,西方標準化管理就有了植入的土壤,而員工的智慧也被開啟,企業會自動自發建立自己的管理標準與服務標準,形成有生命力的企業文化和有效的科學管理機制。

快樂兒童、智慧女性 快樂兒童、智慧女性

用“智慧的愛”傳播標準化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當許多管理者一味地強調製度的時候,他們往往會忽略人情的重要性,忽略人情就是忽略中國文化,這是一個企業管理的難題。在中國的企業中,人情的威力遠遠大於冷冰凍的制度影響。只有在講制度的同時,又給員工以關懷和愛護,才能真正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理順老闆與員工的關係,管好企業。許多企業主都明白這個道理,卻在日常的管理中不知如何著手。陳文輝老師認為,人人內心都有信仰,這種信仰有可能是宗教、事業、愛情,但不管是何種信仰,核心只有一個,那就是“愛”。

“有愛,才會堅守良心底線,進而會激發愛的情感、思維和行動,有愛的管理才能做到因人而異的柔性管理”。陳文輝老師說,從字面上看,管,是制約,是指對嚴格執行制度、絲毫不許偏差的監督、檢查,其表現狀態則呈“剛性”;理,是梳理,是按照人的情感、思路及價值取向等對人和事進行號脈疏理,其表現狀態呈柔性。“管”和“理”的結合,就是剛柔並濟的結合,中國文化的根是“道”文化,就如太極圖一般,經營管理要達到一定水準,要懂得剛柔並濟的藝術,這門藝術必須以愛為原點。西方文化重責任,中國文化重承諾,因此崗位責任制在中國一直難以推行,讓中國企業的員工提高崗位意識,必須從愛出發,從學習為自己的承諾負責任開始,最後一步才能到崗位責任與流程管理。中國式標準化的管理要點在於“柔性“,其核心是嚴肅而智慧的愛,是一種對每個人負責任的真愛,沐浴在這種愛之下的企業人,才會成長為一個有承諾、有擔當、懂得崗位職責的人。

中國式標準化的靈魂是愛。在標準化的課程上,有一句口號是“有愛會更好”。在陳文輝老師看來,愛首先要表達出來,這種情感的抒發使情感表達得更加豐富飽滿、更有摯感:一個動作,是情與情的碰撞;一個神情,是情感的宣洩;一張“鑽石人生”的圖表,將對父母的孝心、面對同事的自信心、面對朋友的恆心、面對窮人的平常心等等容納其中,各種態度一一對應,不可錯亂。如此,無論是管理者還是被管者,如果能夠站在“愛”與“秩序”的角度去“管”和理解“管”,對企業、對個人發展,都將是事半功倍。

陳文輝老師認為,管理需要講求科學與藝術的平衡。其科學體現的是要嚴而有序,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使管理工作有“法”可依。藝術體現在管中有情,情理交融。嚴格管理不是冷酷無情,不是把員工當做生產工具和機器,一味地依靠制度來控制員工,而是要從關心和愛護員工出發,通過尊重員工的人格,理解員工的感情,維護員工的利益,保證員工的人身安全,來激發員工遵章守紀、服從嚴格管理的熱情。

中國式標準化是“一種智慧的愛”。它既能堅持制度的嚴肅性,又不傷員工的感情,是一個集體生存和發展的根本,是多數人利益受到保障的根本,也是一個公平環境創設的根本,更是企業對大多數遵循企業發展的人的一份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