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結緣青瓷三十年,致力於青瓷藝術的創新與推廣,深入研究傳統青瓷製作的各種工藝技法。作品審美上追求平和、含蓄,技法上力求精湛、完美。其青瓷“跳刀紋”裝飾、“印葉紋”裝飾與銅紅絞泥、流絞泥技法、以及自然灰釉在青瓷中的開發和運用,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
1978年進入龍泉瓷廠從事陶瓷藝術設計工作, 1991年進入景德鎮陶瓷學院美術系深造,
1993年拜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著名陶瓷藝術家高峰先生為師學習傳統手拉
坯技藝、“跳刀”紋飾和現代陶瓷藝術。
1994年拜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徐朝興先生為師學習龍泉窯傳統青瓷藝術。
1994年創建龍泉仿宋官哥窯瓷廠。
1998年創建龍泉華興青瓷有限公司。
2003年創建龍泉大窯瓷文化研究中心。
1998年中央電視台《中國一絕》欄目對陳愛明青瓷藝術進行專訪報導。
1999年日本MHK佐賀放送局和日本著名陶藝家中鳥宏先生來龍泉對陳愛明進行採訪報導和學術交流。
2005年赴韓國參加第十屆康津青瓷文化節並進行學術交流。
人物軼事
讓人安靜下來的詩意青瓷
喜歡龍泉青瓷,輕易就能找到很多理由,但最重要的,無怪乎是它作為一種載體,幾乎將所有中國傳統文化中所蘊含的人文情懷、家國抱負、品德操守宣洩到極致。它恬淡自然、剔透玲瓏、含蓄雋永的“君子”特質,讓人越看越覺得博大精深、越看越覺愛不釋手,越看越覺回味無窮。
“對我來說,青瓷是有生命的。每個作品的創作都費勁了我的心血,比如要創作一個圓罐子,需要先在腦子裡構思怎么取泥、怎么放行、怎么跳刀、怎么裝飾和造型,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而且青瓷從開始拉坯到燒製成成品需要耗費半個月以上的時間,成功率也特別低,龍泉瓷的釉色像一張白紙,不能有一點髒東西。十幾道工序都必須認認真真的。因此,我們青瓷製作者對每一個陶瓷成品都充滿了感情。龍泉窯的釉色是很耐看的,不順心或者煩惱的時候,我們會看我們的青瓷,五分鐘之後便能靜下來。”
生活在都市的現代人,每日浸透在都市文化的染缸里,忍受著現代化的副產品——城市的喧囂,環境的污染、心靈的空虛和浮躁等等。當我們帶著一顆對現代生活充滿疲憊、貧乏、無助的心穿梭於都市中時,返璞歸真、親近自然便成了人們精神追求的又一歸宿。而龍泉青瓷,因它帶有最古老人類文明痕跡和最自然、樸素的親和力,與人們有著深深的、揮之不去的情結,充當著我們這樣焦躁不安的現代人的一貼心靈安撫劑。也許,只有純粹如青瓷,才能帶給我們捧入手心的那份溫婉與貼心。
而陳愛明的作品,追求的正是這份寧靜。他強調釉色的淡雅,致力於傳遞一種舒服、溫馨的感覺。在他的作品中,美是悄然而來的,仿佛一名清秀的美女,從歷史走來,穿越時空的層層迷霧,一塵不染的來到你面前。從欣賞者的角度,這當然是一種快樂,某種隱秘的感情就通過這樣一件瓷器,把作者與觀者聯繫了起來。這種聯繫是說不清的,只能自己去感受,只可意會不可言傳。隨之而來的,是油然生出的美,就像雨後春筍,那樣的新鮮,那樣的獨特。
初看他的青瓷作品,感覺到的是一種簡潔,並不是手法上的,而是情感上的。就像他的為人一樣,簡簡單單,不追逐名利。之後,慢慢品味出一絲恬靜,甚至是幸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功名利祿都沒什麼大不了,反而嚮往一種田園生活的回歸。
窯火相映,華滋厚潤
龍泉是我國青瓷的發源地,在龍泉的山坡上一條條古老的龍窯是此地最奇偉的建築。在這裡升騰不息的窯火間,曾經走出過一代代的青瓷大師。生於斯長於斯的陳愛明,從小就時刻感受著青瓷藝術的薰陶。
33年前的那個9月,懷著滿腔的激情和對青瓷的鐘愛,高中畢業的陳愛明踏入了龍泉瓷廠的大門。從此,他與瓷土為伴,與窯火相映,與青瓷為友。這個開始,定格在他的17歲,卻填充了他的整個藝術人生。
結緣青瓷,他似乎找到了自己的歸屬地,追隨著前輩們的技藝,一步步的與青瓷融為一體。他勤學、好問、敢試,努力將自己的藝術風格貼近青瓷的幽遠、明澈上,或許不夠深刻,但在年復一年的探求中一次次提升了他的技藝。
1991年9月,業務突出的他被廠里選送到江西景德鎮陶瓷學院美術系進修。工藝大師的創作天空往往會受到自身學識修養的制約,而在這裡,他的理論體系得到了很好的完善和補充。
1993年,進修歸來的他結識了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的高峰老師,並拜其為師,學習傳統手拉坯和“跳刀”“絞泥”以及自然灰釉的運用等技藝。不久後,他又師從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徐朝興。兩位名師言傳身教的藝術表現形式,讓他看到了青瓷大師卓然的人生觀和美學觀。為此,他在提升自己青瓷技藝的基礎上,不斷妙悟生活和心靈帶給他的雙重啟迪。通過多年的鑽研,陳愛明的青瓷藝術漸入佳境,並臻爐火純青。
“青瓷技藝需要親力親為”,一句質樸至極的話語,讓他對藝術的成功作出了有力的註解——它源於對生活的探求和嘗試,因為生活存在的本身就深深蘊藉了“可圈可點”的博大力量。沉醉在青瓷世界裡不能自已的陳愛明,常常試圖透過陶土將自我融入到自然之中,並把自然之美和陶瓷之美看作同種境界,一種“天人合一”的境界。每當他看到窯爐升騰翻卷的濃煙,飛舞流動的火焰時,便加深了對“土”與“火”的深情,體會到了投身“土”與“火”這創造性工作所特有的喜悅心情。
30年多來,他乾過並熟知青瓷生產的每一道工序,從瓷土的粉碎、陳鍊到釉料的配製,從制坯、上釉到裝窯、燒窯,甚至質檢、包裝,他掌握一切自己所需要的,不走捷徑,只探技巧。這樣年復一年的勞作,建立了陳愛明與青瓷的血脈關係,成就了他淳厚沉靜的藝術品格。
他低調而靈敏的周旋在技藝的操練中:吸收、運用,不遺餘力。正是這樣,讓他成為中國青瓷界的佼佼者。跳刀、絞泥、半刀泥等技藝、技法在陳愛明的陶瓷世界中套用得收放自如,演繹出豐富多彩的生命語言。
頂尖“跳刀”高手
陳愛明對“跳刀”情有獨鍾,是眾所周知的。所謂“跳刀”,是一種最古老的陶瓷裝飾手法,這種在修坯時無意產生的工藝,突破了作品對物象的苛刻描述,為人們傳達特殊的形式美感提供了抽象有力的表現手段,豐富了審美空間的流動美感。
陳愛明不僅是龍泉較早使用“跳刀”裝飾技巧的藝術家,更是把“跳刀”技藝運用達到頂尖的陶瓷大師。
他的早期作品《泉》,就是以跳刀紋為主要裝飾方法,精雅繁密的“跳刀紋”與清澈的釉色相映襯,恰似奔涌的清泉,水流湍急,浪花飛濺,構成了一幅生生不息的自然圖景,讓人們從中感受到詩一般的東方氣韻。
無怪乎有專家評價說,《泉》在風格上不追求複雜的形態與樣式,採用簡練飽滿的造型,強調單純中的豐富。“跳刀紋”裝飾所特有的自然美配以青瓷如玉一般的色澤,作品在肌理與質地上產生了豐富的變化,構成了一種新的形式關係,在這種形式中作品力圖達到青瓷自身審美特徵與對山水之美的感悟的內在和諧,從而使作品突破對物象的具象描述,去創造審美上深遠的心靈空間。
在陳愛明眼裡,“跳刀”不是一種單純的裝飾技藝,因為他從來不會為了裝飾一件青瓷才去使用它。他不喜歡借“跳刀”之名機械、刻意地將作品“妖嬈化”,他覺得,那太俗。
他手中的“跳刀”手法,首先是寓於生活之中的:隨性、自然,哪怕坑坑窪窪,倒也是一種真實。再者,他以自己清純、大氣的本性美,見證了也還原了生活給予他的這一切。當然,這種見性的智慧與修為,如果沒有“襟抱千秋”的胸懷,恐怕很難徹悟。
就像自己體驗生活的方式一樣,陳愛明懂得尋找生活的特質與本真。最後,每個紋飾都成了他牽腸掛肚的對象。最後的最後,你就在他的作品裡看到了它們,看到了生活。
如果說青瓷作品的創作能力,是一種藝術境界,那么所有的思悟,最終都將回歸到他所創造的作品之中。所以,通過解讀作品,從而解讀陳愛明,或許這是條“捷徑”。因為,只有在功力之間、作品之中,我們才能坦然地解讀他的真性情、真感悟、真人生。
看到作品《聽雨》的時候,最引人注意的,莫過於那布滿瓷體細緻而輕柔的跳刀紋,斜斜地划過,一種浮動的飄感從眼前掠過;梅子青的色彩,明朗了深淺關係的交織,心弦在一瞬間就被撥動了……
殊不知,《聽雨》的誕生,並非是一次計畫中的創造,而是一次意外體驗的感悟。那是在一次去龍泉上垟遊玩的途中,突然天空下起雨,未帶雨具的陳愛明順勢躲進了附近民房的屋檐下。就在這躲雨之時,他那海闊天空的思維又開始悠轉了:漫天而下的雨絲輕重交疊在一起,從眼前順檐而下,一時間,雨絲與霧氣相融,籠罩了他,挽留了他。就是這份“斜風細雨不須歸”讓他迷戀了,於是,《聽雨》便問世了。
他喜歡思考,經常一個人沉靜著,大自然中很小的一些事物都可能讓他產生興趣,譬如雨後看雨滴的變化,牆壁上的自然花紋等等,都會使他產生豐富的聯想。
於是,他又從生活中提煉了《疊翠》:那是在鄉間的小路上,他下車遠眺,眼前是一條涓涓細流,對面是一片鬱鬱蔥蔥的竹林,望不到盡頭。微風一吹,竹林一動,那一瞬間,他被連綿起伏的“竹海”征服了……豎耳聆聽,似乎還有“竹浪”的聲音呢!
他的每一次“跳刀”都是有故事的,而這個故事,他更為刻骨銘心。在多次噴釉的素麵上,厚重的釉色呼應了《疊翠》中“疊”的穿透力和厚度,他以“跳刀”的大氣,一刀、兩刀、三刀地呈現動感的瞬間,深處如竹葉,淺處如竹竿,從下刀至收尾,如行雲流水,毫不含糊。
他說,《疊翠》所表達的,不僅是偶遇的感悟,更是竹林生命的流淌、微風靈魂的飄逸;《疊翠》延續的,是那片山、那條溪的點滴故事。
青瓷作品是靜態的,但他很清楚,自己所創造的這份內涵沉靜的美,是為了記錄感悟與體驗的瞬間,是為了留住生活洋溢動態的美,是為了經久不息地維持一個創新奔跑的姿態。
在創造青瓷作品的過程中,他體會的是一種“瓷亦塑我”的感覺,這需要有一種清澈的心境。我們可以看到,他的藝術創作,源於自然的感悟,以靜現動、以線突景、以色繪境,都是這位工藝美術大師心靈的外現。
青瓷界的麥田守望者
陳愛明長期研究傳統陶瓷藝術的精髓——造型、裝飾技法、釉色,但同時他並沒有消減他的藝術個性,也沒有影響他求新、求變的精神,將其中淡泊、平和、含蓄的氣質融入在自己的藝術創作。在他的大量作品中見不到對傳統經典之作的拷貝,也見不到那種低俗的雕琢之氣。因此,他的作品寧靜而深遠,既有著哲學般的系統和深刻,也有著美學般的典雅和自然,讓人心神平靜,氣血涌動;高山仰望,奮發自強。
“青瓷技藝是一門不能停止的藝術,新的想法、好的創造都是從實踐中產生的。創新,只能在親力親為的製作中才會出現,一旦停止,技藝就會隨之停滯不前。”
在他的諸多作品中,你都能看到傳統龍泉青瓷的技藝基礎上,不斷推陳出新,融入了他諸多的新想法。
來自外界種種全新的陶藝觀念從沒影響他對中國傳統陶瓷藝術精神的堅持。相反,使他從另一個角度重新審視傳統。他認為對傳統研究決不應是在形式上的沉泥,要超越表象去體驗和把握古人最深沉高妙的東西。審美的格調上的崇高、雋永,技藝上的精湛、完美一直是他的藝術追求。多年來與瓷土相親相近的勞作,使他在藝術表達上顯得得心應手,無論造型的沉穩和流暢,釉色的簡潔和豐富,還是內涵的雋永,他都發揮得靈透生輝。
青瓷是一門獨特的藝術形式,既要展現個性,又要發揮材質的優勢以及它不可替代的特性。但不管青瓷藝術今後如何發展,起碼有樣東西是不能忽視的:那就是傳統的精神與美感的獨特性。在青瓷創作中多從中國文人畫與詩詞中吸取豐富的營養,使傳統的龍泉青瓷用現代審美意識將它詩意化。
陳愛明無疑做到了這一點。刻意追求詩意,詩意反而往往會越來越遠。陳愛明用心觀察生活,察看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用自己的靈感去建構自己作品中的世界。對於他,詩意是一種附加的獎勵。
他如同一位沉靜的麥田守望者,在陶瓷藝術世界裡耕耘收穫,以他不斷的創造帶給我們一個又一個驚喜,拉近著我們與自然與傳統的疏離。在藝術探索的道路上,他永遠都不會停歇。我也深信,以他的真誠和勤奮、執著和才智,在其青瓷藝術世界裡,陳愛明一定可以取得更高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