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思義

陳思義

陳思義 1944年9月生,四川峨眉人。全面系統地自學了中醫高院校1-5版教材,又曾在成都中醫藥大學專攻理論1年。熟悉中醫四大經典著作,對其中的一些理論和臨床問題作過深入的研究。1994年晉升為副主任中醫師,同年授聘為成都中醫藥大學副教授(兼職)。現任職於四川省夾江縣中醫院。35年來一直從事中醫門診臨床與帶教工作。

先後師承名老中醫數人,頗得其傳。擅長於對中醫內、婦、兒科雜病及一些疑難急症的診治,如:高熱、暴瀉、咳喘、黃疽、偏癱、偏頭痛、頑固性腰痛、尿石症等。自擬排石散、眨眼方、腰痛煎劑臨床療效甚佳。曾連續數年被授予優秀工作者稱號。在省級以上於刊物發表學術文章10餘篇,部分文章已被收載入出版的醫著之中。前來或來函求醫者遠及美國、港台、南韓、新加坡。地陳國偉 福建龍巖市人。龍巖市中醫院主治醫師。1990年畢業於上海中醫學院,獲醫學學士學位。從事中醫中藥工作10餘年。先後發表國家級論文4篇,在醫學雜誌上發表論文多篇。從事中醫體質課題研究1年。
(l902—l983)

南京藥物研究所研教授

曾名陳誦宜,1902年生,家居今崇明縣建設鄉三星大隊。陳思義是我國聲譽卓著的藥物學家。曾擔任南京藥物研究所研究員、教授,中國藥學會江蘇分會和南京市藥學會副理事長。陳是九三學社社員,還曾當選為南京市人民代表和政協委員。
陳思義祖輩務農,9歲始入學,1915年考入崇明中學,以家貧走讀,日往返20里。陳天資聰穎,勤奮好學。1919年,陳考入南京高等師範。 1923年畢業,留校任理論化學助教。1925年考取官費赴美留學。先入讀芝加哥大學生理化學系,不久轉威斯康星大學專攻藥學。1927年,獲藥學博士,成為第一個在美國獲該學位的中國人。1928年,就聘於美國登佛化學製藥公司駐中國推銷員,繞道歐洲回國。 1931年,執教上海中法大學。1936年,赴南京負責籌建中國國立藥學專科學校(簡稱藥專,今中國藥科大學前身),建成我國第一所獨立的藥學專科學校。陳始任教務主任,後任校長,並親自授課。1945年出任重慶衛生局專員,主管藥政。1947年,就聘華西大學主授藥學課。
解放後,藥專由重慶遷寧,易名華東藥學院,後改南京藥學院。1950年,陳任藥劑系主任。1952年,他用20餘年心血寫成的藥學專著《實用藥劑學》問世,全書50萬字,成為當時藥劑學教學和科研的主要參考書。l962年,陳主持編寫了高等藥學院校教材《藥劑學》。1963年,調南京藥物研究所任藥劑研究室主任。在他指導下,先後完成了蟲膠腸溶衣片、薄膜包衣片的研究工作,並積極開展抗血吸蟲新藥銻—273緩解片的研究。1965年,他參與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的編纂工作。“文化大革命”中,陳身遭迫害,被迫離開教學科研崗位,他不以個人進退榮辱為懷,從英文、德文學術著作中,翻譯了數十萬字的國外藥學資料,全部獻給研究所。
陳思義為人正直,對科學事業孜孜以求,學而不厭。他治學嚴謹,主張兼收並蓄,重視祖國的古老藥學,率先提倡中西藥學結合。他博覽我國藥物學名著,潛心研究,為中藥學的發展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
陳思義於1983年3月3日病逝,享年81歲。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