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況
陳學光,男,1958年10月生,海南瓊海人,1981年畢業於湛江水產學院養殖系,獲農學士學位,1994年獲海南省水產養殖高級工程師職稱,現任海南大學副教授,文昌市羅非魚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淡水漁業研究中心陵水保種場技術主管,多次獲得所在單位先進工作者和廣東省水產系統先進工作者,最受歡迎的教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教學情況
曾主講《魚類增養殖學》、《魚類營養與飼料學》、《水產動物病害及防治學》、《特種水產品種養殖技術》、《水產養殖工程技術》等課程,主編《暖水性魚類養殖技術》教材用於種植養殖專業教學,編寫《水產養殖學實驗指導》(主編魚類增養殖學實驗指導部分) 教材用於水產養殖專業,參加《海南大學種植養殖專業教學改革與實踐》研究課題獲海南省高校教學改革成果二等獎。
科研情況
在科研方面長期從事水產科學技術研究,套用推廣和技術開發工作,在魚類引種保種、種苗繁育、養殖技術推廣、水產飼料的研究、養殖工程等方面有較多的研究和豐富的實踐經驗。先後主持和參加多項科學研究項目和科學技術套用推廣項目。“網箱培育大規格羅非魚種技術”通過省級技術鑑定;“下游尼羅麗鯛的引進、養殖試驗與推廣及雜種一代(玫瑰鯛)優勢的利用”通過驗收;“海南島淡水白鯧種苗越冬死亡原因與對策的研究”完成驗收。在主持海南省淡水水產良種場技術工作期間,引進了18個新品種,已有8個品種在生產中推廣套用,其中“長江系四大家魚的引進、繁殖與推廣”和“美國尼羅羅非魚、奧利亞羅非魚的引進、種質保純及雜交育種”作為海南省重大科技成果已通過驗收,“美國尼羅羅非魚、奧利亞羅非魚的引進、種質保純及雜交育種”獲海南省重大科技成果推廣三等獎。“奧尼羅非魚”、“吉富羅非魚”、“長江系鱅魚”成為該良種場拳頭產品。此外,還有“外海深層取水技術”和“多層反砂濾技術”在海產動物養殖方面套用,這兩項技術對預防病害的發生效果顯著。在技術開發方面,與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魚漁業研究中心試驗場合作,創辦“中國淡水漁業研究中心陵水保種場”,該場成為羅非魚南繁育種基地,每年為各地養殖戶提供優質種苗4000萬尾。學術著作方面,代表性著作有《國內外最新魚類養殖》、《名特優水產品養殖實用新技術》、《羅非魚優質高產養殖新技術》、《暖溫水性魚類養殖技術》、《鴨魚結合套養技術》、《全雄性羅非魚養殖技術》。發表論文有《萬泉河流水高產網箱養魚試驗示範報告》、《福壽魚養殖高產試驗報告》、《燈光誘捕福壽魚苗試驗》、《稻田養魚試驗及推廣》、《福壽魚、下游尼羅麗鯛、玫瑰鯛養殖試驗報告》、《“萬泉河”牌羅非魚配合顆粒飼料養殖福壽魚效果觀察》、《奧尼羅非魚消化系統的組織學研究》、《兩種羅非魚外周血細胞顯微結構比較觀察》等10多篇。近幾年來主要從事吉富羅非魚種質改良、羅非魚養殖高產技術及產業化的研究,2014年羅非魚養殖高產技術研究取得了畝產3.32噸的成績,使海南省成為中國羅非魚養殖第二大省,年產量20萬噸,是海南省水產養殖第一品牌和海南省農產品加工出口的龍頭老大,同時引進澳洲寶石斑養殖獲得成功並馴化海水養殖成功,還引進福瑞鯉魚試養成功,成為海南水產養殖的新品種。
獲獎情況:“稻田養魚技術推廣”獲農牧漁業部科技進步一等獎;“南扶水庫冬季網箱養殖福壽魚試驗”獲海南省首屆科技進步四等獎;“羅非魚配合顆粒飼料的研製與加工工藝”獲海南省“星火計畫”三等獎;“南扶水庫網箱養殖福壽魚高產技術套用”獲農業部“豐收計畫”二等獎;“水庫網箱養魚高產技術”獲海南省科技進步四等獎;“萬泉河流水高產網箱養魚”獲海南省“豐收計畫”一等獎和農業部“豐收計畫”二等獎;工作業績被多家媒體報導,並編入《海南省高級專業技術人才名錄》、《海南大學教師風采》、《當代中國農村》、《當代中國英才》、《當代中國科學家與發明家大辭典》、《中國農林專家大辭典》、《當代中國高級技術人才名錄》、《中國世紀專家》、《世界名人錄》等辭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