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進溫州浙江省立第十師範學校後,接觸新文化,追求新思想。1925年春,加入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為中共溫州獨立支部成員。國民革命失敗後,回瑞安馱山家鄉,在農民中發展黨員,先後建立馱山、後崗底、李山、花台等黨支部。
1926年秋,中共溫獨立支部成員之一陳卓如,據上級黨組織指示,深入農村開展革命活動。林去病任桐浦國小校長,陳卓如任沈岙龍溪(現沈岙國小)國小校長,兩位黨的領人以教育為名,開展農村農運工作,發展黨組織。當時龍溪國小教育經費缺乏,陳卓如為了辦好龍溪國小,讓農民子弟多上學識字,將自己家中取來銀元置辦課桌,讓廣大學生上學。
在龍溪國小任教期間,同時舉辦農民夜校,組織農會,培養革命骨幹,發展中共黨員索麵興,以索麵興家為革命據點,進行地下革命組織活動。1927年,旱情嚴重,稻禾歉收,官逼民反,農會會員組織力量進行抗稅、抗租,開展鬧荒鬥爭。地方豪紳朱萬豐酒戶,堆積糧食做酒。由困難戶缺糧嚴重,陳卓如便率農會骨幹陳唐高、葉鑾、翁乙洪等,向朱家要糧先借後還解決缺糧戶幾千斤稻穀。鬧荒鬥爭取得成功後,朱冶桃懷恨在心,向縣裡密告: 陳卓如在沈岙龍溪作共產黨活動,偽縣政府命令追捕陳卓如先生。他多次在民眾的掩護下脫險為安。
1928年春,根據瑞安縣委指示,他以龍溪國小校長身份為掩護,在當地組織農民鬧荒暴動,建立“農會”、“插田會”、“無田會”等民眾組織。1928年秋,陳卓如在龍溪國小被迫離開後,一直開展革命活動,組織浙南第一支馱山農民赤衛隊,任總指揮。隊伍迅速發展到300餘人,以馱山為活動中心,打擊土豪劣紳,襲擊警察所和鹽務所。同時發展馱山、沈岙、花名、李山、後崗底、沙溪等村黨組織。1929年1月,當選為中共瑞安縣委委員。1930年5月,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三軍成立後,率隊編入紅一團,為該團負責人之一,參加了攻打平陽縣城等戰鬥。1932年春節,在馱山被叛徒出賣,受傷被捕,在解往溫州途中,因流血過多而獻身。現龍溪紅色國小校印留存江心寺革命紀念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