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第1章 防城港市海域基本情況
1.1 自然環境概述
1.1.1 氣象
1.1.2 海洋水文
1.1.3 泥沙
1.1.4 地形地貌
1.1.5 氣象災害
1.1.6 自然資源
1.2 社會經濟狀況
第2章 海洋環境調查範圍、內容及方法
2.1 調查範圍、內容及時間
2.2 調查項目
2.2.1 海水水質
2.2.2 海洋沉積物質量
2.2.3 海洋生物
2.2.4 生物體質量
2.3 調查及分析方法
2.4 評價標準
2.5 評價方法
第3章 近岸海水水質現狀
3.1 防城港灣水質調查結果與評價
3.2 珍珠灣水質調查結果與評價
3.3 企沙半島沿岸水質調查結果與評價
3.4 水質現狀小結
第4章 海洋沉積物質量現狀
4.1 防城港灣和珍珠灣附近海域沉積物調查結果與評價
4.2 企沙半島沿岸沉積物調查結果與評價
4.3 沉積物現狀小結
第5章 海洋生物與生物體質量現狀
5.1 海洋生物現狀
5.1.1 葉綠素
5.1.2 浮游植物
5.1.3 浮游細菌
5.1.4 潮間帶動物
5.2 生物體質量現狀
5.3 小結
第6章 防城港市海洋環境專項調查
6.1 北崙河口海洋環境調查
6.1.1 海水水質
6.1.2 沉積物
6.1.3 生態環境
6.2 水體熱污染調查
6.2.1 概述
6.2.2 觀測方案、方法
6.2.3 水溫觀測結果與分析
第7章 污染源和污染物入海量
7.1 陸域污染
7.1.1 工業污染
7.1.2 生活污染
7.1.3 畜禽養殖污染
7.1.4 農業化肥污染
7.1.5 河流入海污染物
7.2 海域污染
7.2.1 海水養殖污染
7.2.2 海上船舶油污染估算
第8章 防城港市沿岸環境容量初步計算
8.1 計算區域
8.2 計算方法
8.2.1 海水交換率方法
8.2.2 環境本底值與環境標準值差之意義下的環境容量計算方法
8.3 計算結果
8.3.1 防城港東西灣環境容量
8.3.2 其他5個區域環境容量
第9章 防城港市近岸海域環境承載力分析
9.1 防城港市海域承載力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9.1.1 海域承載力構成要素分析
9.1.2 評價指標體系設定
9.1.3 評價單元確定
9.2 量化評價方法
9.2.1 指標層
9.2.2 準則層
9.2.3 目標層
9.3 單要素指標評價
9.3.1 可利用海洋空間資源評價
9.3.2 海洋環境質量評價
9.3.3 海洋生態系統健康狀況評價
9.3.4 海洋災害風險評價
9.4 海域承載力綜合評價
9.4.1 矩陣判別法
9.4.2 綜合指數評價法
9.4.3 防城港市近岸海域承載能力綜合評價
第10章 海洋環境容量分配和污染物總量控制
10.1 研究方法
10.2 海洋環境數學模型
10.2.1 控制方程及定解條件
10.2.2 數值方法及關鍵參數選取
10.2.3 海洋環境模型及驗證
10.2.4 回響係數場
10.2.5 水質控制點
10.2.6 分區達標控制
10.3 計算結果分析
10.3.1 污染物擴散趨勢及影響範圍
10.3.2 污染源排放剩餘負荷分配
第11章 海洋污染物總量控制規劃
11.1 海洋產業布局規劃
11.1.1 廣西海洋功能區劃
11.1.2 防城港域總體布局規劃
11.1.3 防城港市城市總體規劃
11.1.4 防城港市海洋漁業發展規劃
11.1.5 防城港市濱海旅遊業發展規劃
11.2 與相關規劃協調性分析
11.2.1 與《廣西北部灣港總體規劃》的協調性分析
11.2.2 與防城港市相關規劃的協調性分析
11.3 海洋污染物總量控制規劃
11.3.1 防城港海洋污染髮展預測
11.3.2 防城港灣溢油風險預測
11.3.3 防城港海洋污染物總量控制規劃
第12章 防城港市海域環境污染防治對策
12.1 防城港市海域環境問題日趨突出
12.1.1 近岸海水水質質量明顯下降
12.1.2 港灣納污容量與水交換能力減弱
12.1.3 海岸及濱海濕地生態環境嚴重退化
12.2 防城港市海域環境污染防治對策
12.2.1 建立防城港市近岸海域環境監控平台
12.2.2 實行重大工業項目環境污染的監測制度
12.2.3 嚴格實行沿岸入海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
12.2.4 加強船舶污染防控
12.2.5 強化措施確保海域功能區划水質標準
12.2.6 深入開展污染物排放總量分配控制技術的研究
主要參考文獻
內容簡介
針對防城港沿海開發建設中的海洋生態環境日趨嚴峻,亟需開展入海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問題。在充分的野外調查和室內分析的基礎上,本書較為系統地開展了防城港海域環境現狀和發展趨勢、污染物來源和污染物總量評估、港灣納污容量與污染物排放控制、海域環境污染防治等方面的研究。李誼純和陳波編著的《防城港市入海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研究》可作為海洋環境、海洋水溫、海洋工程及相關專業的教師、科研設計及海洋管理人員的參考書,也可作為上述專業領域高年級本科生及研究生的教學參考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