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樂城

嘉靖四十年,知縣戴時望鑿城南河,西引江潮,東接溪水,環城一帶藉以為固,舟航可至東門。 崇禎十四年(1641),知縣夏允彝擴城,城周長增加933米。 民國17年(1928),將南、西兩段城牆拆除修路。

概述

在今吳航鎮。明弘治三年(1490),知縣潘府拓地建城,土石結構,廣袤僅里許,號珠城。城門東曰六平,西曰雙江,南曰十洋,北曰首石,各門之名因所向山川、市井而命名。

歷史沿革

古代

嘉靖三十二年(1553),倭寇作亂,巡撫王抒、巡按趙孔昭請擴建長樂城,知縣詹萊督造,10個月建成。城高5米,厚3.3米,周長3483.3米。水關5處,窩鋪57處。門五,東曰鎮海,西曰清江,南曰陽春,北曰拱極,西南曰平政。嘉靖四十年,知縣戴時望鑿城南河,西引江潮,東接溪水,環城一帶藉以為固,舟航可至東門。崇禎十四年(1641),知縣夏允彝擴城,城周長增加933米。北段城牆移上蟹山、龍台山巔;建覽勝亭,造城樓1、敵台4、水關1、石橋1、窩鋪20。開河766.7米,引水到外浦,環繞城南,與城隍溪水相接,暗渠通於學宮內泮池;又引浦水向東與鰲頭之水合,與觀音溪水相接,大小舟航可入城;疏通二水達東門城外。於是城外有池,城內有水,守備益固。清乾隆二年(1737)、十一年、二十一年重修。城門5、水關1、水閘4、炮台13、窩鋪24、垛口938,一切完固。民國初年,城牆尚完好。民國17年(1928),將南、西兩段城牆拆除修路。抗日戰爭爆發,為抵禦日艦入侵,拆城牆石填堵閩江口航道,城牆大部被毀。

近代

1958年大煉鋼鐵時又拆去汾陽溪水關門兩側城牆。古城牆現尚存殘跡:北門頂地段長36米,高1.2米,北門石門臼;漢口巷西段,石砌城牆長12米,高5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