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橋概況
鑼鼓大橋原名馬務大橋,是連線汾河兩岸、老城新區的重要交通樞紐。大橋始建於1969年,是臨汾歷史上橫跨汾河的第一座橋樑。曾於1998年拆除重建,2008年6月實施加固加寬改造,2009年7月全面竣工。
大橋外貌
臨汾素有“鑼鼓之鄉”美譽,產生和流傳於此的威風鑼鼓曾在亞運會開幕式上威震四方。鑼鼓大橋將威風鑼鼓融入橋樑和雕塑設計,使一座普通的橋樑變成了集通行、觀光、休閒、旅遊於一體,極具本土特色的文化景觀。
新落成的鑼鼓大橋包括大橋主橋、鑼鼓廣場和威風鑼鼓雕塑三部分。大橋全長560米,在原橋寬25米的基礎上,兩側各加寬15米,總寬達55米,其中機動車道寬40米,雙向十車道,兩側各設3.5米非機動車道和4米人行道。42盞具有民族特色的中華燈矗立於大橋兩側,橋體由三層彩燈裝飾。如今鑼鼓大橋已成為臨汾市的一道著名景觀,白天有遊人拍照留念,夜裡燈光璀璨,成為無數市民休閒納涼的好去處。
鑼鼓大橋以臨汾威風鑼鼓為主題,橋墩、護欄和橋面中心隔離帶共雕刻鑲裝1500多面石鼓,形態各異,氣勢壯觀,其數量之多、規模之大,創世界吉尼斯之最。
大橋東西兩側建有四個鑼鼓廣場,占地面積60畝,綠化面積2.1萬平方米。橋頭四座威風鑼鼓雕塑,高13米,採用花崗岩雕刻,分別塑造了威風鑼鼓中鼓、鑼、鈸、鐃四種樂器的演奏藝術形態,威武雄壯,氣勢磅礴,雕塑的材質為花崗岩,增強了造型的厚重感,運用了誇張的藝術手法,給人以新穎而濃烈的藝術感受和歷史感。整個作品以平陽大地的“威風鑼鼓”為創作題材,風格氣勢磅礴,人物生動,動感強烈。把當地人民喜聞樂見的鑼鼓文化表現的淋漓盡致,鼓樂手強勁有力的納喊與舒展的擊打動作以及美好的祈盼融匯於鼓、鑼、鐃、鈸傾情舞動之中,顯示了臨汾人民的豪邁,詮釋了臨汾的城市內涵、文化底蘊與精神風貌。鑼鼓大橋建成後將成為臨汾城市景觀的地標式建築。雕塑前方寬1.2米、長12米的黑色花崗岩地雕,分別展示了悠久豐富的鑼鼓文化,與大橋、廣場相映成輝,為臨汾威風鑼鼓的展現與傳播樹立了永恆的藝術豐碑。
建造意義
鑼鼓大橋是連通臨汾市汾河兩岸的重要交通樞紐,大橋的改造建設對拉大臨汾市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具有重要意義。鑼鼓大橋充分吸取臨汾悠久厚重的歷史文化,成功地將威風鑼鼓融入橋樑和雕塑設計,把一座普通的橋樑打造成了具有豐富文化內涵的精品工程,把一座單一的橋樑建成了集通行、觀光、休閒、旅遊於一體的文化景觀,探索出了一條以文化統領建設、以建設展示文化的成功經驗。鑼鼓大橋的竣工通車,不僅大大增強了汾河兩岸的通行能力、方便了民眾生活,而且極大地改善了城市面貌,展示了臨汾新形象,必將對促進該市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產生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