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國

鑄國

鑄國,文獻或又作祝。任姓。周武王克殷後,封黃帝後裔於鑄,建立鑄國。故址在今寧陽縣西北鑄城。春秋時期,鑄介於齊魯兩國之間,魯大夫藏宣叔曾娶妻於鑄。春秋後期,鑄殆被齊國所滅。

史料記載

春秋各國國土分布春秋各國國土分布

鑄國,春秋時代位於今山東省的一個小諸侯國。春秋中期前6世紀中葉猶存,後不知所終。

《呂氏春秋·慎大覽》記載了鑄國的起源:“武王勝殷,未下輿,命封黃帝之後於鑄,封帝堯之後於黎,封帝舜之後於陳;下輿,命封夏後氏之後於杞,立成湯之後於宋,以奉桑林。”

值得注意的是,同樣是記載周武王封黃帝之後,《禮記·樂記》記載:“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車,而封黃帝之後於薊,封帝堯之後於祝,封帝舜之後於陳;下車,而封夏後氏之後於杞,投殷之後於宋。”而《史記·周本紀》:“武王追思先聖王,乃褒封神農之後於焦,黃帝之後於祝,帝堯之後於薊,帝舜之後於陳,大禹之後於杞。” 三種記載各有不同。而楊伯峻認為鑄與祝兩字古音相近而通假。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襄公二十三年》提到鑄國的傳世青銅器有鑄公簠,其銘文有“鑄公作孟妊車母媵簠”。楊伯峻因此認為此鑄國為黃帝後裔妊姓,或寫作“任姓”。

在《左傳·襄公二十三年》提到魯國大夫臧宣叔,娶妻於鑄國。《左傳·昭公二十五年》記載,魯昭公命令大夫叔孫昭子取道鑄回魯國。
郭沫若《兩周金文辭大系考釋》稱,鑄國最終為齊國所滅。不知其依據。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