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鐵仔是灌木植物,高0.5-1米;小枝圓柱形,葉柄下延處多少具稜角,幼嫩時被銹色微柔毛。葉片革質或堅紙質,通常為橢圓狀倒卵形,有時成近圓形、倒卵形、長圓形或披針形,長1-2厘米,稀達3厘米,寬0.7-1厘米,頂端廣鈍或近圓形,具短刺尖,基部楔形,邊緣常從中部以上具鋸齒,齒端常具短刺尖,兩面無毛,背面常具小腺點,尤以邊緣較多,側脈很多,不明顯,不連成邊緣脈;葉柄短或幾無,下延至小枝上。
花簇生或近傘形花序,腋生,基部具1圈苞片;花梗長0.5-1.5毫米,無毛或被腺狀微柔毛;花4數,長2-2.5毫米,花萼長約0.5毫米,基部微微連合或近分離,萼片廣卵形至橢圓狀卵形,兩面無毛,具緣毛及腺點;花冠在雌花中長為萼的2倍或略長,基部連合成管,管長為全長的1/2或更多;雄蕊微微伸出花冠,花絲基部連合成管,管與花冠管等長,基部與花冠管合生,上部分離,管口具緣毛,裡面無毛;花葯長圓形,與花冠裂片等大且略長,雌蕊長過雄蕊,子房長卵形或圓錐形,無毛,花柱伸長,柱頭點尖、微裂、2半裂或邊緣流蘇狀;花冠在雄花中長為管的1倍左右,花冠管為全長的1/2或略短,外面無毛,裡面與花絲合生部分被微柔毛,裂片卵狀披針形,具緣毛及腺毛;雄蕊伸出花冠很多,花絲基部連合的管與花冠管合生且等長,上部分離,分離部分長為花葯的1/2或略短,均被微柔毛,花葯長圓狀卵形,伸出花冠約2/3;雌蕊在雄花中退化。
果球形,直徑達5毫米,紅色變紫黑色,光亮。花期2-3月,有時5-6月,果期10-11月,有時2或6月。
生長習性
生長於海拔1000-3600米的石山坡、荒坡疏林中或林緣,向陽乾燥的地方。
分布範圍
分布於亞速爾群島至非洲,阿拉伯半島,印度至中國(甘肅、陝西、湖北、湖南、四川、貴州、雲南、西藏、廣西、台灣)。
相關變種
尖葉鐵仔(學名: Myrsine africana var. acuminata C. Y. Wu et C. Chen, ),雲南植物志,11: 378. 1977。
此變種與前者的主要區別是,葉片橢圓形,長2-5厘米,寬1-1.6厘米,頂端短漸尖,基部楔形,邊緣具刺狀鋸齒。產中國雲南,海拔1200-2500米的疏、密林下,灌木叢中或路旁。模式標本采於雲南雙柏。
主要價值
鐵仔的枝、葉藥用,治風火牙痛、咽喉痛、脫肛、子宮脫垂、腸炎、痢疾、紅淋、風濕、虛勞等症;葉搗碎外敷,治刀傷;皮和葉可提栲膠,皮含約35%,葉含約5%;據說種子還可榨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