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歷程
1987年動工修建,1990年9月竣工,10月1日對外開放。1997年12月,在園內建成183米高的廣播電視發射塔。2003年,政府投資對公園進行改造,以湖區為重點,圍繞電視發射塔鋪裝廣場、修花壇等。改造後,公園分湖區、安靜休息區、兒童遊樂區、運動休閒區、花卉觀賞區、門前區6區。湖區有湖心島和兩個小島,通過長短不等、造型各異的石橋、鎖橋、浮橋、木橋相互連線,形成“三島五橋”的格局。湖邊設水榭、碼頭,湖東水中有石林景觀。安靜休息區有供人休息的亭及棚架;兒童活動區有各種遊藝設施;運動休閒區有足夠的運動場地,周圍配以仿石座椅;花卉觀賞區有面積近2000平方米的觀賞溫室。共有東、南、西3個園門,均為仿自然山石造型。園內建築及小品造型簡潔新穎,如仿石造型的疊水、湧泉、頗具特色的風車等。全園以自然式種植類型為主,孤植、樹叢、樹群以觀賞為主。 林帶用於組織空間和防護。四周以高大針闊葉喬木作為屏障,起到屏俗避喧、自成一體的作用。四周圍牆用三葉、五葉錦覆蓋。植物配置大色塊、大手筆。地形起伏變化,營造出四季不同的景觀。改造後的公園功能更加完善,並由原來的封閉式變成開放式,為營口市民賞景健身,接近自然,親水、樂水、玩水、戲水的好場所。
地理環境
夕陽映照下的鏡湖,一抹餘暉輕柔地灑在平靜的湖面上,偶爾有釣魚人甩下的魚鉤讓湖水泛起漣漪。鏡湖四周樹木參天,花草吐芳,曲徑蜿蜒,山林亭台綴於其間,讓人仿佛如置畫境,身在其中倍感心靜、神怡、身爽,鏡湖公園確是個健身的好地方。此時綠樹掩映之下,人影綽綽,人們相繼到來陸續各種健身活動。鏡湖公園裡有一支龐大的合唱隊伍,合唱隊自發組建於二年前,都是愛好唱歌的人,大家自娛自樂,想唱就唱,隨時更換歌曲。南門廣場,幾十位身著白衣白褲的太極愛好者打起了太極拳。伴著悠揚的樂曲,太極拳愛好者展示了“野馬分鬃、玉女穿梭”等拳法,身形步法透著太極拳的美感。健身使他們看上去精神矍鑠,意氣風發,他們在充分享受著健身帶給他們的快樂。
湖心島電視塔下,活躍著一群練太極劍、太極扇的老年人,騰腿、探腰、轉臂、送劍、抖扇,各個動作靈活自如,那輕盈的體態,優美的動作絕非一日之功。據其中的劉先生說,他們是於2006年組織起來的,一年四季堅持鍛鍊,從不間斷。身體不但強健了,心情也好,精神頭兒也足了。火紅的扇子在他們手中一會如怒放的鮮花,一會又如飛舞的蝴蝶,百般變化,美感十足。在他們身上,我們感受到——青春未曾離去。每晚6時,西門廣場有一個百餘人的健身舞蹈團隊,人們在歡樂的樂曲中翩翩起舞,時而轉身側腰,時而舒臂伸腿,時而側頭踏步,跳得優美自然,瀟灑自如。隊伍中有十歲的孩童、七十多歲的老者也不在少數,靜的景、動的人,把鏡湖公園裝點得如詩如畫,正是“綠樹陰濃夏日長,塔台橋影入湖來。花團錦簇盛世昌,娛樂健身享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