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像理論

鏡像理論

鏡像理論是由雅克·拉康(Jacques Lacan,1901-1981)提出的。鏡像理論是指將一切混淆了現實與想像的情景意識稱為鏡像體驗的理論。“鏡像階段”就是確立發生在嬰兒的前語言期的一個神秘瞬間。 拉康是一名法國的精神醫生,也是最富有爭議的歐洲精神分析學家,被稱為法國的“弗洛伊德”。

基本信息

拉康認為,意識的確立發生在嬰兒的前語言期的一個神秘瞬間,此即為“鏡像階段”,之後才進入弗洛伊德所說的俄狄浦斯階段。兒童的自我和他完整的自我意識由此開始出現。其對鏡像階段的思考基本上是建立在生理事實上的。當一個6-18個月的嬰兒在鏡中認出自己的影像時,嬰兒尚不能控制自己的身體動作,還需要旁人的關照與扶持。然而,它卻能夠認出自己在鏡中的影像,意識到自己身體的完整性。

其具體過程是,剛開始,嬰兒認為鏡子裡的是他人,後來才認識到鏡子裡的就是自己,在這個階段,嬰兒首次充分認識到自我。而在此之前,嬰兒還沒有確立一個“自我”意識。從鏡像階段開始,嬰兒就確立了“自我”與“他人”之間的對立。換句話說,嬰兒只有通過鏡子認識到了“他人是誰”,才能夠意識到“自己是誰”。“他人”的目光也是嬰兒認識“自我”的一面鏡子,“他人”不斷地向“自我”發出約束信號。在他人的目光中,嬰兒將鏡像內化成為“自我”。

拉康的鏡像階段從嬰兒照鏡子出發,將一切混淆了現實與想像的情景都稱為鏡像體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