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秦氏家族,是無錫著名的江南望族,明清科舉世家,是北宋著名詞人秦觀的後裔。明清時期出了34名進士,70多名舉人,十多名翰林。
秦觀(1049-1100)字少游,一字太虛,高郵人。學者稱淮海先生。秦觀年青時,盛氣好奇。北宋熙寧七年(1074年)在揚州遇見蘇軾,從此投入蘇門,和黃庭堅、張耒、晁補之合稱“蘇門四學士”。蘇軾任徐州知府,秦觀寫的“黃樓賦”,蘇軾十分讚嘆,說有屈宋(屈原、宋玉)之才。以後蘇軾又把秦觀詩文推薦給王安石,王安石也十分讚揚秦觀詩文“清新似鮑謝”(鮑照、謝朓)。
宋元豐二年(1079年),秦觀同蘇軾、參寥來無錫惠山瀏覽賞景,寫“和三唐人惠山詩”三首,愛慕無錫的山水。元豐八年(1085年),秦觀考中進士,歷任蔡州教授、太學博士、秘書省正字兼國史館編修等職。紹聖元年(1094年),新黨執政,秦觀被視為元祐黨人,貶謫至杭州任通判,後又遠謫郴州、雷州,最後死於藤州(今廣西藤縣)。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被朝廷追贈龍圖閣直學士。現在惠山秦觀墓碑就是“秦龍圖墓”四個大字。此墓已列入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秦觀之子秦湛,宋政和年間(1111-1118),任常州通判,定居常州武進,於是遷秦觀之柩葬於無錫惠山,當時無錫是常州所管轄的地區。秦湛是秦氏家族的遷常始祖。
南宋末年,秦湛十世孫秦惟禎(瑞五)從武進入贅於無錫富安鄉胡埭王野舟家。秦惟禎便是無錫秦氏家族的遷錫始祖。
秦惟禎之孫秦彥和在元代末年,從胡埭遷居城中六箭河北岸玄文里,其後裔被族內稱“河上秦”。明代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秦惟禎七世孫秦金又自胡埭之張舍遷居縣城西水關,其後裔被族內稱“西關秦”。河上秦與西關秦是城中秦氏家族的兩大支系。
明天順三年(1459年),秦彥和之 曾孫秦夔、秦孚在科舉中取勝,同時中舉。以後秦夔和秦金連捷為進士,從此奠定了無錫秦氏家族發跡的基礎。嗣後子孫蕃衍,河上秦棟廈雲連,鱗次櫛比,跨師古河(即六箭河,現崇寧路)兩岸都是秦姓住宅。清初,又向大、小婁巷、中市橋巷、東河頭巷、虹橋下、縣下塘等處發展,成為聚族而居的中心大家庭形態。
秦氏家族是從耕讀世家進而為書香門第的文化世族。明清兩代,他們要求子孫走讀書應考入仕的道路。無錫科舉之盛,秦氏獨領風騷。據統計,秦氏中進士34人,中舉人77人。 在34名進士中,有13人點了翰林,入翰林院任職。有三人列入一甲第三名探花,他們是秦鉽、秦勇鈞和秦蕙田。
秦氏家族,源遠流長,在無錫留下許多珍貴的文化遺產,現在無錫市的第一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寄暢園”,原來就是秦氏家族五百年來的族產。
寄暢園,始建於明代正德年間(1506-1521年),是“西關秦”系明代弘治六年(1493年)進士,曾歷事弘治、正德、嘉靖三帝,任南京兵部尚書秦金的別墅園林,名“鳳谷行窩”。
秦金卒後,園歸“河上秦”系的族孫秦梁所有。秦梁是明嘉二十六年(1547年)進士,官江西布政使。萬曆二年(1574年),編纂《無錫縣誌》。嘉靖三十九年,秦梁之父在此鑿池疊山,進行擴建,後改園名為“鳳谷山莊”。
秦梁卒後,園歸他的從侄秦燿所有。秦燿是明隆慶五年(1571年)進士,他的主考官是張居正。萬曆元年(1573年),張居正入閣為首輔,進行政治經濟改革,秦耀被看作張居正的黨人。萬曆十八年(1590年),秦耀升任右副都御史、湖廣巡撫。第二年張居正受廷臣追論,秦耀受株連,奉旨解職回籍。歸錫後,他便以抑鬱不平的情懷寄于山水之間,建行寄暢園。
秦耀卒後,寄暢園分割,由四房子孫掌管,傳至曾孫秦德藻,又將園歸併為一。清康熙初年,請著名造園家張漣、張鉽改建,從此,寄暢園(俗名秦園)譽滿海內。康熙、乾隆兩帝南巡,每次必游寄暢園,留下不少詩章、匾額、對聯。乾隆認為“江南諸名園,唯惠山秦園最古”,且“愛其幽致”,繪圖攜歸北京,在清漪園(今頤和園)內仿寄暢園為“惠山園”(1811年改名諧趣園)。
秦氏家族,在清代雍正年間,突然遭到一場災難。秦德藻之長孫秦道然在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南巡瀏覽秦園時,奉旨隨駕進京,在皇九子允禟處教書,後來秦道然考中進士,官至禮科給事中,破格以漢人任允禟的貝子府管領。雍正即位,貶斥允禟。允禟罪名之一,就是任用漢人秦道然為管領。秦道然革職下獄,家產沒收,寄暢園也包括在內。
乾隆元年(1736年),秦道然子秦蕙田參加會試,中一甲第三名探花,上疏陳情,願以本身官職贖父之罪,秦道然才得釋放回家。後來秦蕙田官至刑部尚書,蕙田精於經學和典章制度,著有《五禮通考》262卷。
清乾隆十一年(1747年),秦道然、秦蕙田父子集合秦德藻二十四房子孫合議,將寄暢園嘉樹堂改為秦德藻一支的專祠,祀遷錫第六世祖、詔旌孝子秦旦、秦奭兄弟,稱“雙孝祠”。從此寄暢園成為祠堂園林,(簡稱孝園),可以避免園產分割、轉移、沒官、改建。
清同治二年(1863年)太平軍失敗,清軍攻占無錫,寄暢園建築基本被毀,僅存雙孝祠老屋三間和凌虛閣兩座建築。光緒九年(1883年)才重建知魚檻。幾年後,又以祭祀餘款建平屋三間,名“大石山房”。
辛亥革命後,民國六年,清除碎磚亂石,雜樹蒿草,將介如峰重新豎立,把凌虛閣翻造成一幢三層西式大樓。古園洋樓,風格迥異,破壞園林原有的古貌景觀。
民國十年(1921年)冬,秦氏家族中少數有權人士,受利慾驅使,瞞著族眾,與商人莫如爵簽訂將整個寄暢園長期租作遊戲場的租約,妄圖將寄暢園成為錫城第二個“新世界”。此事幸被秦毓鈞發覺,聯合族人,共同制止。策劃者未能得逞,莫如爵只得廢約,名園解除了來自內部的危機。
民國十三年(1924年)冬,寄暢園內西式大樓毀於戰火,民國十四年(1925年),秦仁存、秦毓鈞等重組寄暢園董事會,收回園田90畝,秦仁存以私款捐建清響齋、涵碧亭。民國十六年又將原藏大河上(今崇寧路)上寶仁堂、清嘉慶初年秦震鈞所刻《寄暢園法帖》石刻,全部集中至寄暢園,進行保管。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重建“含貞齋”景點。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日本侵略軍占領無錫,寄暢園的雙孝祠被毀。自此以後,秦氏家族限於財力,園林亭榭失修,山池草木無人照料,呈現一片蕭條景象。
解放後,在1952年上半年,秦氏家族將此歷史悠久的名園獻給國家。人民政府接收以後,及時修理,舊貌換新顏,大放神彩。1988年1月,經國家文物局批准,寄暢園列入國家級文化保護單位。1993年1月,國務院公布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碧山吟社”,是明代成化壬寅年(1482年),秦旭創建的詩社。秦旭(1410-1494),字景晹,號修敬,是遷錫始祖秦惟禎的玄孫。秦旭“博學多聞,詩類陸游”,參加詩社的有十位老人,都是布衣,每月聚會一次,作詩吟詞,怡然自得,名滿江南。著名畫家沈周畫有“碧山吟社圖”。
秦旭謝世後,由其曾孫秦瀚重組詩社。參加詩社者有顧可久、俞憲等19人。
秦瀚謝世後,由秦旭的九世孫秦松齡和嚴繩孫等重結詩社,編成《碧山集》。秦松齡之子秦實然曾邀集名流,在二泉亭街的望益樓集會賦詩,繪圖留念。
現在惠山尚存“碧山吟社”的古蹟。
清代乾隆皇帝南巡,駐蹕寄暢園,作詩褒獎無錫秦氏家族“書史傳家學”,確是事實。明清以來的地方志書大多是秦氏所篡修的。
秦夔纂明弘治《無錫縣誌》;秦梁纂明萬曆《無錫縣誌》;秦金撰《通惠河志》;秦瀚輯《碧山吟社志》;秦松齡參與修《明史》,與嚴繩孫合纂康熙《無錫縣誌》;秦蕙田參與修《江南通志》。此後,秦氏後裔纂地方志的有:秦瀛總纂嘉慶《無錫金匱縣誌》;秦文楷參與修纂道光《無錫金匱續志》;秦緗業總纂光緒《無錫金匱縣誌》。近代秦國璋所輯《寄暢園志》、秦毓鈞所撰《寄暢園考》,也屬小志範圍。
無錫秦氏家族,人文秀起,著述之富,為各姓之冠。由於戰亂家難或保管不善,佚亡甚多。清道光年間。秦彬網羅散佚,蒐集遺篇,編輯《錫山秦氏詩鈔》十八卷。太平天國失敗後,秦氏家族衰落,科舉中無一人中進士,中舉人者只有四人。辛亥革命後,除個別家境比較富裕,大多數族人生活較為困苦。民國七年(1918年),秦毓鈞筆耕之餘,隨時留意家族文獻,風鈔雪纂,取其精華,得文123人、490餘篇,編輯《錫山秦氏文鈔》十二卷。國學大師唐文治作序,說“從未有以家族之著述,匯為鴻篇者,即有之,亦不過三、五人或十數人而止,然已不數數覯,而吾錫秦氏乃獨擅其勝,彌令人起羨而起敬矣。”台北市無錫同鄉會將秦氏文鈔中“有關吾邑近百年來之人文與事實者,得96篇”,選入“無錫文獻征存錄”,編為《無錫文獻叢刊》第九輯,對外發行。錫山秦氏家族近代最著名的就是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的博古,他原名秦邦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