鉤介幼蟲成熟度的鑑別
其方法是先用開殼器撐開河蚌,加塞固定到一定的寬度,然後用探針的尖端,在孕育鰓瓣的中部刺挑出少許鉤介幼蟲,如果挑出的鉤介幼蟲能互相粘連成一條鏈絲,為發育成熟。或者用小吸管刺破孕育鰓瓣,吸出少許,放在載玻片上,在顯微鏡下觀察,如視野里的鉤介幼蟲大部分或全部破膜,兩殼張開活動,足絲互相粘連,說明本批鉤介幼蟲已大部分或全部發育成熟,可以進行采苗。否則,視為尚未成熟,暫不宜用於采苗。作為采苗的鉤介幼蟲一定要發育成熟,只有發育成熟的鉤介幼蟲才能脫離卵膜,從親蚌(雌蚌)的鰓腔中排出,可用其足絲和鉤。附著魚鰭和鰓上。倘若排出的鉤介幼蟲尚未成熟,還裹在卵膜中不能附著,則達不到人工采苗的目的。
同時,還要注意雌蚌的鉤介幼蟲的成熟規律,即鰓瓣後端的鉤介幼蟲先成熟,前端的後成熟,成熟一批,釋放一批,分批排盡因此,在檢查時,應在鰓瓣的近前端部位取樣,如大部分卵成熟,表明此蚌的鉤介幼蟲破膜一半以上,可以進行采苗。在檢查過程中,一定要做到時間短,防止“早產”或“流產”。
采苗魚選擇
選好寄主魚在人工育蚌中是非常重要的環節,沒有寄主魚,鉤介幼蟲就完成不了胚胎髮育的全過程,達不到繁殖後代的目的。寄主魚的合適與否,直接影響鉤介幼蟲的附著效果和變態率。選擇合適的寄主魚,是鉤介幼蟲順利地完成變態發育,繼而獲得更多仔蚌的關鍵。各地的實踐表明:採用黃顙魚代替鱅魚作寄主魚,能獲得最佳效果,因為黃顙魚具有耐低氧、生活力強、不易死亡、外鰓大、寄生率高、性情溫和、操作方便和容易管理等優點。也有人採用縮魚。鱅魚雖然溫順易養,但三角帆蚌的鉤介幼蟲通過其鰓時,多被濾食掉,附生的數量較少。
鉤介幼蟲引起的病症
鉤介幼蟲能寄生於各種魚類,但主要危害草、青魚。該幼蟲用足絲粘附在魚體上,用殼鉤鉤在寄生部位,引起周圍組織發炎、增生,形成包囊而將幼蟲包在其內,包囊外觀呈乳白色或米黃色小點狀。本病對飼養5-6天的魚苗和體長1.7-2.7厘米的夏花魚影響較大,寄生在嘴角、口唇或口腔里時,使病魚喪失攝食能力而飢餓死亡。寄生在鰓上時,因妨礙呼吸,使魚窒息死亡。 病魚頭部往往充血,出現紅頭白嘴現象,因此,民眾稱它為“紅頭白嘴病”。
防治鉤介幼蟲病方法
(1)用生石灰消毒,或每667平方米水面用40~50千克茶餅清塘,清除池塘內的河蚌。
(2)魚苗、魚種培育池內不混養蚌類。
(3)硫酸銅溶液全池潑灑,使池水成0.7ppm,根據病情每隔3~5天潑灑一次。
(4)發病初期,用人工摸蚌法徹底清除池中的蚌類,或將病魚轉到沒有河蚌的魚池飼養,均可使病情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