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
釣竿上的線。北周庾信《周五聲調曲·宮調曲四》:“澗途求板築,溪源取釣綸。”唐方乾《上鄭員外》詩:“潛夫豈合乾旌旆,甘棹漁舟下釣綸。”清雷士俊《貽孫豹人》詩:“送老乾戈際,秦川兩釣綸。”
語出:北周 庾信 《周五聲調曲·宮調曲四》:“澗途求板築,溪源取釣綸。” 唐 方乾 《上鄭員外》詩:“潛夫豈合乾旌旆,甘棹漁舟下釣綸。” 清 雷士俊 《貽孫豹人》詩:“送老乾戈際, 秦川 兩釣綸。”
釣竿上的線。北周庾信《周五聲調曲·宮調曲四》:“澗途求板築,溪源取釣綸。”唐方乾《上鄭員外》詩:“潛夫豈合乾旌旆,甘棹漁舟下釣綸。”清雷士俊《貽孫豹人》詩:“送老乾戈際,秦川兩釣綸。”
李釣綸(1909年-1992年),生於台北士林,為台灣著名業餘攝影家。曾獲“中國攝影學會”碩學會員、“台灣省攝影學會”榮譽博學會士與YMCA青影社“攝壇...
簡介 榮譽 著作傳統釣,垂釣在我國已經延續了五六千年。它是隨時代的進步而前進,隨生產力和社會生活的提升,它也隨著國際交流而不斷融進新的文化內涵和技藝創新。例如從漁獵時代...
傳統釣法簡介 傳統釣對象魚 傳統釣水域 傳統釣法的細分 傳統釣法的改良——新傳統釣綸是一個漢字,讀作guān,lún,名詞讀作guān,是指用青絲帶做的頭巾;動詞讀作lún,是指整理絲線。該文字在《詩·小雅·采綠》和《與朱元思書》等文...
基本信息 漢字釋義 方言集匯 古籍解釋垂釣在我國已經延續了五六千年。它是隨時代的進步而前進,隨生產力和社會生活的提升,它也隨著國際交流而不斷融進新的文化內涵和技藝創新。例如從漁獵時代的骨制魚...
概述 細分 改良 舉例翠綸桂餌,詞語用作賓語、定語。翠綸桂餌比喻過分追求華美,收不到應有的效果,而適得其反。翠綸:用翡翠鳥毛做的釣魚線;桂餌:用桂花做的魚食。南朝·梁·劉勰《...
釋義 用法 成語示列 典故」襄王曰:「善。 」王曰:「願遂聞之。 」宋玉對曰:「其釣易見,王不察爾。
作品信息 作品原文垂綸,漢語辭彙。 拼音:chuí lún 釋義:1. 垂釣。2. 傳說 呂尚 ( 姜太公 )未出仕時曾隱居 渭 濱垂釣,後常以“垂綸”指隱居或退隱。3....
詞目 拼音 出處與詳解《梅公書齊掛衰笠釣綸船楫四物形於詩句余為和》是宋朝詩人朱長文的作品。
作者 詩詞正文 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