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位位置
金谷村既是安溪縣金谷鎮2 4個行政村之一,又是鎮政府所在地。位於鎮區東南部,距縣城1 7公里。西鄰金谷鎮中都村,北與金山村接壤,東以大橋和金東村連線,南臨溪,與湯內村隔溪相望。晉江上游西溪(清溪)與金谷溪在村東南交匯,向南流經縣城注入晉江。省道307線和漳泉鐵路穿越村境。地理位置優越,交通十分方便
村落與居民
村落分散,主要有溪墘、上岑、西山、崎溝、揚美、店仔口、龍坑尾等7個自然村角落,劃分為21個村民小組,人口有810戶,共3050人。金谷村是安溪縣較典型的多姓氏的村落之一,聚居金谷村的主要有陳、趙、蔡、吳、鄭、林、李、傅、黃、謝、劉、王、蘇、倪、張、盧、余等1 7個姓,大多於明清移居金谷村。
村風村貌
村境內有安溪第九中學和金谷中心國小、金谷中心幼稚園各一所。學齡兒童入學率達100%,買現和鞏固了教育“兩基”。村兩委帶領全體村民在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中,重視新村規劃,發展農村公共設施,修建自然村間水泥路面,架設路燈,使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村老年人協會倡導尊老愛幼美德。村風文明、和諧、健康、向上。
歷史人文
金谷,古稱“谷口”,宋隸屬修仁鄉崇善里。相傳,從後晉天福年間(9 36—942年)開始,谷口就是廣澤尊王迎香之處,故又稱“佛口”。有一名人墨客游至谷口,仰望境內有一山形酷似“金”字,山前又是一片谷地、田園,不禁脫口贊道:“真乃金容園也!”後人遂取“金谷園”之意而雅稱“金谷”,並沿稱。原“金谷”指“三金村”,即金谷村、金山村、金東村,今為鎮名。
望雲山,又名“暮雲山”,位於金谷村溪壠角落,是安溪縣最著名的新石器時代古遺址。1957年被調查發現之後,考古部門屢有複查,採集到石斧、石錛、粗沙陶、印紋陶等古遺物,是研究人類發展史的實物資料,同時,也是安溪文化發展史上溯到4000年以前的實物依據。1985年1 0月21日,安溪縣人民政府在此山立石碑,列為第一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特授翰林耶、四川隆昌縣知縣、雍正甲辰科舉人、選薦明通進士趙元慧,安邑修仁鄉崇善里谷口(今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人,是金谷鎮的一名舉人。他在任四川隆昌縣知事時,為官清廉,勤政愛民,卓有政聲。趙元慧之墓庭豎有兩根圓形石柱,又稱“石燭”,上聯曰:“居官自是眾人母,歸老獨為學者師。”聯語含意深刻,猶如石燭長明,給人以教益。
吳宗海,諱名春夏,別名澤如,金谷村人,緬甸中國同盟會會員。清宣統二年(1910年)在勃生接受革命思想後,立即投身革命事業,到處宣傳革命,秘密發展同盟會會員,進行革命活動,成為勃生埠最早參加和組織同盟會的先輩和骨幹。其遺作手跡《七次出洋日記》和《每次寄回家信匯記》是頗有價值的珍貴史料,已由泉州華僑歷史博物館子以收藏和展出。
建築景觀
較著名的古寺廟有:①古剎定明院,位於金谷村西北隅的石龜山麓,始建於唐光化三年 (公元900年),距今已有1100餘年,比安溪置縣還早55年,因而定明院稱得上安溪歷史上第一批佛教古建築。歷代興修,現存建築系2000年重建,祀如來佛、觀音佛祖和三代祖師。院宇為兩進五間庭院,南向,抬梁構架,呈重檐歇山式,整座建築呈皇宮造型,古樸典雅。廳壁有副長聯,出自本鄉清代舉人、曾任四川隆昌縣知事的趙元慧之手,聯曰:“光化始招提,千秋爐靄遊絲炷,杜蘭香去,綠萼花來,大菩薩低眉普渡;定明多般若,四代燈傳淨缽新,皓月薄披,清風細抹,這頭陀祝髮娑訶。”定明院有八景奇觀“古樟流翠、門迎清水、石龜夜叫、佛堂清淨、鍾鐸成案、澗水清音、石壁聖泉、石燭長明”與古剎相映生輝。安溪縣文物管理委員會於1998年5月1日在定明院立一方“文物保護標誌”碑。②蕊珠宮,與定明院毗鄰,始建於宋,又稱“帝君公宮”,祀奉保生大帝(吳卒)、山西夫子(關羽)等神,為佛口鄉(今金谷村、金山村、金東村)諸姓村民世代祀神的宮宇,亦值一游。
規模較大的民居古建築有:①涵陳宗祠,坐落在金谷村店仔尾角落,是清朝前期的古代建築物。四合院,正廳面闊三間,進深三間。下廳正面有三門直進,左、右邊兩門對出,坐大境面,背虎形山,向高雁筆架山。庭院以溪卵石鋪砌,庭院以溪卵石鋪砌,古樸大方,木構用材較大,木雕動物生動,保存完好,體現了清代閩南古厝建築特色。1998年5月1日,安溪縣文物管理委員會在涵陳宗祠門口立一方“文物保護標誌”碑。②崎溝土樓,名目“新安樓”,位於金谷村崎溝角落,崎溝陳氏始建於清代乾隆年間。方形,土木結構,牆厚1米,溪石砌至一層樓板,上土夯築。西南向,兩層三十四間;建築面積達九百平方米。它是安溪縣現有同類建築物中保存較完整的一座方形土樓,是我國獨特的鄉村民居和古建築奇觀,是國家的文化遺產。1998年5月1日,安溪縣文物管理委員會在崎溝土樓門口立一方“文物保護標誌”碑。
基礎設施
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不斷發展。有線電視網覆蓋全村,家家有程控電話,戶戶實現安全飲用水。現在已全面完成農村電網改造,從而有效地滿足了村民生產、生活用電需要。郵政所、鎮衛生院及供銷社商店均建在金谷村。近年還建有“金谷農貿市場”,為方便鎮區百姓生活發揮了重要作用。金谷街道,以農村商店和超市為代表的現代流通業從無到有,從有到優,不斷壯大。建立了新型的農村市場流通網路,改善了農村消費環境,方便了農民消費,促進了流通產業發展和經濟發展。
物產經濟
金谷村屬亞熱帶濕潤氣候區,氣候溫和,土壤肥沃,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1 9℃-21℃,平均降雨量1600毫米,全年無霜期340天,十分適宜農作物和茶果、林竹生產。現有山地總面積4310畝,以種植茶果為主。盛產烏龍茶,主要有鐵觀音、黃金桂、毛蟹等名優品種,以茶葉為支柱產業的經濟發展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百科名片參考資料)